“你给我滚开!谁给你的权力泄露我女儿的事?”
“我可警告你,这属于侵犯隐私!”
“无知的女人,现在没空跟你纠缠。”
“日后再找你们算账。”
此时,闫奇也不愿在此久留。
他必须尽快离开。
他预感,若再滞留,恐怕就难以走出这个院子了。
成名,看来未必是好事!
闫奇也清楚,四个宝贝女儿在校就读的事情一旦传开,未来的安宁必将被打破。
此事必须与校方严肃沟通,否则女儿们若持续受到 * 扰,正常生活将如何继续?
但此刻并非纠结这些的时候。
闫奇抱着四个女儿,在四周的纷纷议论中,
迅速挤开人群,头也不回地离去。
为防跟踪,他带着女儿们在燕京街头徘徊至夜幕降临,才返回四合院。
如此周折,意在甩掉可能尾随的“眼线”
。
当然,燕京地界有限,那些无良媒体若逐一排查,迟早会找到闫奇一家所居的四合院。
但这都是后话。
闫奇更忧心的是那个势利的冉秋叶。
若她执意不识相,将闫奇一家的详细住址泄露出去,麻烦就大了。
所幸归途还算顺利。
四合院所在的街道也终于恢复了些许人气,
一些被取证调查的邻居已陆续归来。
一夜总算平安度过。
如今,闫奇又添了许多烦恼。
随着四合院事件见报,
他们所在的街道成了全国舆论的风暴中心。
闫奇原本只想让全国人民看清人性可以卑劣到何种程度,
却低估了这个年代舆论导向引发的连锁反应。
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四合院沦为全国批判的反面典型。
千夫所指尚属轻描淡写,被亿万人牢记的滋味实在难受。
无论作为反派还是正面典型,
巡捕房局长或许正春风得意,
而闫奇的日子却没那么好过。
失策,真是失策!
闫奇懊悔自己考虑不周。
终究还是对这个极端化的年代与世界了解不够深入。
他错判了事件的影响力,导致日常生活难以为继。
次日清晨,嗅到腥味的苍蝇便找上门来。
是否由冉秋叶泄露确切位置已不再重要,
眼前的困境是:闫奇根本不敢也不能踏出家门——
一出门就会被团团围住。
家里四个女儿的情况自然无需多言。
现在她们连学校都去不成了。
闫奇本来打算一早去学校沟通,为女儿们讨个公道,同时清理出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如今看来,计划全都落空了。
更过分的是,有些好事之徒甚至毫无顾忌,爬上闫奇家的墙头,对着院里不停拍照。
这样下去怎么行?
闫奇想来想去,觉得必须从根源上解决。
既然这件事是因为一条新闻报道闹得全国轰动,要平息这场 ** ,就需要借助一些外力。
等待热点自然降温,本是最稳妥的方法。
但谁也不知道,这个举国关注的话题要多久才会冷却。
在热度完全消退前,如果有人借机生事,事件可能继续发酵。
来自未来的闫奇,对这类麻烦事再清楚不过。
既然稳妥的办法行不通,闫奇就决定动用人脉,采取强硬手段把热度压下去。
他又想到那位报社编辑,或许可以请他帮忙“澄清”
一下。
不过澄清的措辞必须谨慎,不能暴露两人之间的密谋。
另外,也可以看看能否通过这位编辑,结识报社更高层的人。
既然 ** 由一篇新闻报道引起,那么再发一篇“降温”
新闻将其覆盖,或许就能快速转移公众视线。
闫奇还考虑,除了联系报社编辑,当初随编辑一起来的两位“贵人”
也要走动。
一位是京畿参事,一位是全国某工商协会的会员代表。
尽管他们能量有限,但通过他们可以疏通一些关系。
三大重量级机构若能同时发力,这场 ** 终究会平息。
当然,请人动用机构的力量,不可能不给好处。
所以关键在于如何打点关系。
要想让三大机构帮忙,就得投其所好,也就是“送礼”
。
闫奇深知,不管在什么年代,抓得再严,人情世故总是免不了的。
除了三大机构,周边的小机构也要打点。
红星轧钢厂、街道医院、街区学校,这些地方的力量同样不可忽视。
大问题靠三大机构解决,街区的麻烦就得靠这些本地机构摆平。
必要的时候,闫奇还准备和生意上有往来的商户走动关系,比如京郊的石料厂。
比如燕京城西的建筑工地。
再比如……
闫奇正感到头疼,看着四个宝贝女儿被困在屋里无法脱身。
四合院里果然又出了乱子。
那些不安分的人,怎么会放过这个“好机会”
呢?
尤其是那些家里男人被抓走、至今未归的女人们。
她们根本不在意自己的形象。
如今院子里聚集了这么多媒体,她们当然要抓住机会,尽情表演一番。
贾张氏在人群外围撒泼打滚。
“哎哟哟!哎哟哟!”
“没天理啊!没天理啊!”
“老天爷啊,你把我这老婆子早早带走吧!”
“姓闫的真是没良心的畜牲啊!”
“为了自己出名,就把街坊邻居都送进了巡捕房。”
“呜呜呜……我可怜的孙子呀!”
那些来蹭热点的无良媒体自然清楚,这撒泼打滚的老太太说的都是假话。
但既然是抢热点,假的热点不也算热点吗?
于是众多镜头纷纷对准了这个撒泼的老太太。
这边还没消停,那边又闹出新花样。
之前哭哑了嗓子的秦淮茹。
走到自家院子外,当着众人的面,又是搬椅子又是挂绳子。
好家伙,一哭二闹三上吊都全了。
怎么能少得了三哭呢?
娄晓娥趁着机会嚎啕大哭。
哭得撕心裂肺,听者伤心。
哭得如此伤心的娄晓娥,还不忘把一盆盆脏水往闫奇身上泼。
见有人带头,三位大爷的婆娘们也壮了胆子。
虽然不至于又哭又闹又上吊,但一句句戳心窝子的污蔑话,也一刻没停。
整个院子里,只有闫奇这一家没有出声。
不是闫奇不想出声,实在是现在连走出家门都难。
那些无良媒体明知一切都是假的。
那些恶邻们再次刷新了人性底线,在众人面前上演一出出闹剧。
但为了“热度”
,这些闻腥而动的苍蝇还是会争相报道。
有些媒体还算公正,直接把这事写成闹剧,供人一笑。
而有些媒体却是坏到了骨子里,直接歪曲事实、胡编乱造,还添油加醋一番。
舆论的力量有多可怕?
来自未来的闫奇深有体会。
闫奇明白,如果再让这些无良之人单方面发声下去,自己就会陷入不利局面。
目前由于太过被动,闫奇被困在家中无法自由行动。
如果真的让那些不怀好意的声音传播出去,又无力制止,后果难以设想。
人性,从来经不起考验。
不论是四合院里的那些人,还是那些不负责任的媒体机构,又或是那些心怀不轨的看客。
如果有人故意歪曲事实,而自己又无法发声,情况只会越来越糟。
闫奇思索片刻,很快有了对策。
他叫四个女儿继续待在房里温习功课,不要出门。
自己则独自走进院子。
一露面,闫奇立刻被人盯上。
那些占据墙头有利位置的媒体记者,更是对着他一阵猛拍。
闫奇对此视若无睹,只是继续投入到院子的改造工作中。
他的应对方式,就是“不回应”
。
院墙外闹得再凶,院子里一切照常。
不用说话,行动本身就能说明一切。
院子里的“静”
,与院墙外的“动”
,对比鲜明。
既然有人要制造热点,不如主动现身。
通过实际行动,让关注这件事的公众自行判断,究竟谁是谁非。
毕竟,目前闫奇和巡捕房局长仍占据优势。
闫奇相信,局长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一定会坚定站在他这一边。
他按部就班地工作,该挖的挖,该搬的搬。
按照图纸,把大部分地板都掀了起来。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闫奇不便使用临时储物空间,效率自然大不如前。
不过既然是演戏,也不必太过较真。
闫奇在院子里不慌不忙地收拾着,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
而院墙外,各种威逼 ** 的戏码正接连上演。
四合院里的人仍不断往闫奇身上泼脏水。
两相对比之下,明眼人已能看出是非曲直。
闫奇忙了整整一天,把所有该掀的地板都掀了起来。
此外,他还特意展示了自己的木工、泥瓦和石雕手艺。
木栅栏、石栏杆,再加上精湛的粉刷工艺,每一处都显露出他的用心。
媒体的镜头始终没有离开过他。
闫奇用行动证明,他和四合院里那些人根本不是一类人。
这样一个全能的年轻人,有必要做那些不堪的事吗?
这正是闫奇用行动向外界传递的态度。
忙碌一天后,原本破旧的院子已然焕然一新。
劳累了一整天的闫奇,在院子里悠闲地泡起了茶。
这一次他格外讲究,特意选了一套精致的瓷器。
这些当然算不上名贵茶具,但他依照《岳阳茶艺》所授的手法,徐徐沏了一壶茶。
摆好五张椅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画面温馨美好。
闫奇学得有模有样,为心爱的女儿们一一奉上碧螺春。
茶香四溢,飘过院墙,弥漫在整个四合院中。
闻到香气的人无不口舌生津,食欲大开。
喜欢四合院:旅行青蛙带回我家地契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四合院:旅行青蛙带回我家地契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