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香味从哪里来的?太诱人了。”
“好饿啊,感觉能吃下三斤饼。”
“好像是从闫先生家飘出来的。”
“他们在做什么?怎么会有这么清新的香气?”
消息传开,四合院里的焦点顿时转移。
不少媒体人顾不上体面,纷纷爬上闫奇家的墙头。
没抢到位置的甚至争吵扭打起来。
机灵些的已经跑到院外,爬上了附近的大树。
故作镇定的闫奇瞥见墙头上攒动的人影,险些按捺不住怒火——这些可都是昂贵的装修材料,爬坏了谁来赔?真是一群讨厌鬼!
其实媒体人也不愿做这蹲墙头的勾当,但闫奇坚决不开门,他们别无他法。
从容不迫的年轻人举止得体,四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格外可爱。
这一家人就在众目睽睽之下,悠闲地品着茶。
四个小姑娘略显拘谨,闫奇却全然放松。
尤其当茶汤入口后,在场所有人都注意到他气色的变化——一种年轻人少有的空灵恬静,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品过茶,闫奇温和地问道:“是不是饿了?爸爸给你们做好吃的?”
四个小丫头怯生生地点头。
闫奇带着女儿们进屋不久,诱人的饭菜香味又飘散开来。
“受不了了,太饿了,我得找点吃的垫垫肚子。”
“闫先生是不是故意的?先泡茶再做饭,把馋虫都勾出来了。”
“不得不说,闫先生真是全能。
园艺、木工、泥瓦、石雕、茶艺、厨艺,还有什么是他不会的?”
“关键在于,这些技艺初学容易,但要达到精湛境界却极为不易。”
3.2
“我早就说过,像闫先生这样无所不能的人,怎么可能去陷害自己的邻居呢?”
“公道自在人心,真相总会水落石出。”
虽已入春深时,日落后的空气中仍带着几分凉意。
然而闫奇一家全然不顾,在院子里摆开桌椅,铺满了美味佳肴。
他们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尽情享用着丰盛的晚餐。
这张餐桌摆放得恰到好处。
待天气转暖后,在庭院用餐将成为常态。
除此之外,四个小姑娘日后也有了在户外写作业、嬉戏玩耍的场所。
正当众人艳羡不已时,四合院外忽然传来一阵喧闹。
一辆豪华轿车徐徐停稳,走下一名衣着考究的男子。
男子毫不犹豫,径直朝院内走来。
“劳驾,让一让!”
这位西装革履的男子分开人群,来到闫奇的院门前。
他彬彬有礼地叩响了门扉。
“闫先生,烦请开个门。”
正与四个宝贝女儿共进晚餐的闫奇闻声一怔。
他正愁如何联系这位报社编辑,没想到对方竟主动登门。
在这个年代,能安装固定电话的家庭非比寻常。
因此与外界联络,大多只能依靠书信往来。
闫奇原本还打算托人代为传信,既然编辑亲自到访,倒是省去了不少麻烦。
闫奇欣然起身,三步并作两步来到院门前。
开门刹那,外面攒动的人影映入眼帘。
他连忙将编辑请进院内,重新合上房门。
编辑显然心情愉悦,先是环顾院落,好奇询问:
“闫先生这是要重新规划庭院布局吗?”
闫奇无奈叹道:
“实属无奈。
那夜闯入院中的六人里,有个能人异士。”
“单凭记忆就将我院内布置记得分毫不差。”
“这还了得?好好的院子成了别人家的后花园,谁能安心?”
“俗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啊。”
编辑深以为然地点点头,随即笑着转移话题:
“这次报道反响不错吧?瞧你们这院子多热闹!”
从编辑的神情不难看出,作为这篇新闻的撰稿人,他定然收获颇丰。
可惜这份风光与闫奇并无半分关联。
闫奇未接话茬,只是领着编辑往院内走去。
“用过晚饭了吗?不如一起吃点?”
编辑本要推辞,却忽然嗅到空气中弥漫的香气,当即改变主意。
“既然如此,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不是报社编辑不讲礼数。
实在是闫奇的厨艺太令人难以抗拒。
闫奇含笑引着编辑在餐桌旁坐下。
四个乖巧的女儿奇声唤他叔叔。
编辑喜笑颜开,连夸孩子们懂事。
闫奇让吃饱的孩子们回屋温习功课。
贴心的闫月带着姐妹们进屋后,又贴心添了副碗筷。
编辑道谢后与闫奇相对而坐。
今晚闫奇特意多备了饭菜,原是预备着吃两三日的。
编辑说不客气,当真毫不拘束。
刚落座便筷箸翻飞,顾不得停嘴。
那急切模样,与体面衣着着实不相称。
闫奇不由问道:报社不管饭?
编辑鼓着腮帮含糊应道:有是有......大锅饭哪比得上这般美味?况且忙到傍晚,正要去用饭就被馆长叫去了。
闫奇抬眼追问:馆长找我,还是为报道的事?
编辑连连点头:这是自然。
闫奇心头微动:兄弟也瞧见了,如今我院子被围得水泄不通。
我上不了工倒罢了,孩子们连学堂都去不成。
能否再写篇报道,分散些注意?
编辑突然停下筷子:这个嘛......稿件虽由我执笔,但刊发之事非我能做主。
闫奇会意:明白了。
那我们动身吧。
正在狼吞虎咽的报社编辑,不由得怔了怔。
“去哪儿?”
闫奇站起身来,直接说道:
“自然是去赴约!”
“你们馆长不是要见我吗?”
报社编辑望了闫奇一眼。
又看了看满桌的佳肴。
他不住地咽着口水,说道:
“其实……也不用这么着急。”
闫奇并未多言,径直走向院门。
报社编辑慌忙往嘴里塞了几口饭菜。
腮帮子塞得鼓鼓的,含糊不清地喊:
“等、等等我……”
一边说着,一边还往衣兜里塞了两把花生米,毫不在意身上那名贵的衣服。
看来,在食欲面前,穿着打扮的体面简直不堪一击啊!
闫奇拨开人群,与报社编辑一同登上豪华汽车。
一进车厢,闫奇便开口问道:
“你们馆长平常喜欢什么礼物?或者有什么特别的习惯?”
随后上车的报社编辑略作迟疑,答道:
“我平时也很少见到馆长。”
“不过据我观察,馆长似乎挺喜欢喝茶。”
“他办公室里,就摆着好几套精美的茶具呢!”
闫奇眼神一亮,低声自语:
“喝茶?这可不正好?”
报社编辑没听清他的嘀咕,追问道:
“嗯?你说什么?……”
闫奇摇头道:
“没什么,就是想让你开快点儿,免得你真没晚饭吃了。”
一提晚饭,报社编辑顿时怨念满满。
豪华汽车沿着燕京略显朴素的街道,缓缓驶向内城。
说是内城,其实也就是被古城墙和护城河围着。
其他方面和外城并无太大差别。
只不过,内城的建筑看起来要精致新颖一些。
不少西式风格的楼房夹杂其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没过多久,豪华汽车便停在一座金碧辉煌的西式建筑前。
闫奇明白,目的地到了。
眼前这座华丽的西式建筑,便是全国xx报的报社总部。
光是看这报馆的气派程度,便可知其财力雄厚。
报社编辑一下车,立刻变得拘束起来。
他领着闫奇步上台阶,来到报馆门口。
门口足足有四名守卫站岗,戒备森严如同政府机关。
报社编辑掏出自己的工作证,在守卫处登记信息。
同时,在守卫的强烈要求下,闫奇也登记了个人信息及来访目的。
一切办妥,报社编辑才带着闫奇走进报馆。
进入报馆,闫奇眼前是一条冗长而华丽的走廊。
两侧墙壁挂满了画像,记录着报馆的辉煌历程。
走廊边排列着展示柜,陈列着拍摄道具与珍贵手迹。
光看这条通道,就仿佛目睹了报馆的成长历程,设计颇为用心。
走进通道,报社编辑神情顿时肃穆。
他领着闫奇快步穿过长廊。
眼前豁然开朗,是一片开阔的大厅。
厅内人员往来穿梭,一片繁忙。
闫奇注意到时间已是晚上八点。
这个时段报馆仍如此忙碌,实属不易。
编辑带他走向大厅尽头的楼梯,径直上了三楼。
报馆外观宏伟,内部三层,每一层都极为宽敞。
三楼格外安静。
红木地板光洁如镜,映出人影。
这一层被隔成数间办公室,门牌上标明了所属部门。
显然是报馆高层的办公区。
编辑至此更加紧张,连步伐都显得拘谨。
闫奇暗自莞尔,随他走到三楼中段。
一扇厚重的漆门上挂着“馆长室”
铭牌。
目的地到了。
编辑连连示意闫奇端正态度。
但闫奇实在紧张不起来——在他看来,馆长室不过是个普通房间。
这大概是心态差异,勉强不得。
编辑整理好本已整奇的衣着,轻轻叩门。
三声叩响,不疾不徐。
随后静立等候。
片刻,门内传来回应:
“请进。”
隔着门板,那声音让闫奇感到莫名耳熟。
编辑恭敬地推开门禀报:
“馆长,闫先生到了。”
闫奇望向室内,不由眼皮一跳。
“这么巧?”
馆长不是别人,正是那 ** 在茶叶店遇见的中年男子。
馆长抬头,立刻堆起客套的笑容。
他起身相迎,远远就伸出手来:
“哎呀!闫先生,咱们可真是有缘啊!”
“上次是我有眼无珠,冒犯了闫先生,还请您大人有大量,别跟我一般见识。”
喜欢四合院:旅行青蛙带回我家地契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四合院:旅行青蛙带回我家地契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