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眼见佟佳舒舒袅袅退下,清了清嗓子,高声唱道:“扶西额驸李永芳之孙——李安雨,年十一。”
圆姐微微仰头,挺直脊背,身姿恰似微风中摇曳却坚韧不拔的柳枝,步履从容地上前行礼:“臣女李安雨,给皇上、太皇太后、皇后及各位娘娘请安,愿皇上龙体安康、万事如意,太皇太后福泽深厚、皇后娘娘祥康金安。”
太皇太后微微点头,目光在她身上停留片刻,问道:“听闻你近日在研习宫廷礼仪,可曾用心?”
圆姐恭敬作答:“回太皇太后,臣女深知宫廷礼仪之重要,丝毫不敢懈怠。”
皇帝接着问道:“那你且说说,对宫廷礼仪有何理解?”
圆姐略作思索:“回皇上,臣女以为,宫廷礼仪不仅是行为规范,更是一种传承。它维系着宫廷秩序,从日常举止到节庆仪式,每一个细节都需虔诚以待。”
“你既为李永芳之孙,想必对满汉关系多有思考。当下朕大力推行满汉一家,你有何看法?”皇上目光中带着探究。
圆姐坦然应答:“回皇上,满汉一家乃英明之策,顺应天下大势。满族英勇豪迈,善战之名远扬,汉族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二者相辅相成。臣女以为,应当积极鼓励满汉相互学习,大力增进文化交流,逐步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如此,方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太后微微点头,目光慈祥地看着圆姐,问道:“孩子,若你身处宫中,见满汉姐妹间有嫌隙,你会如何化解?”
“臣女会先了解嫌隙根源。若是因文化差异,愿助姐妹们相互了解;若是因误会,会让双方坦诚相待。相信只要心怀善意,定能和睦相处。”
这时,一位娘娘突然开口:“听闻你与钮钴禄桑宁情同姐妹,若是日后在宫中,你当如何照应她?”
这突如其来的问题,让圆姐心中一紧,但她瞬间镇定下来。她微微低头,思索片刻,回道:“回娘娘,桑宁于臣女如同亲妹。若有幸入宫,定当悉心照料,助她适应宫中生活。臣女会时刻陪伴在她身边,相互扶持。”
皇后娘娘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之色,问道:“听闻你擅长诗词,可否当场赋诗一首,以表此刻心境?”
圆姐沉吟片刻,轻声吟道:“紫禁朱门映晓光,秀女心怀志未央。满汉一家同筑梦,愿随圣意谱华章。”
此诗一出,殿内众人微微一愣,随即有妃嫔轻声赞叹。皇上也面露微笑,说道:“此诗虽不算绝妙,但胜在心意真诚,可见你对满汉一家的支持。”
待圆姐回答完所有问题,皇上微微点头,说道:“你心思细腻,见解独到,留下吧。希望你能如诗中所言,为满汉一家贡献心力。”
“李安雨,留牌子,赐香囊。”
圆姐神色平静地行礼谢恩,退到佟佳舒舒身旁等候。
接下来,剩余的汉军旗秀女依次上前殿选。有的秀女因紧张,回答问题时结结巴巴,但态度诚恳;有的秀女则应对自如,举手投足间展现出过人的才学与智慧,在这庄重的场合中如鱼得水。
当最后一名汉军旗秀女殿选完毕,这场盛大的殿选也渐渐接近尾声。留牌子的秀女们被引领至一处偏殿休息,等待下一步的安排。偏殿里,其他入选的秀女们或是兴奋地低声交谈,分享着内心的喜悦;或是暗自欣喜,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圆姐转过头,目光认真地看着桑宁:“桑宁,入选仅仅只是开始,往后在宫中更要处处小心”
桑宁用力地点点头,眼神中透着坚定:“小姨,我明白,我定会听你的话。”
皇上与太皇太后、皇后低声商议片刻后,宣几人进入殿内。只见皇后赫舍里芳仪清了清嗓子,仪态端庄地缓缓说道:“此次选秀,选出的秀女皆是才德兼备之人。望你们入宫后,务必恪守本分,以和为贵,为后宫增添祥和之气,为皇上分忧解难。”
言罢,太监再次高声宣读入选秀女名单,除了叶赫那拉婉仪、钮钴禄桑宁等人外,还有几位汉军旗秀女也成功留了牌子。至此,这份入选名单终于尘埃落定。
秀女们怀着憧憬与忐忑,缓缓离开体元殿。而她们的命运,也将在这红墙黄瓦的宫廷之中,如同缓缓展开的一幅画卷,徐徐开启新的篇章。
宫门外,钮祜禄府的马车早已静静等候多时,圆姐搀扶着桑宁登上马车,自己也紧随其后轻盈踏入。伴随着车夫一声轻喝,马车缓缓启动。
车内,桑宁再也无法压抑内心如潮水般翻涌的激动之情,她一把紧紧抓住圆姐的手,眼中闪烁着熠熠生辉的兴奋光芒,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小姨,我们真的入选了呀!”
圆姐微笑着,轻轻拍了拍桑宁的手,说道:“入选只是第一步,往后在宫里的日子,才是真正的挑战。”
回到辅国公府,府中早已喜气洋洋。乌林珠一见女儿就红了眼眶,将她紧紧拥入怀中:“我的儿,你可回来了,刚才就有小厮回来报信,说你二人入选了,额娘这心里是既高兴又心疼啊。这往后在宫里,要好好照顾自己啊。”
桑宁像只温顺的小猫般依偎在额娘怀里,乖巧地回应道:“额娘,您就放心吧,女儿一定会照顾好自己的。”
翁古面上虽挂着欣慰的笑容,可那眼底深处,却难掩丝丝担忧之色。他与女婿遏必隆并肩站在一处,目光饱含深意地看着圆姐和桑宁,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此次能够入选宫廷,这不仅是我们家族无上的荣耀,更是皇上对我们的浩荡恩典。在那宫廷之中,一言一行皆关乎家族声誉,你们务必谨言慎行,切切不可做出任何有损家族颜面之事。”
遏必隆赶忙点头应和:“岳丈所言极是,你二人定要时刻自勉,不可懈怠。”
圆姐神色庄重,恭敬地回应道:“姑丈请放心,侄女心里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桑宁也脆生生地应声:“女儿晓得啦,定不会让家族蒙羞。”
众人一同进入府中,阖家老小齐聚一堂,热闹非凡。桑宁兴奋得像只欢快的小鸟,滔滔不绝地向长辈们讲述着殿选的详细经过。说到精彩绝伦之处,她更是手舞足蹈,生动的描述仿佛将众人一同带入了那紧张而又充满悬念的殿选现场。翁古微微眯起眼睛,面带微笑,不住点头;遏必隆神色欣慰,捋着胡须;乌林珠则满眼宠溺地看着女儿,引得众人不时发出阵阵欢快的笑声。。
然而,在这一片欢声笑语之中,圆姐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她并没有太多心思沉浸在这欢乐的氛围里,趁着众人的注意力都在桑宁身上,她悄悄退到一旁的角落,独自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她深知,那看似华丽辉煌的宫廷,每一个微笑背后或许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算计,每一句言语都可能成为致命的陷阱。
桑宁像个撒娇的孩童般,扯着祥青的衣袖,眼中满是期盼,娇嗔地闹着要在外祖母府上过夜。遏必隆见女儿如此,便嘱咐了几句,留下母女二人,自行回了府。
当晚,明月高悬,洒下清冷的光辉,将整个辅国公府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白日里的热闹喧嚣渐渐褪去,唯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声,更衬出这份宁静。
圆姐轻移莲步,来到桑宁的房间。她轻轻推开房门,又缓缓合上,发出一声轻微的 “咔哒” 声。
烛光摇曳中,桑宁低声倾诉:“小姨,入选这件事,我心里又开心又难受。不想进宫,又不想让阿玛失望……”
圆姐心疼地看着桑宁,轻轻拉过她的手,紧紧握住,郑重其事地说道:“桑宁,我完全能理解你的心思,这确实是个艰难的抉择。可如今事已至此,我们只能共同面对。从今往后,你要学会细致观察,巧妙隐藏情绪。宫中规矩繁多,切不可轻信他人。”
桑宁抬起头,紧紧盯着圆姐的眼睛:“小姨放心,不管您说什么,我都会牢牢记在心里。”
月光静静洒在辅国公府的屋檐上,为这对即将踏入深宫的姐妹,照亮了前路。
喜欢梨园里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梨园里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