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城的官兵了解事情的原委,查验过路引后,放了人进城,先帮他们找了个客栈住下。
陆寒野来不及歇息,带着青山和陵县衙门的人出城了。
土匪的事闹的人心惶惶,一直到进城大家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的出行,毕竟这么多年,猎虎山的土匪从来没有在他们的地盘以行过凶。
“真是倒霉,早知道不来了。”赵员外心有余悸,对女儿也颇有微词,“你这一路干的都叫什么事儿?要不是知道你没脑子,我都要怀疑你是不是跟土匪勾结了。”
赵清儿胸口猛的一跳:“怎么会。”
“我知道你不会,只是你今天太过异常,怕是陆公子会怀疑你。”
赵清儿不屑:“怀疑就怀疑,没有证据,还能随便冤枉人了。”
“各位客官,因为夜已深,厨子也下工了,要不小的给大家先下一锅面条垫吧垫吧,明天早上再让厨子给大家做些好吃的。”
小二也困的不行,刚被从地铺上薅起来,客人说肚子饿,本来他不想管的,可看这一行人形容狼狈,着实可怜,才动了恻隐之心。
“行,那就下碗肉丝面,肉炒嫩一点。”赵清儿一屁股坐到椅子上,让丫鬟给她捏肩膀。
小二为难:“这位客官,晚上也没有肉了。”
终于有人受不了,递给小二5两银子:“别理她,有什么吃什么,她不吃我们吃,这个是赏你的。”
小二拿着银子高兴的去下面。
简单的清汤面一人一碗,刚才给赏银的,小二特地给人煎了个鸡蛋,满满一大碗端到人面前。
气的赵清儿差点掀了桌子。
“够了,你烦不烦,这里不是你赵家,想要撒泼回去撒去,赵员外,你也管管女儿。不然的话,我们来替你管教。”
大家伙心力交瘁,实在受够了赵清儿尖利刺耳的声音。
“坐下。”赵员外没面,对女儿呵斥道。
“哼,等哥哥回来,我一定要让哥哥替我报仇。”
吃饱了肚子,大家也顾不上洗漱,直接回房休息了。
陆寒野差不多天亮才回来,跟青山两个在城外的河里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肩膀的伤口处依然是让不情愿的青山给他系了个结。
小夏跟淑云睡的,后半夜她悄悄进空间洗了个澡。
早上听着门外的声音,小夏悄悄起床,正好跟进门的陆寒野碰了个正着。
“一夜未睡?”
“恩。”陆寒野坐下,身上带着露水和倦意。
“我去给你们下碗面,很快,吃了睡一会。”
厨子还没来,小夏找到小二,给他塞了50文,说借灶房一用。
不用自己动手,还白得赏钱,小二自然乐意。
灶房里确实没什么,只有几棵蔫哒哒的青菜,墙上挂了几刀咸肉。
小夏切了一小块,咸肉切成丝,清水洗了洗,用她带来的酱炒了个浇头,锅里下面,青菜烫熟捞起,再放上浇头,撒上一把葱。
香的小二也频频探头。
一共下了三碗,一人一碗。
谁懂,忙了一晚上回来有一碗热乎乎香喷喷面条等着的感觉,青山有点想哭。
挑一勺辣酱,放在面里搅拌搅拌,“唏哩呼噜”,三人谁都没有说话,直到一碗面条见了底,又把汤全部喝干净。
陆寒野感觉整个人都舒服了。
此刻只想躺到床上去美美的睡个觉。
“快去睡吧,碗我来收拾,待会我喊你们。”
小夏洗干净碗,收拾好灶台,出门逛早市去了。
走出客栈不远再过一个拐过街角,她就被一股香味裹住。
跟清水镇的早市一样,巷口摆着热气腾腾的豆浆摊,石磨“吱呀”转着,乳白的豆浆倒进粗瓷碗,撒上一把白糖,甜香直往鼻子里钻;
旁边的蒸笼掀开,白胖胖的肉包冒着热气,油星子从褶子里渗出来,引得人直咽口水。
沿着青石板路往前走,路边的摊位挨挨挤挤,卖油条的师傅把面团抻得老长,“哗啦”一声丢进油锅,金黄的油条在油里翻滚,咬一口脆得掉渣。
卖咸菜的阿婆守着瓷缸,里面泡着青碧的黄瓜、酱红的萝卜,咸香扑鼻,是配粥的好物件。
这些景象,跟清水镇的早市几乎没两样,让小夏心里生出几分熟悉的惬意。
直到走到巷尾,一股甜糯的香气突然飘了过来,跟往常的油烟味不同,带着几分粗粮特有的醇厚。
张小夏循着香味走过去,只见一个矮胖的汉子守着个大蒸笼,笼盖一掀,白汽腾腾地冒出来,里面码着一个个圆滚滚的蒸红薯,外皮呈深褐色,带着焦甜的纹路,热气裹着甜香,引得周围人纷纷驻足。
“姑娘,来个蒸红薯不?”汉子笑着掀开笼布,拿起一个递过来,“刚蒸好的,甜得很!一文钱一个,管饱!”
张小夏接过红薯,入手滚烫,她赶紧用帕子裹着,指尖能摸到红薯外皮的粗糙纹路。轻轻剥开一点皮,里面的薯肉呈金黄的蜜糖色,热气裹着甜香扑面而来,咬一口,绵密软糯,甜汁顺着嘴角往下淌,没有半点粗粮的干涩,只有纯粹的香甜。
她一边小口吃着红薯,一边打量着摊位。
蒸笼旁边堆着半筐新鲜红薯,带着泥土的湿气,汉子说这是本地的红薯,产量大,所以卖得便宜。
旁边几个买红薯的妇人笑着说,家里孩子爱吃,一文钱能买个顶饱的甜口,比买馒头划算多了。
张小夏咬着红薯,看着眼前的景象,等秋后清水镇的红薯丰收,只会比这更热闹。
从早市的红薯摊挪开脚步,张小夏顺着热闹的人声往里走,没过多久,就闻到一股浓郁的豆香,不是刚磨好的豆浆那种清甜,是带着点醇厚咸香的味道,勾得人忍不住寻过去。
巷口第二家摊位前围了不少人,木案子上摆着三大排竹筛,每格都码得满满当当。
最前头一筛是卤水豆干,深褐色的外皮油亮亮的,透着琥珀般的光泽,是用陵县特有的井水点的豆腐,再浸进老卤里慢炖出来的。
摊主掀开盖在上面的纱布,一股混合着八角、桂皮的卤香立刻涌出来,那股八角的辛香尤其鲜明,不似别处卤味里的若有若无,是扎扎实实裹在豆干里的。
喜欢穿成极品小姑,退亲后种田致富忙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穿成极品小姑,退亲后种田致富忙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