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夏凑近细看,见案头摆着个粗陶碗,里面盛着些棕红的干货,棱角分明,正是八角。
她心里一动,指着碗问道:“掌柜的,这八角是从外地运来的吗?闻着格外香。”
摊主闻言笑了,拿起一颗八角递过来:“姑娘是外乡人吧?这哪用从外地运!咱陵县后山上就长着大片八角林,是老辈人传下来的,每年秋里采摘了晒干,镇上人家卤菜、做豆干,都用这个。”
这话让张小夏吃了一惊——她在清水镇时,偶尔见杂货铺卖八角,都说是从南边远路运来的,价格不便宜,当地人也不会吃,卖的并不好,大部分都被她买了。
没成想陵县竟藏着这样的宝贝,还只是在本地流传,外人竟不知晓。
她再看那卤水豆干,忽然明白过来——难怪这卤香这样纯正,原是用了本地新鲜晒制的八角。
用竹筷夹起一块豆干,弹得能微微晃悠,咬一口,紧实却不柴,卤汁的咸香里裹着八角特有的辛甜,在嘴里散开,带着黄豆本身的清甜,越嚼越有滋味,那股八角香不冲不烈,恰好衬得豆干愈发醇厚。
旁边是臭豆干,乍闻着有股独特的“臭”味,凑近了却带着发酵后的醇香。
摊主说发酵时也会加少许八角粉提香,烤好后外皮焦褐,内里软嫩,那股“臭”味里藏着淡淡的八角辛香,配上辣油,鲜辣中多了层回味。
最边上的白豆干虽朴素,但若用来炒,配上一点切碎的八角,也能让寻常的家常菜多几分独特的香气。
“咱这八角啊,只在镇上和周边几个村子用,没往外运过。”摊主一边给她装豆干,一边絮叨,“后山的林子不大,产量够自家用就好,再说也没人想着往外卖。姑娘要是喜欢,回去时带点八角,卤菜、炖肉都好用!”
张小夏拎着油纸包好的豆干,又买了一小包八角,指尖沾着卤香与八角的辛香。
摊主见她对八角感兴趣,告诉了几个产八角村子的名字,让她有空可以去看看。
真是意外之喜,如果能降低八角的成本,她的铺子就可以更挣钱了。
小夏捏了一小块卤水豆干放进嘴里,边走边吃。
这陵县的水养出了好豆干,后山的八角又给这份美味添了魂。
可惜两个镇子之间距离有些远,来回跑的工夫不划算,不然小夏都想弄些豆干回去卖,太好吃了。
小夏拎着油纸包刚回客栈,就见院里已经聚了不少人。
陆寒野穿着一身玄色暗纹长衫,宽肩窄腰,褪去了昨夜厮杀的凌厉,多了几分清俊,脸色也比早晨好了不少。
淑云已换了身利落的布裙,见她回来,立刻迎上前:“小夏,你可回来了,大家正等着呢。”
王员外一个同行的富户并肩站着,手里摇着折扇,正低声说着什么。
赵清儿则倚在廊下,穿着一身艳色衣裙,见张小夏进来,鼻子里轻哼了一声,眼神里满是不屑。
“人都到齐了,那就出发吧。”陆寒野抬眼扫过众人,目光在张小夏手里的油纸包上顿了一瞬。
小夏过去,把油纸包递过去,“陵县的特产,尝尝。”
陆寒野拈了块放进嘴里,小夏又把油纸包递到青山和淑云面前。
几个人边吃边聊,都一致认同豆干味道不错,回去的时候要带上一点。
小夏在心里盘算着人选,看要带几份。
王家村便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也是陆寒野引进红薯种的村子,如今正是红薯藤蔓疯长的时节。
马车驶离县城,往郊外去,起初路边还是零星的农田,过了半个时辰,眼前的景象渐渐变了——田埂上爬满了翠绿的藤蔓,层层叠叠地铺在地上,像一块巨大的绿毯,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山脚下。
“这就是红薯地?”王员外掀开车帘,满眼惊讶,“这般连片的藤蔓,倒真是壮观。”
其他人也凑过来瞧,点头道:“以前只见过零星种几株的,这般大规模种植,还是头一回见。”
淑云闻言也好奇地探出头,见路边的藤蔓间,偶尔能看到村民在打理——有人蹲在地里,小心翼翼地把过长的藤蔓往空处引;有人挑着粪桶,在给藤蔓根部浇水。
马车在村口停下,村里的里正早已带着几个农户候在那里,见他们来了,连忙迎上前:“陆公子,各位贵人,快里头请!”
众人跟着里正往村里走,路边的红薯地愈发密集。
张小夏蹲下身,指尖轻轻碰了碰红薯叶——叶片厚实,摸起来带着韧劲。
里正笑着介绍:“这红薯是去年的种,咱村试种了几亩,收成好得很,今年就扩种了二十多亩。你看这藤蔓长得旺,底下的红薯准保不小!”
说着,他示意身旁的农户:“挖几株给各位贵人瞧瞧!”
农户应了声,拿起锄头,在一株藤蔓旁轻轻刨开泥土。
没刨多深,就露出了几个圆滚滚的红薯——外皮呈浅红色,带着泥土的湿气,一个个紧紧挨着,像串在一起的灯笼。
农户小心地把整株红薯挖出来,掂量了掂量,笑道:“这一株少说也有五六斤!”
大家都凑上前细看,眼里满是惊喜:“竟长得这样好!这红薯产量可比谷子高多了。”
赵清儿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景象,脸色有些复杂——她原以为这红薯不过是些不起眼的粗粮,没成想竟有这般规模,心里既有些不服气,又忍不住有些好奇。
见张小夏正凑在陆寒野身旁,指着红薯叶轻声问着什么,陆寒野耐心地解释着,两人凑得极近,她心里顿时又冒起一股酸气,忍不住开口:“不过是些地里的粗粮,有什么好看的?再壮观,也登不上大雅之堂。”
这话一出,院里的气氛顿时冷了几分。
王员外轻咳了一声,打圆场道:“清儿姑娘说笑了,这红薯能饱腹,可是百姓的救命粮,怎么能说登不上大雅之堂?”
陆寒野抬眼看向赵清儿,眼神冷淡:“赵姑娘若是觉得无趣,可在村口等候。我们此行是为考察红薯种植,关乎后续推广,并非游山玩水。”
赵清儿被噎得脸色涨红,却不敢再反驳,只能跺了跺脚,别过脸去。
张小夏看了她一眼,没放在心上,转而继续听里正讲着种植的细节。
喜欢穿成极品小姑,退亲后种田致富忙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穿成极品小姑,退亲后种田致富忙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