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孙子孙女崇拜的目光和老友们偶尔的探望中悠然滑过,张铁柱和王翠花早已习惯了这种退居幕后的平静生活。他们心满意足地看着儿女们将集团打理得井井有条,看着张家沟在既定的轨道上稳步前行,觉得人生至此,已无太多奢求。
然而,时代与国家层面的认可,却以一种他们未曾预料到的方式,再次将张家沟,也将他们这对已然淡出的创始人,推到了聚光灯下。
初时只是一些风声。省里、市里的考察团来得比以前更加频繁,调研的主题也不再局限于经济发展,更多地聚焦于“乡村振兴实践”、“共同富裕模式”、“乡土文化传承与现代化融合”等更为宏大的命题。张玥和宋思明接待汇报的次数明显增多,偶尔回家吃饭时,会略带兴奋地跟父母提起,上面的领导对张家沟的“铁柱模式”评价很高。
张铁柱听着,只是呵呵一笑,给女儿夹一筷子菜:“都是大家伙儿一起干出来的,咱自己觉得好就行,别的,顺其自然。”
他并未将这些风声太过放在心上。在他看来,张家沟能从一个穷山沟变成如今的模样,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已经是最大的成功,至于外界的评价和荣誉,都是锦上添花,有则更好,无则也无妨。
直到有一天,村支书和镇长亲自来到老宅,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红光,将一份盖着鲜红大印的正式文件递到了张铁柱面前。
“铁柱!批下来了!咱张家沟,被正式评定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了!这可是国家级的荣誉啊!”老支书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张铁柱接过那份沉甸甸的文件,戴上老花镜,和王翠花一起,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看着。白纸黑字,公章赫赫,确认无误。纵然是他这般经历过无数大场面的人,此刻握着文件的手,也不由自主地微微有些发抖。
王翠花更是激动得眼圈泛红,连连说道:“好,好……太好了……”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瞬间传遍了张家沟的每一个角落。整个村庄都沸腾了!这不是哪一家哪一户的喜事,这是全体张家沟人共同的荣光!村民们自发地涌上街头,互相道贺,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喜悦的笑容。他们比过年还要高兴,因为这份荣誉,是对他们这些年艰苦奋斗、改天换地最有力、最崇高的肯定!
授牌仪式定在了一周后,规格极高,由国家相关部委的领导亲自前来授牌。那几天,张家沟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大发展的火热岁月,全村上下齐动员,打扫卫生,装饰村容,排练欢迎仪式,忙得不亦乐乎。就连李狗蛋,也把他那身压箱底的西装又翻了出来,嚷嚷着要精神抖擞地迎接领导。
张铁柱和王翠花没有参与具体的筹备工作,他们只是静静地站在老宅的院子里,看着窗外村庄为这场盛事而忙碌的身影,听着远处传来的排练锣鼓声,心中感慨万千。
仪式当天,晴空万里。张家沟村口新建的文化广场上,红旗招展,人头攒动。全村的男女老少,只要能走动的,几乎都来了。铁柱小学的孩子们穿着整齐的校服,手持花环,站在队伍最前面,小脸上写满了兴奋与骄傲。
张铁柱和王翠花被邀请坐在了主席台最中央的位置,旁边是各级领导和笑容满面的张玥、宋思明等人。张铁柱依旧穿着那身半旧的中式上衣,王翠花也只是一身干净的普通衣衫,在周围西装革履的人群中显得有些突兀,却又无比醒目。因为他们代表的是这段传奇的起点,是这片土地的灵魂。
当那位来自北京的领导,将那块覆盖着红绸、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牌匾,庄重地交到张玥和村支书手中时,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雷鸣般的掌声!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彩带飞舞!
很多老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他们想起了当年食不果腹的穷困,想起了泥泞难行的村路,想起了破败漏雨的房屋……再看看眼前这整齐的楼房、宽敞的马路、富足的生活,以及这块象征着最高荣誉的牌匾,怎能不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张铁柱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热烈鼓掌,他只是静静地坐着,目光缓缓扫过台下那一张张激动、自豪、熟悉的面孔,扫过这片他倾注了毕生心血的土地。他的眼神平静,嘴角带着一丝欣慰的笑意,但微微颤抖的手指,却泄露了他内心同样激荡的情绪。
领导在讲话中,高度赞扬了张家沟探索出的“党建引领、能人带动、产业支撑、文化赋能、共同富裕”的发展路径,将其称为“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乡村振兴生动实践”,并多次提到了张铁柱这个“带头人”的开拓精神和乡土智慧。
轮到他发言时,张铁柱站起身,走到话筒前。他没有看讲稿,只是看着台下的乡亲们。
“各位领导,乡亲们,”他的声音依旧带着浓重的乡音,却异常沉稳,“今天,咱张家沟挂了这块金招牌,俺这心里头,高兴!但更多的,是觉得……沉甸甸的。”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这块牌子,它不是挂在俺张铁柱一个人名下的,它是挂在咱全体张家沟人头上的!是咱老支书、狗蛋、思明、有财……是咱在座的每一位,还有那些已经走了的老伙计们,是咱们大家一起,用几十年的汗水,一滴一滴,浇灌出来的!”
“它是对咱过去的肯定,更是对咱未来的鞭策!”他提高了声音,“咱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往后,咱得更团结,更踏实,把咱这日子过得更好,把咱这‘示范’的名字,坐实了,擦亮了!让全国更多的人,都能从咱张家沟看到希望,看到咱农民、咱农村,未来的好光景!”
没有空话套话,只有最朴实的表达和最真诚的期望。他的话,再次赢得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
仪式结束后,那块沉甸甸的、象征着无上荣光的牌匾,被郑重地悬挂在了村委会大门最醒目的位置,阳光下,“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几个大字,金光闪闪。
张铁柱和王翠花没有参加接下来的宴请,他们悄然离开了喧闹的广场,回到了安静的老宅。院子里,来福摇着尾巴迎上来。
王翠花长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一个重担,轻声道:“这下,算是彻底圆满了吧?”
张铁柱站在院中,望着村委会方向,虽然已经看不到那块牌匾,但他知道,它就在那里。他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种复杂而深沉的表情:
“圆满了,也没圆满。牌子挂上了,是终点,更是起点。咱这把老骨头是歇了,可这‘示范’的路,还长着呢,得看孩子们,还有后面的孩子们,怎么走了。”
他弯腰摸了摸来福的头,语气恢复了往日的平和:“不过,那都是后话了。走,老婆子,咱浇菜去,今天还没顾上呢。”
荣誉归于集体,未来属于后人。对他们而言,回到老宅,回到菜园,回到这最平凡不过的烟火日常,才是此刻最真实的圆满。而那块高悬的牌匾,则像一个无声的灯塔,将继续指引着张家沟,向着更远、更美好的未来,稳步前行。
喜欢我在农村用母猪搭上财富快车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我在农村用母猪搭上财富快车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