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化,属于浙江省临安区最西面的一个古镇。
我到的时候已近黄昏,山谷里的光被群山切得细碎,落在溪面像碎银。这里和我一路走来的那些县城比起来,更像是被山抱在怀里的一处安静角落。道路沿着山势弯来绕去,越往里走,越能感觉到一种由石头、树木和水共同堆叠出来的沉稳。
镇口的牌坊是青石做的,边角有些磨损,应该经历过很多年风雨。牌坊后面是一条石板街,道路并不宽,街两旁的屋子大多是灰瓦白墙,屋檐略微外伸,像古画里常见的江南山镇模样。空气里有树皮和木头干燥后的味道,不刺,也不浓,像是一种从山里自然渗出来的气息。
我住进一家叫山隐的客栈。老板姓沈,是个说话慢悠悠的中年人。他看见我背着满满的装备,还笑着调侃:“外地来的吧。来昌化写东西的人,不少,但你这样连灰都没拍掉的,是头一个。”
我被他说笑,顺手拍了拍裤子:“刚从北面一路下来,还真没来得及换衣服。”
他递给我房间钥匙:“喜欢清净的话,明早去九条岭看看,那边没人吵。”
我点头记下。
——
吃完简单的晚饭,我沿着溪边走。昌化镇被几条溪水分割,水量不大,但声音清亮。最让人印象深的是那些跨溪的小木桥。木板被磨得发亮,走在上面能感到微微的弹性。栏杆上有些是新换的,但桥的整体却保持着几十年前的样子。
沿着溪走到老街尽头,有一棵香樟树。树大得惊人,树干粗到要两三个人才能合抱。灯光从树冠两侧亮起,把树皮的纹路照得一清二楚。我站了很久,听两个当地老人聊:“这树我小时候就在了,镇里哪家有孩子生不出来,都来树下转三圈拜一拜。”
老人说得认真,却带着笑意,不是在宣扬什么传统,只是在讲一种陪伴他们长大的习惯。
这就是昌化,让人第一眼看到的不是景,是生活。
——
第二天一早,我按沈老板说的,往九条岭走。
山路并不险,但一路上都是石板铺成的老道,曲折而窄,两旁草木茂密。爬了半个小时,视野豁然开朗,眼前是一片长长的茶园。茶树一株株顺着山坡排开,叶子被晨光照得发亮。茶农背着竹篓在采茶,动作迅速又安静。
一位阿姨看见我停在坡上望,就主动跟我说:“今年雨水好,茶嫩。”
我向她点头,她笑着问:“从外地来的吧?”
“是,往南一路走到这儿。”
阿姨听了,感叹一句:“这路可长。”
我没解释什么,只是说:“想看看每一个地方的人怎么生活。”
她把一芽茶叶递给我:“那你把这茶带回去尝尝,山里的味道,不是城里能买到的。”
我接过那片叶子,感觉它还带着露水的凉。
继续往上走,到了岭顶,可以俯瞰整个昌化镇。白墙黑瓦在山谷里排得错落有致,像是被溪水牵着铺开。此刻才真正意识到,昌化不是镇在山里,而是山开出一个口子,把镇安放在里面。
——
下山回到镇里,我又去了老街东头的昌化古城墙遗址。
残墙不高,大概三四米,但能看出原来的规模。墙面是青灰色的石块,把手放上去冰凉而粗糙。墙根边长着野草,但并不乱,反倒让古墙显得更安稳。一个当地的老师带着小学生在墙边讲解,说这段墙是南宋时建的,那时候这里是防线的一部分,而现在它只剩下日常生活中的一段背景。
我在一旁听着,看孩子们在墙边嬉闹。历史与生活挨得那么近,不需要任何铺陈,就能让人理解什么叫时间的重量。
午饭是在街口一家老店吃的笋干焖肉。笋干是本地山里晒的,味道特别透。肉炖得软,却不腻。老板娘说,昌化人做肉,都讲究火候,太快了不好吃,太慢了味散。“跟做人一样,得有个度。”她说这话时,一边举着漏勺捞汤里的菜。我随口点头,却记住了她那句朴素的话。
——
下午,我去了镇外的山核桃园。
这里是临安有名的山核桃产区。山上到处都是核桃树,树干扭曲,叶子油亮。一位姓杨的核桃农带我看树。他说这些树都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树,每到秋天成熟时,整个山头都是敲核桃的声音。
“我们这儿的人,靠山吃山,但不会糟蹋山。”
他说完这句,抬手拍了拍树干,像在拍一位老朋友。
这种人与自然互相照顾的关系,在这里随处可见。
——
傍晚,我在镇里闲逛。
昌化的夜不热闹,但舒服。街口有人摆摊卖烧饼,是那种摊在铁锅上干烙的老式做法。外皮焦脆,里面很香。我买了一个,一边走一边吃。路灯柔和,映得石板路发出淡淡的光。
走到溪边,小孩子在追逐嬉闹,大人搬着小板凳坐在桥头聊天。
有人问我:“你是旅客啊?”
我点头。
他又问:“昌化和你走过的那些地方比,怎么样?”
我想了想,说:“像走进了一个把脚步放慢的地方。”
那人听了,笑着说:“我们这儿,就是慢,不争也不抢。”
我坐在溪边很久,看着灯光从水面滑过去。
忽然意识到,昌化真正动人的地方,不是景,是这份淡定的生活感。无论来的人从哪里出发,只要到了这山谷,它就会把你安抚下来,让你跟着一起慢。
夜里回客栈,我把今天的见闻慢慢写进本子。
写下香樟树的影子,写茶园的清晨,写古城墙的粗糙石块,也写那些对我点头微笑的路人。
最后,我写了一句:
昌化不是目的地,而是一种节奏。
它让人知道,生活可以慢一点,但要稳。
灯灭的时候,我听见山里的虫鸣声一点点铺开。
那声音不急不缓,像这里的人一样,安安稳稳地过着自己的日子。
喜欢毕业后打工日记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毕业后打工日记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