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公传奇

王钟亭

首页 >> 济公传奇 >> 济公传奇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诡城密语天降祥瑞,农家甜宝被全朝投喂嫁给宫远徵后,我叛变了宝贝乖乖,跟我回家女主抢婚?转嫁京圈大佬随军海岛脱离奴籍后,长姐回家种田了他的小青梅跑了重生90甜军嫂家族修仙,我是宝体天灵根港片:枭雄的诞生
济公传奇 王钟亭 - 济公传奇全文阅读 - 济公传奇txt下载 - 济公传奇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551章 班超诱叛 郑弘草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却说窦宪被汉章帝切责,非常震惧,叩首不遑,幸而从屏后走出丽姝,冉冉至章帝前,毁服减妆,代为谢罪。这人为谁?便是六宫专宠的窦皇后,外戚窦宪的亲妹妹。

窦皇后听闻兄长窦宪遭皇帝责骂,恐怕自己也导致受到谴责,因而即趋出外庭,仗着一副媚容,替兄乞怜,力图解免。

汉章帝看见她愁眉半蹙,粉面微皱,一双秋水灵眸,含着两眶珠泪,几乎垂下,就是平时的百啭莺喉,至此也呜咽欲绝,卿真多虑,我见犹怜,不由的把满腔怒意,化作冰消。窦皇后又半折柳腰,似将下跪,当由汉章帝连呼免礼,轻轻把她扶住;一面令窦宪起来,命令他将园田退还沁水公主。

窦宪得了这护身符,当然转恐惧为喜,再行叩谢,然后起身趋出。汉章帝挈着窦后,返入后宫,不消细述。

惟窦宪虽然得以免罪,却已为汉章帝所憎嫌,不复再加重任。所以董宪在汉章帝时代,只做了一个虎贲中郎将,未闻迁调,但守着本身职务,屡进屡退罢了。这还是汉章帝一隙之明。

新上任的雒阳令周纡,为人苛刻,持正有威,不畏强御,甫行下车,即召问属吏,使报大族主名。属吏止将闾里豪强,对答数人,周纡厉声道:“我意在详问贵戚,如马窦两家,子弟若干?照汝所说,统是卖菜佣姓名,何足计较?”属吏闻言,不禁惶恐,才将马窦子弟,约略报了数名。

周纡又嘱咐道:“我只知国法,不顾贵戚,如汝等卖情舞弊,休来见我!”

属吏唯唯,咋舌而退。周纡乃严申禁令,有犯必惩。贵介子弟,却也不敢犯法,多半敛迹,京师肃清。

一天夜晚,黄门侍郎窦笃出宫归家,路过止奸亭,亭长霍延,截住车马,定要稽查明白,方许通过。窦笃随身有仆从数人,倚势作威,不服调查,硬将霍延推开。霍延拔出佩剑,高声大喝道:“我奉雒阳令手谕,无论皇亲国戚,夜间经过此亭,必须查究。汝系何人?敢来撒野!”也是个硬头子。

窦氏仆从哪里肯让,还要与他争论,窦笃亦不免气忿,在车中大叫道:“我是黄门侍郎窦笃,从宫中乞假归来,究竟可通过此亭否?”

霍亭长听了,才将剑收纳鞘中,让他过去。窦笃心尚不甘,再加仆从怂恿,即于次日入宫,弹劾上奏周纡纵吏横行,辱骂臣家。

汉章帝明知窦笃言情非实,但为了窦皇后的情面,不能不下诏收捕周纡,送入诏狱。周纡在廷尉前对簿,理直气壮,仍不少挠,廷尉也弄得没法,只好据实奏陈。

汉章帝竟批令释放,暂免雒阳令官职,未几又擢任御史中丞。可见汉章帝原有特识,不过曲为调停,从权黜陟,此中也自有苦衷呢!若抑若扬,措词甚妙。

建初八年,乌孙国遣使者入汉朝,乞请修好,就是招谕乌孙的汉使,也同与东归。回应前回。

汉章帝甚喜,即授班超为将兵长史,特赐鼓吹幢麾;并擢徐干为军司马,别遣卫侯李邑,护送乌孙使人返国,且赐乌孙大小昆弥等锦帛。大小昆弥,系乌孙国王名。

班超有两房妻室:一个是他投笔从戎之前,留在京城洛阳的结发妻子,为他生养了两个儿子;另一个,则是在他出任十七年疏勒镇守使期的戍边妻子。她为他生养了一个儿子——班勇(与其父齐名于世)。 史书上没有记载她的姓名,只知其是疏勒王室的名门闺秀,自幼受过良好的家教。及长,喜琴书,善骑射,贤淑聪颖,落落大方,治家有术,教子有方,襟怀异志,处事果决。

她与班超的结合,不仅是郎才女貌的美满夫妻,也是志同道合的绝世知音。为了便于交流思想情感,共同探讨文韬武略,班超教她攻读汉文汉语,她教班超学习疏勒等西域诸国语言文字。平时她在生活上对班超关怀的无微不至,尽量安排好家务,应酬好来往关系,以便让班超集中精力处理军政事务。夫妻生活可谓甜美和谐,亲密无间。

却说李邑到达于阗,听闻得龟兹将进攻疏勒,恐道途中梗,不敢前行。李邑为人心胸偏狭,嫉才妒能,他背着班超给汉章皇帝上奏章,诬告班超,拥娇妻抱爱子,荒废军务等语。

事为班超所闻,班超为自证清白,主动休妻以表决心,并继续推进西域事务。班超不禁长叹道:“身非曾参,乃蒙三至谗言,恐不免见疑当世了!”曾参事,见《战国策》。

班超当下将妻斥去,上书沥陈苦衷。朝廷经过一番调查,认为李邑谎报不实,汉章帝知班超忠诚,因传诏责李邑道:“超果拥妻抱子,属下千余人,岂不思归,怎能尽与同心?汝但当受超节度,就商行止,不必妄言!”

汉章又复传书谕于班超,并指令班超处理李邑。班超见报,对李邑十分恼火,要打发李邑回京请罪,这样一来李邑的下场就十分悲惨了,按军法处置该当死罪。

晚上,班超回府余怒未消,闷闷不乐。当疏勒夫人问清原由,她劝慰道:“夫君乃闻世的丈夫,对此区区小事何必大动肝火,依愚妾之见,命他回京请罪,不如留在身边调用,也好给他个立功赎罪的机会。况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有过知改便是好汉,妾以为将帅带兵,治军要严,治人要宽为是。”

经过夫人这一番劝说,班超的火气也消了许多,他说:“是呀,我也认为李邑这人,确也有些才干,杀了他还真有点舍不得呢。”夫人一见班超有些回心转意又接着劝道:“平时,你常对我讲,曾子的一句名言:“吾日三省吾身。”李邑诬告自然是他错了,但你身为西域之长,对他的任用是否完全得当呢?也该有点自省吧。”

班超觉得夫人言之有理,第二天他就把李邑连升两级委以重任。把李邑感动得涕泪横流,叩头相谢。消息传开,大小官吏都异口同声称赞说都护大人以德报怨世间罕见,我们虽然远离家乡,能给他当个部下也算三生有幸了。

班超不露声色,另派干吏与乌孙使臣,同至乌孙,劝乌孙王遣其子入侍。乌孙王唯命是从,即出侍子一人,送至班超之处。班超令李邑监护乌孙侍子,偕往京师。

军司马徐干对班超说:“李邑之前诋毁您,还试图败坏西域的事业,为什么不顺着皇上诏书的意思,把他留在西域,另外派人执行回国的任务呢?”

班超说:“此言差矣!正因为李邑诋毁我,我才派他回去。只要自己无愧于心,何必在意别人说什么!如果我为了自己称心快意,就把他留在西域,那反而不是忠臣了。”

及李邑返京后,却也不敢再毁谤班超。

当班超公事已毕回到府里,只见疏勒夫人为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宴,班超知道夫人素以勤俭持家着称,摆设这桌酒宴必有缘故。夫妻举杯开怀痛饮,酒过三巡之后,夫人开言道:“古人常说,居高者思危,受誉者自警。夫君身居都护,上承皇思,下抚西域,任重而道远。竭力奉公尤恐不周,怎敢眷恋妻儿稍有懈怠呢,依愚妾之见让我们分离三载吧,从明日起我带勇儿去游历西域诸国,一来让勇儿长长见识,二来也好使夫君全力贯注公务。”班超闻言,喜出望外,玩笑地赞道:“我班家祖上有德,竟然感动苍天赐我一位如此深明大义,贤淑聪惠的夫人。好吧,在都护府里我说了算,在家我听你的摆布。”

第二天,班超送妻儿上路,也未免流露些恋恋难舍之情。夫人见此情景却对爱子说道:“勇儿过来,咱娘俩比试一下骑术,赛马给你父亲看看。”说完母子二人挥鞭策马奔驰而去。班超凝视着他们母子远去的背影,却又暗自发笑了。

汉章帝因乌孙内附,侍子入朝,益加信任班超言非虚。

越年改号元和,特遣假司马和耿恭等,率兵八百,西行协助班超。

班超既得增兵,复征发疏勒于置人马,共同进击莎车。莎车闻班超出兵,特想出一法,暗中使人赍着重赂,前往饵诱疏勒王忠,叫他联合莎车,背叛班超。此计确实厉害。疏勒王忠果为所愚,竟将重赂收受,与班超反对,出保乌即城。

班超猝遭此变,连忙立疏勒府丞成大为王,召回出发兵士,假道攻忠。乌即城本来险阻,不易攻入,班超军队围城数月,竟未攻下。

疏勒王忠复向康居乞求援助,康居出兵万人,前往援救乌即城,累得起进退彷徨,愈难为力。于是分头侦察,探得康居国与月氏国联姻,往来甚密,乃亟派吏多赍锦帛,前往馈赠月氏王,托使转告康居(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毋为忠援。月氏王也是好利,当即允许,立将班超之意转达,财可通神,莫怪夷狄。

康居顾全亲谊,还管什么疏勒王忠?一道密令,转至乌即城中,反使部众将忠缚归。乌即城既失援兵,又无主子,只得举城降超。惟忠被康居执去,幸得不死,羁居了两三年,与康居达官交好,费了若干唇舌,又得借兵千人,还据损中,且与龟兹通谋,欲攻班超。

龟兹却令忠向班超诈降,然后发兵进击,以便里应外合。忠依计施行,遂缮好一封诈降书,写得恭顺异常,使人投呈班超前。班超展书一阅,已知情意,因即召语来使道:“汝主既自知悔悟,誓改前愆,我亦不追究既往,烦汝代去传报,请汝主速回便了!”

来使大喜,即去返报。班超密嘱吏士,叫他如此如此,不得有误。吏士奉令,自去安排,专待忠到来受擒。忠还以为班超中计,只是率轻骑数十人,贸然前来。

班超闻忠已至,欣然出迎,两下相见,忠满口谢罪,班超随口劝慰。彼此谈叙片刻,似觉得胶漆相投,很加亲昵。好一个以诈应诈。吏士早已遵着班超之嘱,陈设酒肴,邀忠入席,班超亦陪饮,帐下更作军乐,名为侑酒,实是助威。

酒过数巡,班超把杯一掷,即有数壮士持刀突出,抢至忠前,如老鹰抓小鸡一般,把忠拿下,反绑起来。忠面色如土,还要自称无罪。班超怒目责忠道:“我立汝为疏勒王,代汝奏请,得受册封。浩荡天恩,不思图报,反敢受莎车煽惑,背叛天朝,擅离国土,罪一。汝盗据乌即城,负险自固,我军临城声讨,汝不知愧谢,抗拒至半年有余,罪二。汝既至康居,心尚未死,尚敢借兵入据损中,罪三。今又诈称愿降,投书诳我,意图乘我不备,内外夹攻,罪四。有此四罪,杀有余辜,天网昭彰,自来送死,怎得再行轻恕哩?”

这一席话,说得忠哑口无言,班超即令人将他推出斩讫。不到半刻,已经由军士献上叛王忠的首级,班超令悬竿示众。立传将士千人,亲自督领,驰往损中。损中留屯康居兵,守候消息,不防班超引军趋到,一阵斩杀,倒毙至七百余人,只剩了二三百残兵,命未该绝,仓皇遁去,南道乃通。

越年又改元章和,班超复调发于置诸国兵二万余人,前往攻打莎车。莎车向龟兹乞师,龟兹王与温宿姑墨尉头三国,联兵得五万人,自为统帅,驰救莎车。

班超闻援兵甚众,未便力敌,筹划了好多时,便召入于置王及将校等与语道:“敌众我寡,势难相持,不若知难先退,各自还师。于置王可引兵东行,我却从西退回。但须待至夜间,听我击鼓,方好出发,免得为敌所乘呢!”

说至此,便有侦骑入报道:“龟兹诸国兵马,已经到来,相距不过数里了!”

班超令于置王及将校等各归本营,闭垒静守,听候鼓号。大众如言退去。班超进攻莎车时,沿途已获住侦谍数人,系诸帐后。

到了黄昏时候,故意释放,令得还报军情。龟兹王闻报大喜,亲率万骑,西向击班超;使温宿王率八千骑,东向截于阗王。

班超登高遥望,见各虏营喧声不绝,料他已出发东西,便返入营中,密召亲兵数千人,装束停当,待至鸡鸣,悄悄地引至莎车营前,一声号令,驰马突入。莎车营兵,因闻班超军队将还,放心睡着,哪知帐外冲进许多兵马,惊起一瞧,统是汉军模样,急得东奔西窜,不知所措。

班超麾令部众,四面兜击,斩首五千余,尽夺财物牲畜,且令军士大呼道:“降者免死!”

莎车兵无路可走,相率乞降;就是莎车王亦势孤力竭,只好屈膝投诚。

班超收兵入莎车城,再去传召全营将校,及于置国王。于置王等正因夜间未得鼓声,不免感到诧异,及得班超传召,才知是班超计中有计,格外惊讶佩服。遂共入莎车城中,向班超贺捷。

龟兹温宿诸王,探闻消息,也觉为班超所算,未战先怯,各退归本国去了。自经班超有此大捷,西域都畏超如神,不敢生心;就是北匈奴亦闻风震慑,好几年不来犯边。

汉章帝得专意内治,巡视四方,修贡举,省刑狱,除妖恶党禁,免致株连;戒俗吏矫饰,务尚安静;赐民胎养谷,每人三斛;婴儿无父母亲属,及有子不能养食,俱廪给如律,不得漠视。

临淮太守朱晖,善政得民,境内作歌称颂道:“强直自遂,南阳朱季。”

朱晖为南阳宛人。汉章帝幸宛闻歌,即擢为尚书仆射。鲁人孔僖,涿人崔駰,同游太学,并追论武帝尊崇圣道,有始无终,邻舍生即讦駰僖诽谤先帝,讥刺当世,事下有司。駰诣吏受讯;僖上书自讼,略言武帝功过,垂着《汉书》,自有公评。陛下即位以来,政教未失,德泽有加,臣等亦何敢寓讥?就使陛下视为讥刺,有过当改,无过亦宜含容,奈何无端架罪云云。

汉章帝得书省览,下诏勿问;且拜孔僖为兰台令史,旌美直言。

庐江毛义,素有清名,南阳人张奉,慕名前往问候。才经坐定,忽然看见有吏人传入府檄,召毛义为安邑令。毛义喜动颜色,捧檄入内。

张奉是一个很注重品德操守的人,他看见毛义接到做县令的任命,竟然如此高兴,以为毛义也只是个重视名利的小人,心中对毛义十分鄙视,并对自己冒昧前来拜访感到十分懊悔。于是,他等毛义从里屋出来,便神色冰冷地向毛义告辞。毛义见张奉突然要走,挽留说:“你从这么远的路赶来,很不容易,为什么这么快就要走了呢?”

张奉也没有说什么,只是礼节性地表示了一下谢意,然后动身就走了。

过了一年多,毛义的母亲因为生病去世,毛义立即辞去了县令的职务,在母亲的坟墓旁边搭了一间草屋守孝。在他守孝期间,郡守又连接几次征召毛义去出任县令,他都推辞不去。服孝期满后,毛义被地方官员推荐为贤良,朝廷派车子来征召他入京,但他仍然不肯应召。

张奉听到毛义数次拒绝征召的情况,内心感到震撼,回想自己以前对毛义的误会,感慨地对别人说“我现在才明白毛义的为人啊。对贤德之人的看法真是有难度。过去我看到他被任命为县令的时候,是那么欣喜。我当时轻易鄙视他,可从他后来的所作所为,我才明白,他所做的都只是为了供养母亲。所谓“家贫亲老,只能曲就任何官职”了啊!”

汉章帝亦得闻毛义之名,征毛义就官,毛义仍然谢绝。乃赐谷千斛,并令地方官随时存问,不得轻慢圣贤。

还有任城人郑均,洁身自好,年少时喜好黄老之书。他兄长担任县吏,收了别人很多礼物,郑均多次劝阻,兄长都不听。郑均就脱身为人打工,一年多,得到钱帛,回来交给其兄,并说:“物用完了可以再得,为官吏贪赃犯罪,一生都完了。”他兄长对他的话感触颇深,以后就廉洁奉公了。郑均好义务实,养寡嫂孤儿,恩义礼貌备至。常称病留家,不应州郡征召。郡守非要他去不可,使县令诈称将到他家,郑均即到郡守府,郡府最后还是没能让他屈服。郑均于是躲到濮阳作客去了。

建初三年(78年),司徒鲍昱招他,后举他直言,他没有到。六年,汉章皇帝公车特征,再迁尚书,多次献纳忠言,肃宗很敬重他。后来以病请求退休,拜为议郎,告归,因称病重,因病乞休,解组回里,一肩行李,两袖清风,仍然与寒素相等。汉章帝东巡过任城,亲自来到郑均屋舍,看见郑均家室萧条,感叹不已,因特赐尚书禄俸,赡养终身。时人号为白衣尚书,垂名后世。看似赞美章帝,实是阐表诸贤。

只会稽人郑弘,为汉宣帝时西域都护郑吉从孙,少年最初担任乡啬夫,他办事公道,爱人如子,迁官驺令,勤行德化,道不拾遗。百姓称颂。

据说郑弘少年时,传说会稽射的山南有一座白鹤山,此山为替仙人取箭的白鹤所化而成。有一天,郑弘在山中砍伐柴薪,拾得一支箭,不久有人前来寻找,郑弘就将箭还给了找箭人。找箭的人十分感激,问郑弘需要什么?郑弘认出他是神仙,就请求说:“老百姓经常因为若耶溪运柴薪而犯难,希望能够清晨吹南风,傍晚吹北风就好了。”后来果然如此,若耶溪地区的风,直至现在仍是旦南暮北,依然如故。民间称誉为“郑公风”。

郡太守第五伦春天下乡例行劝人农桑振就乏绝时,见到郑弘时,被他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就让郡督邮任命郑弘为孝廉。

郑弘官运亨通,接连四次升官,建初元年(公元76年)被任命为尚书令。据《后汉书·郑弘传》载:按照东汉以前的官制,尚书郎任职期满后才能出任县长。郑弘到职后认为,尚书郎职权虽重,也很受人尊敬,但薪水太少,就是任职期满才能补为县长,薪水只有四至六百石,以至于每每考试选拔尚书郎时,很少有人问津报名。于是,郑弘上书奏请皇上汉章帝刘炟,请皇上恩准尚书郎任职期满后可出任秩千石的县令。当朝天子刘炟采纳了郑弘的建议。郑弘前后多次提出的若干有益于王政的建议,都被着于竹简、丝帛上,收藏在皇帝居住的南宫之中。不久,郑弘出任平原国(今山东平原西南)的国相。这样,郑弘就成为了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

郑弘在平原相的职位上,为官清廉。他到任后,减租减息,减免赋税,农忙季节,他微服私访,调查民间疾苦,救济贫困农户。如果遇到天气大旱,就亲自随车求雨。有一次,郑弘在私访民情时,遇到成群白鹿挟车而过,他特别惊奇,就问随从主簿黄国:“白鹿出现是吉是凶?”黄国垂拜祝贺说:“从前三公大臣的中幡,都装饰着鹿的图案,将来您必将成为朝中的宰相。”

郑弘付诸一笑,亦无幸心。

建初六年(公元81年),汉章帝打算恢复盐铁官营制度,大司农郑众极力反对,言辞颇为激烈,以至于被别人上书弹劾,直至罢官。建初八年(公元83年),郑弘升任大司农。当时,南方七郡向洛阳进贡运送的粮食等物产,都要先运到东冶(今泉州),然后再用船从海路北上。海上风暴雨急,波高涛险,船沉人亡的悲剧经常发生。郑弘奏请朝廷,开凿了零陵(今湖南零陵)、桂阳(今彬县)之间的山路,从这里直接送抵洛阳,既安全,又节省了不少人力。郑弘在职两年,为朝廷节省三亿万资财,时逢天下大旱,边疆又有警报,百姓粮食不足,可国库充实,郑弘又奏请免除若干地方政府进贡的物产,减少人民差役,缓解民间饥馑,都被汉章帝所采纳。

元和元年(公元84年),太尉邓彪称病辞官,郑弘取而代之,由司农升为太尉。同时,他又举荐大将、原会稽太守第五伦为司空,职位在郑弘之下。第五伦曾有恩于郑弘,故此,每日早朝之时,郑弘都向第五伦行礼,弄的第五伦心中十分不安。汉章帝问明原委,特令设云母屏风一面,把两人隔开来,免得二人为难。

郑弘,这位从平原任上走出来的太尉,在任职期间,刚正不阿,坚守正义,不畏豪强,深得人心。

元和二年(公元85年)冬季,南匈奴进攻北匈奴,斩杀俘虏北匈奴人员牲畜后撤回。武威太守孟云上奏:“北匈奴原本已同汉朝和解,这次南匈奴又抢掠北匈奴,如果我们坐视不管不问,北匈奴会认为我们故意作弄他们,因此有可能侵犯边塞,最好让南匈奴单于把抢掠的人和牲畜归还北匈奴,以消解其敌意。汉章帝召集百官商议。公卿大臣们大多数说北匈奴狡诈,如让南匈奴归还北匈奴人和物,北匈奴必狂妄自大,这是姑息养奸,万万不能同意此事。但司徒桓虞却极力支持太仆袁安的主张,即同意孟云的奏章,应派使臣让南匈奴归还北匈奴人口和牲畜。郑弘、第五伦都反对桓虞的主张,他向桓虞喊道:“凡是主张归还的,不是不忠不孝之徒!”

桓虞等人还以颜色。宫廷大会不欢而散。为此,司隶校尉上书弹劾郑弘等人失礼。

郑弘等都上缴印绶,请求处分。章帝下诏说:“一件事情,反复讨论迟迟不能决定,只不过是因为每个人的意见不同而已,然而重大问题,需要集思广益,忠正温和应为大臣本色,但如果都不说话,决非是国家之福。你们有什么罪?请各人带好衣冠,共图大计。”

虎贲中郎将窦宪,职兼侍中,出入宫禁,虽然未敢公然骄恣,却是密结群臣官僚,引为心腹。

尚书张林,雒阳令杨光,党同窦宪,贪残不法。郑弘忍无可忍,至元和三年间,极言弹劾,嘱吏缮陈。官吏之中与杨光有旧交,先是前往报告给杨光,杨光闻言大惧,亟来到窦门求救。窦宪忙入宫禀告汉章帝,言称郑弘泄露国家机密,失去作太尉的身份。

汉章帝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窦宪就把郑弘所呈奏章简述一遍,等奏章呈到汉章皇帝那里后,正如窦宪所言。

郑弘虽深得皇帝依赖,但对此,章帝却不能不心生疑问,便下诏责罚郑弘,并收缴了太尉的印绶,另任大司农宋由为太尉。

这时,郑弘才知道自己被人出卖,于是直接来到廷尉等候处置。这时汉章帝却下令赦免了郑弘。郑弘请求辞官归田,皇帝又不允许,被诬陷的愤怒和不被信任的耻辱让郑弘积愤成疾,卧床不起,奄奄一息。

临危时尚强起草疏,力斥窦宪,仿古人尸谏的遗意。是卫史鱼故事。疏中有数语最为扼要,录述如下:

窦宪奸恶,贯天达地,海内疑惑,贤愚嫉恶,谓宪何术以迷主上?近日王氏之祸, 然可见!陛下处天子之尊,保万世之祚,而信谗佞之臣,不计存亡之机;臣虽命在晷刻,死不忘忠,愿陛下诛四凶之罪,以餍人鬼愤结之望!

这奏书呈入朝堂,汉章帝刘炟看了奏章,有所醒悟,立即派御医为郑弘治病,可是等到府上,郑弘已溘然长逝。郑弘的妻子、儿女遵照他的遗嘱,全部归还朝廷所赐之物,布衣入殓,素木为棺,轻车简从,扶柩还乡。

汉章帝亦不加赙赠,听令自便。这却未免辜负好官,有私外戚哩!郑弘既殁,司空第五伦,也老病乞休,有诏准令退位,惟终身赏给二千石俸秩,而加赐钱五十万,公宅一区。

第五伦奉公尽节,言事不肯模棱,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见称,时人比诸前朝贡禹,后来寿逾八十,考终家中。

太仆袁安,奉命继任。袁安,字邵公,汝阳县人。

袁安的祖父袁良学习《孟氏易》,在汉平帝时以明经被举荐,后官至成武县令。袁安年轻时继承祖父的学问,为人很庄重、有威信,被州里人敬重。最初担任县里的功曹,有一次,袁安带着檄文到州从事那里办公,从事托袁安捎封信给县令,袁安说:“您是为公事,自有邮驿替您传送;如果是私事,就不应找我功曹。”便辞谢不肯接信,从事感到有些害怕,就没有拜托他。后来,袁安被举荐为孝廉,先后担任阴平县长和任城县令。他所任职的地方,官吏百姓都既畏敬又爱戴他。

永平十三年(71年),楚王刘英谋反案交给楚郡核实。次年,三府(太尉、司空、司徒)推荐袁安办理此案,认为他能处理复杂的案件,明帝任命袁安为楚郡太守。当时受刘英供辞牵连被关押的有几千人,明帝大发脾气,而办案人急于定案,严刑威逼不少人招供,误判死罪的很多。袁安到郡里后,先不进衙门,而到监狱去,审理那些无没有明显证据的,逐一上报,让他们出狱。府丞掾史都向袁安叩头力争,认为但凡是附和刘英的,按法律都与刘英同罪,袁安不同意。他说:“如果不合律例,我负全责,不连累你们。”于是分别一一上报。汉明帝感动之下觉悟,当即同意袁安的请求,因此被释放出狱的人有四百多家。

永平十四年(72年),袁安被征召任河南尹。袁安任河南尹时,政令非常严明,但他从来没有因贿赂罪来审讯人。他常常说:“但凡做官的人,高一些就希望担任宰相,下低一些也希望能担任州牧太守,在圣明之世禁锢人才,这是我不忍心去做的事。”听到这话的人,都很感动,并勉励自己要廉洁奉公。袁安在职十年,京师雒阳的政纪很整饬,他的名声深得朝廷看重。

元和二年(85年),武威太守孟云上书说:“北匈奴已与我们和亲,可是南匈奴又去抢劫他们,北单于说大汉欺骗他们,想进犯边疆。臣认为应该将俘虏发还北匈奴,借此来安慰他们。”章帝下诏召集百官到朝廷商议,公卿们都认为夷狄狡诈,贪心不足,得到俘虏以后,还会妄自夸大,不能开这个例。

袁安却说:“北匈奴派使者进贡请求和亲,还把被掳去的人归还大汉,这说明他们害怕大汉声威,而不是先违背条约。孟云以大臣的身份守卫边疆,不应对夷狄不讲信用。让俘虏回去,足以表明中国对他们的宽大,而使边境百姓得到安宁,这真是太好了。”

司徒桓虞也改变主意听从袁安,太尉郑弘、司空第五伦等人都恨袁安。郑弘还大声激怒桓虞说:“但凡是主张释放俘虏的,都是对陛下不忠。”

桓虞当场叱责他。第五伦和大鸿胪韦彪都恼怒得脸上变了颜色,司隶校尉把所有情况奏明汉章帝,袁安等都把印绶交给章帝请罪。

汉章帝下诏道:“议政时间很长,说明各人看法不同。朝廷大事应该多听议论,计策靠大家商定。说话时态度中正和税,符合礼节,固然很好;但遇事不敢吱声,绝对不是朝廷的福气,你们有何过错值得引咎自责的呢?还是把帽子戴上,鞋子穿上吧!”最后汉章帝还是听从了袁安的建议。

元和三年(86年)五月,袁安接替告老致仕的第五伦担任司空。章和元年(87年)六月,袁安又代替桓虞担任司徒。

光禄勋任隗继为司空。任隗,字仲和,系故信都太守阿陵侯任光嗣子,好黄老言,品性清廉,与袁安并为三公,时称得人。博士曹褒,奏请考成汉礼,诏下公卿集议,袁安与任隗各无异言,独词臣班固,谓宜广集诸儒,共议得失。汉章帝叹道:“古谚有言:“筑室道谋,三年不成。”今欲集儒议礼,必致聚讼不休,互生疑异,笔不得下。从前帝尧作大章乐,一夔已足,何必多人?”乃即拜褒为侍中,举汉初叔孙通所订《汉仪》十二篇,令褒改订,且与褒语道:“此制散略,多不合经,今宜依礼条正,使可施行!”

曹褒乃援据古典,参入《五经谶记》,依次辑录,自天子至庶人,凡冠昏丧祭各制度,具列无遗,共成百五十篇。匆匆奏入,章帝未遑详阅,也不令有司评议,当即收付礼官,遽令施行。及汉章帝崩后,群臣多言曹褒擅更礼制,不足为法,因此下令新礼百五十篇,禁止讨论。

有诗叹道:

绵蕞朝仪不足征,操觚改制亦难凭;

一朝大礼谈何易,草草宁堪作准绳?

欲知汉章帝何时告崩,待至下节再表。

喜欢济公传奇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济公传奇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重生军婚:首长大人套路深大佬他命里缺我我有修真界绿卡一个蛮子的传说斗罗之我莫名其妙的穿越了灵植空间:仙途种田录九霄天庭霸天龙帝血月临,僵尸出肆刀行穿越自救修仙新婚夜,废物老公他站起来了全球战国无限流:病娇男主总粘人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全球冰封十日终焉刀与剑的征程快穿:穿成炮灰后她飒爆了仙武神皇
经典收藏湮火者,将赐予你终结!四合院:重生获得超级金手指霍格沃茨:格林德沃家的叛逆小獾重生嫡女:拒父兄,撩腹黑王爷穿七零年代被高冷军官一见钟情了她是,怦然惊欢百日成仙毒医傻妃萌萌哒快穿结束,回到原世界只想摆烂!宦中娇宠翘然有你甄嬛传之穿越嫔妃逆袭记美强惨的首富老公是恋爱脑鬼魅觉醒捕风捉凶诡途觅仙穿进六零:大锅饭的那几年星穹铁道:双生同源重生军婚之宠爱三千:开局仨崽小透明的影后之旅
最近更新他的月亮和猫京夜掠欢重生医庐纪事你卷穿宗门,就只想长命百岁?御兽,我是最强路人恶女娇软,五个疯批大佬窥视已久灵魂互换之别样人生掏空家产后,大小姐揣孕肚去随军八零随军大东北,霍团长爬炕轻哄娇娇侯府联姻手札港岛诱夜重生后,黑莲花权臣宠妻杀疯了我在蓬莱当警察系统迟来三年,太后躺平成咸鱼了重生废柴:我养神兽崽崽C位出道五个郎君一台戏,美人沦陷修罗场每天努力躺平,大佬人设却焊死了重生蓦然回首今天也在军营卷死战友重生八零:我靠预知发家了
济公传奇 王钟亭 - 济公传奇txt下载 - 济公传奇最新章节 - 济公传奇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