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哦……”有百姓瞪大了眼睛,“这是不是我第一次在这种故事里面直接看到这种完全违背命令,自己行动的朝廷军队?”
他仔细回想之前看到的几个故事,那些故事里面当然有各种各样朝廷的军队的拉胯表现,不管是打不过起义军,还是不战而溃,还是直接加入了起义军成为了起义军的一部分,或者说直接造反弄死了皇帝……
但是,如果不把那个唐朝的藩镇割据情况算上的话,这好像还真的是第一次在故事里面看见如左良玉这种完全无视上级命令,甚至最后了还自己决定带着军队前往根本和命令没有关系的地方的情况。
说实话,唐朝的藩镇割据确实是真的,但是好像当时被唐朝朝廷指挥对抗黄巢的那些军队……虽然总有些阳奉阴违的意思在里面,但是好像……反正在他的记忆里面,好像还真的没有这种直接违抗、装都不装了的情况。
阳奉阴违,阳奉阴违,好歹还要阳奉一下啊!违背命令,那也是阴违而不是直接违背。
更何况,唐朝当时的情况相当特殊,全天下不知道多少地方都已经割据半自立了,朝廷能够指挥得动的地方也就那么些,和明朝如今还不一样——当大部分地方都不听命令的时候,那么有些人阳奉阴违,或者时不时不听命令一下下,就根本不算什么了。
但当大部分地区还算是听从中央朝廷的命令的时候……这时候,冒出来一个竟然能够连续九次无视上级命令,最后还自己带兵走人的家伙,那简直不能更显眼!
“是了,确实是难得一见。”这个观点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
他们同样觉得,唐朝的情况比较特殊,不能直接等同于如左良玉这种无视上层命令的情况——那是藩镇割据,是割据了,怎么还能和这种违抗命令一样呢?
当时的唐朝中央朝廷,恐怕就根本不会给那些会直接连续九次无视自己的命令的地方军阀下达任何命令,因为那完全是无用之功,还自取其辱。
不过,明朝这个时候不一样。
虽然四川等地方官府腐败无能,虽然起义军在天下各处流动,但是至少在表面上,各个地方的官府还是老老实实听从朝廷的调令的,军队虽然总是兵变,但同样也能够被朝廷调动起来——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情况。
因此,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还能做到连续九次无视杨嗣昌的命令,最后甚至还擅自带兵前往了陕西的左良玉……才是特殊的。
“不过都这种时候了,左良玉还敢这么做,他是真的觉得杨嗣昌和明朝朝廷都不能把他如何,或者说不会对他做什么……这是他自己的臆想,还是真的如此?”还有些百姓对此觉得不太能够理解。
他们如今的日子颇为太平,自然,地方官府和军队也都听从朝廷命令,朝廷和官府都不会放过那些做出各种大逆不道的事情的人,左良玉这种情况,在他们如今的环境下,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但是在故事里面,左良玉还是这么做了,他又肯定不至于是一个愚蠢无比的人……
所以,难道真的如此,即便他之前骄横跋扈,现在更是连续九次无视命令,最后还擅自调动军队,明朝朝廷也依旧不会对他如何吗?!
可杨嗣昌可不是什么好性格的人——四川巡抚,陕西总督可是已经被他坑下去了。
左良玉又有什么特殊之处,能够让他有恃无恐?
“那就不知道了……难不成是因为他是将领,但是熊文灿也已经完蛋了……”
“啊,会不会是因为这上面说的,他在军中的威望?不少士卒都觉得他好,愿意听他的?”
“可能吧,但是要是朝廷换个将领,把他搞死,难道士卒们还会为他做什么吗?”
“那说不定就是他的军事能力在现在的明朝将领之中属于很出色的呢……”
-
还有一些其他朝代的百姓,看到左良玉的做法,不可思议的同时,又有些感慨——要是当年,岳相公也能够效仿一下这个左良玉……是不是很多事情就会大为不同呢……
左良玉可是直接连着九次无视了杨嗣昌的调令啊!然后,又自己决定带兵前往了陕西……
【左良玉走了,在毫无阻拦的情况下,张献忠和罗汝才等顺利地走巫山进入了湖北境内。】
【换了个地方后,张献忠和罗汝才依旧是高奏凯歌,他们在正月二十五日打下了兴山,随后立刻进入阳县,并且在这里,探查到了一个关键情报——核心城池,襄阳城,守军薄弱!】
【张献忠确定了消息的真伪后,立刻决定,要抓紧时间发动奇袭。他亲自带着轻骑奔袭了一日一夜,走了三百里,抵达了襄阳城附近,随后,让士卒们全都换上衣服,伪装成明朝军队,打算混入城中。】
【而这里面有一个关键道具:被缴获的杨嗣昌的调兵文书。】
【没错,这种要命的东西都被张献忠他们缴获了,虽然不知道是在哪一战、从哪个明朝军队那里缴获的,但同样侧面证明了当时明朝军队内部的混乱情况。】
【总之,张献忠成功混了进去。】
【二月初四,半夜,混入城中的起义军放火为号,并且从城中攻击明朝军队,让襄阳城内部陷入了大混乱;同时,起义军的主力赶在天亮之际杀到了襄阳城外,里应外合之下,不费吹灰之力就打下了襄阳城。】
【襄阳城是明朝的重要城池之一,而让其如此重要的,除了襄阳城本身的地理经济等多方条件外,还有一个因素——明朝的襄王在这里面。】
【襄王属于一个时间比较长的王爵了,第一代襄王是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五子,也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同母弟,颇为受宠,襄王世系也比较富有。】
【起义军攻克襄阳后,当然不可能放过襄王——现任襄王叫做朱翊铭,看名字就知道,按照辈分,这应该是和万历一个辈分的——他们活捉了襄王,随后把他拉到了西城楼上处斩,同时处死了襄王世系的贵阳王等人。】
【张献忠还曾经对襄王朱翊铭这么说:“我想要斩下杨嗣昌的头颅,但他远在蜀地,如今当借王的头颅让杨嗣昌伏法。”】
【随后,张献忠没收了襄王的所有财产,并“发银五十万以赈饥民”。】
喜欢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