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对于张献忠能想到混进襄阳城并不意外,但是他确实没有想到,杨嗣昌的调兵文书这种关键机密文书竟然能够落到张献忠的手里面。
——被缴获的那支军队或者那座城池,其中的将领和官员是干什么吃的?
打不过张献忠也就罢了,反正现在大明有一堆将领都打不过,有大量的城池都被张献忠打下来了,但是怎么连一份关键文书都保管不好,甚至及时销毁都做不到?
这种能够在关键时刻作为重要证明的、同时还涉及到相关军事部署的文书,就是朝廷的核心机密,如果不能突围并带走,那就应该直接销毁,一把火烧个干净,绝对不能让其有被敌人拿到手里面的任何可能!
这都不是什么必须非常知识渊博的人才能懂得的事情,任何一个军中的将领、任何一个入朝为官的官员,都应该有这个认知,这分明就是一种常识。
所以,杨嗣昌的调兵文书,到底是怎么落到张献忠的手里面的?
如果没有这份至关重要的文书,那么张献忠虽然未必不能混入襄阳城,可他想要混进去的难度就提高了不知道多少倍——襄阳城会相信张献忠这群人“明朝军队”的身份,不就是因为那份文书吗?不就是因为在襄阳城的将领和官员的认知中,这种机密文书只可能在大明的军队手上,根本不可能落到什么流寇贼子的手里面吗?
所以,张献忠到底是在哪里搞到这份文书的……朱元璋现在非常想要搞明白这件事情,因为他非常想要把那个或者那些让这个文书被张献忠拿到的人骂个死去活来。
至于说襄王……襄王被害,他当然愤怒又痛心,但是有凤阳祖坟被张献忠等人毁了的巨大冲击在前,又有张献忠一路上势如破竹明朝军队完全不敌的事实在后,所以朱元璋接受起来这件事情还显得颇为顺畅。
更何况,襄王也是被斩首而死,死法倒是还不算太过折磨……这样一来,接受起来的难度就又要降低一点点了。
当然,其中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在朱元璋自己身上——早在看到大明末年的故事的时候,在看到起义军四处活动的时候,在看到大明朝廷直接是一滩扶不上墙的烂泥的时候,他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结果。
大明的藩王们,老朱家的子孙们,必然有一道大劫!
其中很多人都会难以逃过……至少那些有名有姓的王爵们,除非没有起义军打过来,否则,估计是基本上难以逃脱;相反,那些宗室的远支们,那些都过得普普通通的朱家人们,或许还能够躲过这一劫。
襄王,以及襄王下的贵阳王等,不过是印证了朱元璋的判断罢了。
早有了心理准备,等到事情真的发生之时,自然很快就能接受。
【而和张献忠攻破襄阳,杀死襄王等一众明朝宗室差不多同时间发生的,是李自成攻破洛阳。】
【没错,不仅是张献忠和罗汝才这边的起义军打得轰轰烈烈,之前蛰伏了许久的李自成所部如今同样是风生水起。】
【就在崇祯十二年张献忠再度起义的时候,李自成也抓紧机会,趁着明朝朝廷的主要注意力都被张献忠吸引之际,带着数千人马重新出山,并且在崇祯十三年,张献忠罗汝才拖着明朝主力在四川转悠的时候,直接一举杀入了河南境内。】
【打进河南的李自成,比之前的他经验更加丰富,他没有一味想着攻打城池占领地盘,而是多次开仓赈济,收留饥民。这个做法,让他收获了大量投奔而来的百姓,“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李自成的力量得到了飞速壮大,势如燎原,不可扑灭。】
【自此,李自成的队伍恢复到了数万的规模。】
【而伴随着力量壮大,李自成也提出了一个明确的口号,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念,同时用来吸引更多的百姓——均田免赋。】
【这个口号非常响亮,也非常符合百姓们的希望,因此,李自成也越发受到河南地区百姓的认可和欢迎,当然,在百姓们的口中,这个口号被演变成了民歌,也就是那句着名的“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哦,顺带一提,明朝朝廷现在的赋税还是那个样子,所谓的为了大业和将来,暂时苦一苦百姓……大业和将来就不说了,所谓的“暂时”,可能也不是常规的暂时,而是皇帝和大臣们的特殊的“暂时”吧。】
“可不就是暂时,朝廷减税那肯定是暂时的,但是加税的暂时,那真是傻子才会相信。”不少百姓嗤笑,毫不意外明朝朝廷的做法。
虽然这一大堆加税看起来是因为为了应对这么多的起义军不得不扩军,然后为了维持军费开支而不得不加税,但是在许多百姓们看来,这其实也不过就是个借口而已。
扩军确实存在,军费的缺口也确实存在,但是难道没有这些因素,没有起义军活动,明朝朝廷就不会在这段时间来个加税了吗?
他们可不相信。
因为军费开支而加税,只不过是让他们加快了加税的步伐,并且给了他们一个充分的加税理由而已;但如果没有起义军,没有扩军,明朝朝廷也一定是会绞尽脑汁想出来各种借口,然后也不断加税的。
因为朝廷要钱,皇帝要钱,官员要钱,将领要钱……大家都要钱,而皇帝从他直到如今的行为来看,也不是打算对什么贪官大规模下手或者其他方面下手从而收获钱财的风格,那么,除了欺负最好欺负的普通百姓,还能干什么?
加税,那是肯定会发生的事情。
“要我在那个时候,那肯定也要开了城门迎闯王。”还有人语气平淡道。
显然,这是真心话,也是早就得出来的结论,因此才能被人这么平淡地说出来——要是朝廷是这么个鬼样子,那当然要迎闯王了啊!
要不然,能活到几时都不知道。
“不过话说回来,李自成开仓赈济饥民,这肯定没问题,但是有这么多饥民因此就投奔他……”另一个人突然注意到了一个关键,“难道是说明朝朝廷和地方官府这么长时间以来,还是没怎么正经赈济饥民?”
不然的话,也不能李自成开个仓放个粮就能够获得这么多人的支持和拥戴啊!
——所以,明朝朝廷和地方官府都在干什么?明知道这样做会导致更多的人反对朝廷,粮仓府库之中也有非常多粮食……
【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日,李自成攻克了洛阳,作为重要城池,洛阳同样有藩王——而且,还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我们之前就提到过的,,一度拥有成为太子继承皇位的可能、深受明神宗朱翊钧宠爱、最终被封为福王确且享有大量钱财土地和赋税的朱常洵。】
【这样的藩王,自然也不是什么爱护百姓的家伙,他在洛阳作威作福长达二十七年,还霸占良田土地,合法非法开设各种店铺牟利,百姓多有不满,甚至民间传言“神宗耗天下以肥(福)王,洛阳富于大内”。】
【这样的藩王,李自成自然不会放过,在他攻城的时候,福王朱常洵就带着家眷躲到了郊外的寺庙中,但终究未能躲过一劫,还是被李自成抓住杀死——福王世子倒是逃走了。】
【顺带一提,关于福王朱常洵,一种传言中,李自成是直接把他烹杀,和梅花鹿一起做成了叫做“福禄宴”的宴席,让数千士卒食用……不过这种传言没有证据,是一部分史籍记载;而关于福王的谥号,朱由检听闻他的死讯后很悲伤,最后给了个“忠”的谥号——绝对的美谥……】
【反正不管福王生前是个什么畜生玩意儿,对百姓们如何不好,百姓们多么恨他,以及他到处敛财其实对朝廷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那都不重要,反正百姓们都是“反贼”,而福王可是忠心耿耿为国而死……】
喜欢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