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整体局势不会因为杨嗣昌推掉了责任、搞下去了四川巡抚和陕西总督就有所改变,起义军依旧占据着上风。】
【十一月,起义军一路势如破竹,攻破了汉州(广安县),又打下了绵竹、金堂、资阳等地,抵达安岳一带;十二月,起义军先后攻破了隆昌县、南溪县、容县、仁寿县、巴州等地。简而言之,他们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带着明朝军队在四川境内来了一场千里大游行,把明朝军队牢牢牵制住,还成功遛了又遛。】
【至于说明朝军队为何如此……那原因就很多了,其中一大关键就是四川官府的腐败无能——虽然这属于套话了,但确实是事实。再加上明朝军队中不知道是将领水平真的如此还是心怀鬼胎,以及士卒训练不足待遇不够……】
【总之,当时的明朝军队连行军还是暂驻都无法达成一致,处于了处处被动的状态,虽然杨嗣昌等人试图改变这一状态但并未成功,日常情况就是起义军一过来明朝军队就跑路,让起义军不战而胜不攻而下。】
【加上张献忠和罗汝才也充分注意到了这方面的情况,采用了“以走致敌”,专门用长途行军来拖着明朝军队,更是击中了明朝军队的软肋,让他们疲于奔命,同时士卒们心中还对于作战以及让他们追击起义军的将领生出了浓重的怨气。】
【这种心态在军中弥漫开后,明朝军队的作战能力便进一步下降,甚至不断下滑。】
【顺带一提,因为这样的情况,左良玉在不少士卒们心中的威望反而进一步上升了——因为大家都很怀念当时他率领大军的时候的按兵不动。】
“这不输才奇怪吧!”不论是哪个朝代的百姓,或者官员,都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就明朝军队这个鬼样子,他们能够获胜,能够阻挡得了起义军,那才是奇哉怪哉——或者说,不要说是和起义军交战了,就算是其他的敌人,外敌或者内部的任何敌人,这种情况的明朝军队都不可能获胜吧?
四川官府腐败无能这一点没有展开来讲,但是估计情况也就那样,反正是纯粹的拖后腿,没有一点点正面作用。
而明朝军队——士卒们,大军之中都已经到处弥漫着不想作战,甚至连追击都不愿意的气氛了……获胜?下辈子吧。
什么行军和暂驻不能达成一致,在这种蔓延了整个大军的军心动摇下都已经是小小小问题了,当然,反过来说,这可能也是导致军心涣散的一个因素。
但总之……
“所以,确实是明朝的将领存在很严重的能力问题吧!”有其他朝代的官员得出了一个结论。
就算是说有不少如左良玉那样,想要拥兵自重,或者单纯和杨嗣昌或者其他人关系恶劣的将领,但是如果说明朝将领们能力都没有问题,那也绝不至于此——能发展到这么严重的军心涣散,还束手无策毫无挽回的办法,分明就是他们的能力有问题!
他们各怀鬼胎,只能说是加速了军心涣散的速度罢了。
不过这个问题,其实也只是被再度印证了一遍……之前在左良玉的问题出来的时候,聪明人其实都已经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如果不是明朝军队内部不行,左良玉这样的人又如何能够骄横跋扈,耀武扬威?
“现在好了,对外丢了大量城池,还让所有人都觉得明朝更不行了;对内又军心涣散,还让左良玉这种明摆着拥兵自重的人更得人心,朝廷反而进一步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一名官员喃喃,他试着把自己代入到当时的还对明朝忠心耿耿的官员身上,顿觉眼前一片黑暗,根本看不见出路。
——完了啊!真的完了啊!
这接下来,起义军还在到处进军,明朝军队拦不住他们,但是杨嗣昌等人又不可能放着不管,所以就会继续要求大军追击,但是起义军士气正旺,就算长途行军也不会影响什么,甚至他们会觉得能够拖住明朝军队,,士气反而会进一步提高;但是明朝军队的士气在这种局面下只会进一步恶化……
然后,军中内部对将领和朝廷的不满会继续提高,面对起义军,肯定会有更多的士卒更不愿意作战,然后跑得更快,反过来让起义军的士气不断提高,同时让朝廷这边的士气继续降低……
啊……
杨嗣昌等人改变不了局面,只能催促,于是明朝军队内部就会有更多的人觉得诸如左良玉这样为了拥兵自重、为了提高自己的权力而在当时选择按兵不动不顾大局的将领好,于是更加支持这些将领……
完蛋了啊!
【十四年正月初四,张献忠和罗汝才两人终于决定率部离开四川——他们从巴州出发,打下了通江县,打算走当时进入四川的老路出川,向东前往湖广地区。】
【而杨嗣昌当然不愿意把他们放出去,于是一边调动当时的总兵猛如虎,没错,就是这个名字,猛如虎,让他率军加紧对起义军的追击;一边连续下发了九次调令,调动驻扎在湖北郧阳地区的左良玉率部,从湖北出发前往四川阻击张献忠和罗汝才。】
【正月十三日,猛如虎率军追上了张献忠和罗汝才——顺带一提,正因为猛如虎一直都执行了杨嗣昌追击起义军的命令,所以他当时在军中很是引发了不少士卒的怨言,不少人就是把他和左良玉进行了对比,因此认为当年左良玉按兵不动很好来着。】
【不过虽然追上了起义军,可是明朝军队也已经陷入了严重的疲惫之中,“人马困乏,多不能前”,这已经不是心态的问题了,而是真的不剩多少力气了,因此有将领建议,不如休整一晚次日再战,但是可能是立功心切,可能是这段时间总是被起义军甩在后方的阴影所致,猛如虎没有同意,坚持要立刻开战。】
【张献忠见状,登高一望,发现这一股官兵没有后续支援,本身兵力也并不多,于是当即决定尝试全歼——他基本上成功了,明朝军队没多久就乱成一团,猛如虎仓促突围,子侄战死,另有将领也被斩杀。】
【经此一役,明朝军队已经不是士气涣散不愿意追赶起义军,而是短期内丧失了追击起义军的能力。】
【至于说被杨嗣昌下了九次调令的左良玉……啊,他根本动都没动,不只是对一道调令无视,而是对整整九次调令都置若罔闻,直到起义军已经获胜,并且马上就能够出四川前往湖广的时候,他才带着自己的军队动身——】
【但是,不是去四川湖广交界处阻击起义军,而是前往陕西境内,和杨嗣昌的命令根本没有半毛钱关系。有人还认为,他仿佛是故意要避开起义军。】
喜欢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