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良玉仔细检查了一遍,用手抓起一把土,轻轻一捻就散开了。满意地点点头:“辛苦大家了,弄得很好。那家洗把手,拿上工具去我家吃午饭。这地先让它晒一天,明天一早,还是这个时候,麻烦大家再来一趟,记得带上水桶,还有粪筐以及找两担干草。”
“粪筐?”李大胆愣了一下,挠了挠头,“良玉,这刚开春,各家攒的粪肥不是还冻着硬邦邦的,就是稀溜溜的没发酵好,没啥好粪啊。”
“不要新鲜的,冻着的没事,下午回去翻开晒一下午就行了。”沈良玉说道,“要那些堆放了一段时间,已经发过酵,已经干爽的牲畜粪也行,比如牛粪,干的狗屎也很行,肥力足还温和。如果有陈年的鸡粪、猪粪更好,但一定要是腐熟好的。若是用了没腐熟的生粪,会烧坏种薯,到时候就出不了苗了。”
四人听得似懂非懂,他们种地也知道下粪肥能增产,但从未听过如此讲究的说法,还分什么生粪、熟粪。但既然是沈良玉吩咐的,肯定有他的道理,他们只管照做。
李大胆拍着胸脯道:“成!我家里还有些去年冬天堆在屋后棚子里的牛粪,那是我以前捡回来的,沤了小半年,估计符合你说的,明天我多挑点来!”
“我家也有点鸡粪,早就都干透了,,应该能用。”王二也连忙说道。
“好。”沈良玉笑道,“明天除了浇水施肥,我也顺便把这红薯育苗的法子,仔细教给大家,到时候还要你们多上心照看,来年的育苗和种植就靠大家自己了。”
一听这话,四人眼睛都亮了。他们来帮忙,除了感激沈良玉给村里带来“仙粮”,未尝没有想过趁机学点种植门道的心思。此刻听沈良玉主动提出要教,更是喜出望外,连声道谢,说一定会好好学、好好照看。
“走,回家吃饭!村正叔,以后这村里的大小农事还得您老多担待,以后这红薯收回家,吃不完的可以拿出一部分去卖,去换些衣裳或肉食,但这红薯育种和后续的种植技术,您老要告诫全村人,不要外传。”沈良玉转身向全程都守着的老村正说道。
“谁要是敢外传,我打断他的腿……”老村正甩了甩拐杖说道。
沈良玉领着众人回到家,饭菜已经做好,两大碗熏肉放在桌上冒着热气和一阵阵肉香味。
李美凤轻轻走到他身边,小声问:“相公,这育苗……难吗?我有点担心弄不好,怕耽误了大家的期望。”
“不难,但有些关窍得把握住。”沈良玉看向她,耐心解释道,“关键在于温度和水分。土要松软透气,肥力要足但不能过劲,种薯排下去后,现在早晚还冷,要盖上草席保温,促进发芽。等苗长出来,见了阳光,才能长得壮实。你放心,有我在,错不了。”
李美凤认真记下沈良玉的话,看着自己这帅气的小男人,仿佛已经看到了绿油油的薯苗破土而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那将是整个槐树村的希望啊。
次日,鸡叫头遍,天还灰蒙蒙的,沈良玉已踩着露水来到了村东的育苗地。昨日搁在田埂边草丛里的红薯,沾满了露水,还好没有被人发现,也没有老鼠来啃食。随后沈良玉把红薯搬到了地里的苗床上放好。
没等多久,王大、王二挑着粪筐匆匆赶来,扁担压得“咯吱”响;李大胆挑着两大捆的干草,草上还沾着露水;周虎依旧沉默,手里拎着的粪筐里,鸡粪干得像黑褐色的瓦片,轻轻一碰就碎成粉末。老村正也拄着拐杖慢慢过来,手里攥着根削得笔直的芦苇杆,“我用这个量坑距,保准差不了分毫。”
“先沿走道两侧挖坑,坑的深五寸、宽五寸,间距一尺。”沈良玉拿起一个红薯,指尖点着芽眼,“走道也是排水沟,脚都踩在沟里走,别把翻好的细土又踩实了。”
李大胆率先举锄,“咚”一声挖进土里,翻出的土块带着泥土的清腥味。沈良玉瞅了眼,伸手把坑底的土块捏碎:“大胆哥,好样的,就这样挖。”
王大、王二跟着学,兄弟俩动作整齐,锄头起落间,坑挖得又快又匀;周虎不说话,只是每划完一个坑,都用手指把坑沿的碎土再拢一拢,生怕漏了半点;老村正拄着拐杖在走道上挪,芦苇杆往坑中间一插,“王二,你那坑偏了,往走道这边挪两寸!”
挖完两百多个坑后,沈良玉拎过王大的粪筐,抓起一小撮牛粪往坑里撒:“肥要撒在坑底中央,就这么多量,腐熟的肥劲儿足,多了会烧根。你们挑来的粪正合适。”李大胆等人手快,看着沈良玉撒到坑里的粪量,也有样学样。
不一会,肥就撒完了。
“该放种薯了。”沈良玉拿起一块,芽眼朝上放进坑中央,“芽眼基本要朝上对着天上,这样芽子长出来能顺着光往上钻。”
这时柳芸和李美凤几女也过来了,都帮着放红薯到坑里。苏瑾和苏瑜姐妹俩过来凑热闹。
所有种薯放好后,沈良玉让大家盖上细土!把种薯埋严实,轻轻拍一下,不要用力压。
盖完土,就是铺干草。众人顺着苗床块铺,干草铺得匀匀的,刚好盖住土面,边缘压在排水沟的土埂上。
柳芸几女也把昨天就带过来的干草和破棉被扯碎盖在了红薯苗床上。
最后一步浇水,李大胆和周虎拎着木桶,沿着走道走,往每个坑的位置都浇上一瓢水。
“水浇在干草上,让它慢慢渗下去,别直接冲土,免得把刚盖在红薯上的细土冲散了。”沈良玉指点着李大胆等人。
等水浇完,太阳已经爬过树梢,晒在干草上,空气里飘着泥土和腐熟肥料的腥甜。众人坐在走道的土埂上歇气,李大胆抹了把额角的汗,盯着满地的干草问:“良玉,这芽子要是长出来,是不是就得把干草掀开?”
“等芽子顶破干草,长到一两寸高再掀,其实掀不掀开都可以,红薯的生命力顽强。不掀开还能预防一下山上的山鸡或者是野兔把这嫩芽给吃了。”沈良玉捡起块碎土,在手里捻着,“等芽长出地面变成一两尺长的红薯藤的时候就可以分批次剪藤移植了,种植以后待到一到两个月时翻一下藤,把藤上的根扯出来。然后剪掉或掰掉多余的藤叶,不然养份都被藤吃掉了,不长红薯。以后这红薯嫩叶也是一种很好的蔬菜,比那什么野菜和树根强多了,这些等会回去我再仔细教教你们,很简单的。”
周虎突然开口,声音不大:“沈哥,要是下雨了怎么办?”
“这排水沟就是干这个的。”沈良玉指了指地里的走道,“雨水会顺着沟流走,不会淹着苗床。只要不长时间大量积水就行,这红薯可比粟米好种多了。就是这半个月你们要轮着来照看一下,来一两个人就行,每天早晚来浇一次水,检查干草有没有被风吹开,还有就是以后看见有杂草了把它拔掉就行,其它也没什么讲究。”
王大立刻拍胸脯:“沈哥放心!我和二弟负责早上,让大胆哥和虎子傍晚来,保准出不了错!”老村正也点点头,把芦苇杆插进田埂:“我每天来转两圈,谁要是敢偷懒,或是偷挖这种薯,我拐杖可不认人!”
沈良玉看看众人,又看向铺着干草的土地。阳光透过干草的缝隙,在土里投下细碎的光斑,仿佛能看见土下的种薯正在吸足水分,芽眼慢慢胀大,正攒着劲儿,要冲破土层,要给槐树村带来一个不一样的春天。
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走,回家吃早饭,今天大伙还来我家吃早饭,给你们煮两锅粟米粥,配点咸菜。”
众人高兴的回应着,扛起工具跟着沈良玉往家走,脚步比来时更轻快。
田埂上,老村正走在最后,回头望了眼育苗地,拐杖在土埂上轻轻敲了敲,嘴里念叨着:“快点长,快点长……”,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踏实感。他知道,一种全新的、能让全村人活下去甚至过上好日子的希望,已经在这块精耕细作的土地里,扎下了根。
风掠过干草,发出细碎的声响,像是在轻轻回应着老村正的话语。
喜欢开局迎娶双胞胎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开局迎娶双胞胎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