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年。
这个数字如同沉重的墓志铭,刻在了每一个幸存者的心头。短暂的脱困喜悦被一种更深沉的茫然与紧迫感所取代。他们仿佛是一群从漫长冬眠中醒来的古人,闯入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新时代。
“远航者”号悬浮在“虚无之海”边缘的黑暗真空中,如同一个迷失了时间的幽灵船。舰船外部依旧残留着战斗和穿越时空的创伤,内部则弥漫着劫后余生与时光错位的复杂情绪。
伊莱亚斯强迫自己抛开无用的感伤,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首要任务是确定自身位置和周边环境,并评估林烬的状况。
林烬在穿过织网节点后,那新生的、原始的感知似乎因为消耗过度而再次沉寂下去,生命指标依旧在危险区间徘徊,但令人稍感安慰的是,下滑的趋势似乎停止了,仿佛他那顽强的生命力在失去晶瞳后,找到了一种新的、更加艰难的平衡。左眼的伤口在艾莉的精心处理下没有恶化,但那空洞的眼窝,时刻提醒着众人他所付出的代价。
灰影则似乎很快适应了回到物质宇宙的环境,它依旧守护在林烬身边,但偶尔会抬起头,用那双变得更加深邃的狼眸,警惕地“扫视”着舷窗外的星空,仿佛能察觉到一些传感器无法捕捉的细微迹象。
“守墓人”AI对周边星域进行了广泛的扫描。这里位于“虚无之海”边缘,一片广袤而贫瘠的星际空间,恒星稀疏,物质匮乏,通常是文明的边缘地带。扫描结果显示,附近几个星系都没有检测到大规模的能量信号或智慧文明活动的迹象,似乎是一片未被开发的“荒原”。
然而,就在扫描进行到某个特定方向时,传感器捕捉到了一个奇特的信号。
那并非能量信号,也不是通讯波束,而是一种极其微弱的、周期性的引力扰动。扰动的源头,来自数光年外的一个小型红矮星星系。
这种引力扰动模式非常罕见,不像是自然形成的天体现象。
“派遣长程侦察探测器,前往目标星系。”伊莱亚斯下令。他们需要情报,任何异常都可能是线索,也可能是威胁。
几天后,探测器传回了令人震惊的图像。
那个红矮星星系内部,一片死寂。唯一的行星是一颗遍布陨石坑的岩石星球,毫无生命迹象。但引起注意的是,在红矮星附近的轨道上,漂浮着一个难以形容的巨大结构。
那并非人造空间站,也不是天然天体。它更像是一个……活着的、或者曾经活着的巨大生物的残骸!
其体型庞大到足以媲美小型星球,外形扭曲怪异,主体如同一个放大了亿万倍的、干瘪枯萎的海星,但“腕足”的数量更多,且末端呈现出类似钻头或吸盘的结构。它的表面覆盖着厚厚的、已经失去活性的暗褐色生物质甲壳,甲壳上布满了巨大的裂痕和撞击坑,显然已经死亡了极其漫长的岁月。
最令人心悸的是,这个巨大生物残骸的其中几条“腕足”,深深地刺入了那颗红矮星的内部!仿佛它生前,正在汲取恒星的能量!
探测器传回的数据分析显示,这个生物残骸内部结构复杂,虽然大部分组织已经坏死,但核心区域似乎还残留着极其微弱的、非正常的能量反应。而那周期性的引力扰动,正是由其残存的、缓慢搏动的“心脏”或类似核心器官引起的!
“这是……‘噬星者’?”解码者看着传回的图像和数据,声音干涩,“只在某些最古老的、被视为神话的文明记载中出现过的……以恒星为食的宇宙级生物?”
所有人都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这种只存在于传说中的恐怖存在,其残骸竟然就漂浮在距离他们不远的地方!
“它……死了多久?”伊莱亚斯问道。
“根据其组织坏死程度和轨道衰变计算……初步估计,其死亡时间可能超过……百万年。”解码者给出了一个令人窒息的数字。
百万年前!那是在人类文明甚至尚未萌芽的遥远过去!
而这样一个远古恐怖存在的残骸,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它的死亡是自然寿命,还是……被某种更可怕的力量所击杀?
更重要的是,它那残存核心的微弱能量反应,意味着什么?是彻底死寂前的最后余烬,还是……某种沉睡或封印的状态?
伊莱亚斯看着屏幕上那巨大的、令人不安的“噬星者”残骸,又看了看医疗舱内生命垂危的林烬,心中涌起一个大胆而危险的念头。
这种宇宙级生物,哪怕只是残骸,其体内可能也蕴含着难以想象的能量和生命奥秘。或许……那里有能够拯救林烬的东西?或者,有能让他们更快了解这个陌生时代、获取力量的线索?
风险毋庸置疑。但经历了时空错乱和三十七年时光流逝的他们,似乎已经没有太多稳妥的选择了。
“制定探索计划。”伊莱亚斯的声音打破了舰桥的沉默,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然,“目标,‘噬星者’残骸。”
他们需要资源,需要信息,需要一切能让他们在这片陌生而危险的星域中活下去、并找回失去时间的东西。
即使那需要闯入远古巨兽的坟墓。
喜欢废土兽王:我以生命御万兽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废土兽王:我以生命御万兽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