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军的舆论造势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一圈圈扩散开来,最终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最敏感的人事领域。
一周后的书记办公会上,韩志军抛出了他到任后的第一份实质性人事调整方案。与之前猜测的雷霆万钧不同,这份方案显得格外“温和”与“审慎”。
“同志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也为了优化班子结构,更好地适应天州未来发展需要,我考虑对部分岗位进行微调。”韩志军语气平和,手里拿着一份薄薄的名单。
我的心微微提起,知道该来的终究来了。
“首先,是发改委的刘明同志。”韩志军看向分管党群的副书记和组织部长,“明同志在发改委工作多年,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我考虑让他到市政府研究室担任主任,发挥他政策研究方面的特长。这个岗位非常重要,需要为市里的重大决策提供高质量的参谋服务。”
会场出现了极其短暂的寂静。刘明是发改委分管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审批的副主任,虽然只是副职,但位置关键,一直以来工作勤恳,是我推动产业项目时倚重的中层骨干之一。而市政府研究室主任,听起来是平调,实则是彻底离开了经济工作的核心圈,成了一个纯粹的“笔杆子”。
理由冠冕堂皇——“发挥特长”、“重要岗位”,让人挑不出任何程序上的毛病。
组织部长看了一眼韩志军,又迅速低下头,应和道:“韩书记考虑得很周到,刘明同志确实政策理论水平很高。”
韩志军点点头,继续念道:“接替刘明同志的,我建议由省委政研室的张泽同志来担任。泽同志是经济学博士,年轻有为,宏观视野好,正好可以加强我们发改委在战略规划方面的力量。”
张泽?这个名字我很陌生。周海之前提供的资料里,这是一个与省里某位领导秘书圈子走得很近的年轻干部,而那位领导,据说与陈志宏派系关系密切。
“其他几个岗位,”韩志军轻描淡写地又念了几个名字,涉及财政局的预算评审中心主任、自然资源局的国土空间规划处处长等,都是副职,但无一例外,要么是将原先配合工作的干部调离关键岗位,要么是安插进来背景不明的新人。“这些都是专业性很强的岗位,需要补充新鲜血液,优化年龄和知识结构。”
他放下名单,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我身上,笑容依旧温和:“林别同志,你是市长,主管经济工作,这几个岗位的调整,尤其是发改委和财政局的,想重点听听你的意见。”
所有的目光瞬间聚焦到我身上。我如果表示反对,就是不顾“班子结构优化”和“事业发展需要”的大局,甚至可能被扣上排斥年轻干部、搞小圈子的帽子。我如果同意,就等于亲手将自己的左膀右臂调离,并将关键岗位拱手让人。
这是一道精心设计的选择题,无论选哪个,都是输。
我深吸一口气,迎上韩志军的目光,语气平稳地开口:“韩书记和组织部的考虑很周全,我原则上同意。优化班子结构,引进专业人才,确实很有必要。”
我看到韩志军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似乎没料到我会如此“配合”。
我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不过,刘明同志在发改委工作多年,对天州的产业情况和项目流程非常熟悉,他负责跟进的几个省重点项目,目前都处在关键阶段。我建议,能否让他完成这几个项目的交接过渡后再到新岗位报到?这样可以确保工作的连续性,避免出现断层。毕竟,项目落地,耽误不得。”
我没有反对调整,而是从“工作连续性”这个无可指摘的角度,提出了一个技术性的延迟。这既守住了底线,没有当场撕破脸,也为后续可能的运作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韩志军沉吟了一下,显然在权衡。他大概觉得这无伤大雅,毕竟刘明的调离已成定局,便点了点头:“林别同志考虑得很细致,那就按你说的办,做好交接过渡。其他几位同志的任命,也请组织部抓紧走程序,尽快到位。”
“散会。”
走出会议室,周海快步跟上我,低声道:“他动手了,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快,还要准。”
“这只是开始。”我声音低沉,“他这是在试探我们的反应,也是在一步步剪除我们的羽翼。刘明这一动,下面那些观望的人,心里就该有杆秤了。”
“我们就这样让他得逞?”周海语气带着不甘。
“硬扛是下策。”我摇摇头,“他现在占着大义名分,程序上也无懈可击。我们要做的,不是阻止他换人,而是要确保换上来的人,至少能把工作干好,不能把天州的发展搞乱。另外,我们自己的人,要保护好,更要鼓励他们在现有岗位上做出成绩,这才是立身之本。”
回到办公室,我看着墙上悬挂的天州市地图,那些被韩志军调整的岗位,仿佛在地图上变成了一个个若隐若现的缺口。权力的游戏,从来不只是台面上的风光,更是这些细微处的人事布局。韩志军深谙此道,他的每一次落子,都精准而克制,如同一位高明的棋手。
我拿起电话,拨通了刘明的号码。电话那头的他,声音有些低沉和失落。
“市长……”
“刘明,调令的事情知道了?”我直接问道。
“刚知道。”他叹了口气,“市长,我……”
“不用多说。”我打断他,“你的能力和贡献,组织上看得到。研究室的岗位很重要,需要你这样熟悉情况的同志去把好政策关。在那之前,手头上的项目,必须站好最后一班岗,不能出任何岔子,明白吗?”
我的语气严肃,带着不容置疑的嘱托。刘明似乎明白了我的用意,声音重新变得坚定起来:“是,市长!您放心,我一定把工作交接得清清楚楚,绝不会耽误项目进度!”
放下电话,我揉了揉眉心。安抚了刘明,但更大的隐忧还在后面。那个即将空降来的张泽,会是一个怎样的角色?他会遵循专业和规则,还是会彻底沦为韩志军掌控经济领域的工具?
人事的涟漪已经荡开,接下来,恐怕就是资金的风浪了。我必须未雨绸缪。
喜欢官弈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官弈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