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母村的秋天总带着沉甸甸的喜悦。灵田的稻穗压弯了秸秆,饱满的麦粒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百草园的药材也到了采收时节,清神花的紫瓣、凝冰草的玉叶、灵参的琥珀根,在晾晒架上排成五彩的阵列,风一吹,满村都是药香与麦香交织的气息。
林安站在打谷场的高台上,看着村民们用改良的脱粒机处理新收的灵麦。机器的木齿裹着聚灵珠粉末,转动时带起淡淡的白光,麦粒被分离得干干净净,落入下方的竹筐里,发出“簌簌”的轻响,像在唱一首丰收的歌。
“林先生,今年的灵麦比去年还多三成!”铁山举着个装满麦粒的斗,大步走过来,斗沿的麦粒滚落,在阳光下闪着光,“总宗的粮官来看过了,说这品质能比得上上界的贡粮!”
林安笑着接过斗,抓起一把麦粒,指尖的聚灵珠母灵气轻轻拂过,麦粒立刻散发出温润的光泽:“不是麦粒好,是土地养得好。”他看向场边正在帮着装袋的孩子们,“还有这些小家伙,天天来给灵田除草、浇水,比谁都上心。”
小远正背着半袋麦粒往仓库跑,小脸涨得通红,却不肯放下休息。他如今已是珠母村的“小农技员”,不仅管着试验田,还教会了邻村的农户用聚灵阵催熟作物。看到林安,他停下脚步,响亮地汇报:“先生,仓库已经装满三分之一了,石磊先生说剩下的可以做成灵麦粉,送到总宗的点心坊去!”
“做得好。”林安揉了揉他的头发,“等忙完这阵,教你用聚灵珠母的灵气储存粮食,能放三年不坏。”
小远眼睛一亮,用力点头,转身又背着麦粒跑向仓库,背影在谷堆间穿梭,像只忙碌的小松鼠。
阿依娜在百草园里指导孩子们采收药材。小穗正踮着脚,小心翼翼地剪下清神花的花茎,动作轻柔得像怕惊扰了花朵的梦。她的竹篮里已经装了半篮花,紫莹莹的,散发着安神的香气。
“采的时候要留三分茎,明年才会再开花。”阿依娜握着她的手,示范着如何下剪,“草药跟人一样,得留有余地,才能生生不息。”
净灵宗的那个男孩蹲在灵参田边,手里拿着把小巧的银锄,正按照墨渊教的方法,沿着参须的方向慢慢刨土,生怕碰断一丝根须。当整株带着琥珀光泽的灵参被完整挖出时,他兴奋地举起来,对着阳光细看,参体上的纹路清晰可见,像刻着岁月的密码。
“阿先生,您看这参!墨渊师父说,至少长了五十年呢!”
阿依娜走过去,用玄水珠的蓝光扫过灵参,珠体立刻泛起温润的光:“确实是好参。留着做药引,能救不少人。”她笑着将灵参放进特制的玉盒里,“小心收好,等墨渊先生来了,让他教你怎么炮制。”
夕阳西下时,打谷场和百草园都渐渐安静下来。村民们扛着最后一袋粮食走向仓库,孩子们提着装满药材的竹篮,跟在大人身后,脚步轻快。林安和阿依娜坐在打谷场的草垛上,看着天边的晚霞将天空染成金红色,远处的聚灵潭泛着粼粼波光,像铺满了碎金。
“总宗来消息了,说要在离尘界推广我们的耕作术和药材培育法。”阿依娜靠在林安肩头,声音轻轻的,“还说要让小远他们去总宗的学堂深造,将来做灵脉守护使。”
林安望着孩子们远去的背影,他们的笑声还在谷场回荡,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他们该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但我相信,不管走多远,他们都会记得珠母村,记得这片土地教给他们的事。”
他从怀里掏出块木雕,是用青云木的边角料刻的,上面是聚灵潭的缩影,潭边刻着几个歪扭的小字——“守土者”。“这是小穗昨天送我的,说等她长大了,要像我们一样守护灵脉。”
阿依娜接过木雕,指尖拂过那些稚嫩的刻痕,眼眶微微发热:“我们做到了,对吗?曾祖父和墨渊先生他们期盼的,就是这样的日子吧。”
林安握紧她的手,掌心的温度与玄水珠的暖意交融在一起:“嗯,做到了。而且,这只是开始。”
夜色渐浓,打谷场亮起了灯笼,光晕在谷堆间流动,像撒下一地星光。远处的学堂里,传来玄水道人带着孩子们晚读的声音,一字一句,清晰而坚定:“灵脉为根,人心为叶,根叶相依,方得长久……”
属于他们的故事,在这秋实满仓的喜悦中,迎来了最踏实的篇章。没有惊心动魄的传奇,只有一代代人接力守护的平凡与伟大,像灵田的稻麦,一季又一季,将种子播撒在土地里,也播撒在人心上,让守护的薪火,永远传递下去,照亮离尘界的每一个春夏秋冬。
喜欢逍遥兵王的战斗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逍遥兵王的战斗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