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的全家福》
“同学们注意了,下周一之前,每人交一张电子版全家福。”班主任李老师扶了扶眼镜,“这是‘我爱我家’主题活动的重要环节,照片会贴在班级文化墙上展示一个月。”
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
“我要选去年在迪士尼拍的那张!”扎着羊角辫的陈晓雨转过头来,“小来,你呢?”
小来正低头用铅笔在课本空白处画小人,听到这话笔尖一顿,在纸上戳出个小洞。她张了张嘴,最终只是摇了摇头。
“怎么了?你们家不会连张全家福都没有吧?”晓雨睁大眼睛。
小来感觉脸颊发烫,把脑袋埋得更低了。
放学铃声一响,小来第一个冲出教室。初秋的风裹挟着桂花的香气,她却无心驻足。穿过两条街,拐进一条窄窄的巷子,推开一扇漆成墨绿色的铁门。
“妈!我回来了!”
厨房里传来炒菜声。母亲探出头,额上沁着细密的汗珠:“今天怎么这么早?”
小来把书包往沙发上一扔,迫不及待地说:“我们班要交全家福,下周一就要。”
母亲手里的锅铲停顿了一下,随即又快速翻炒起来:“等你爸周末回来再说。”
“可今天是周三了!”小来跟进厨房,靠在门框上,“老师说要用电子版,还得洗出来贴在墙上展示呢。”
“知道了。”母亲把菜盛进盘子,“先去写作业。”
小来闷闷不乐地回到书桌前,摊开作业本,却一个字也写不下去。她盯着墙壁上那个孤零零的相框——里面只有她和母亲的合影,那是她七岁生日时在照相馆拍的。父亲的部分,永远空缺着。
晚饭时,小来又提起这件事。
“爸什么时候能回来拍张照啊?”
母亲夹了一筷子青菜放到她碗里:“你爸在工地赶工期,这周末又回不来了。”
“可他上次答应我这周一定回来的!”小来放下筷子,声音带着哭腔,“每次都是这样,我的家长会他没来过,运动会也没来过,现在连张照片都拍不了!”
“小来,”母亲叹了口气,“爸爸是为了这个家。”
“别的同学爸爸也在工作,为什么他们就能陪孩子?”小来推开椅子站起来,“我连一张全家福都拿不出来,同学们会笑话我的!”
她跑回房间,砰地关上门。
深夜,小来被轻微的响动惊醒。她轻轻拉开一道门缝,看见母亲坐在客厅沙发上,面前摊着一本厚厚的相册。那是母亲珍藏的老相册,小来很少被允许翻看。
“妈,你还没睡?”
母亲吓了一跳,慌忙合上相册:“这就睡。”
小来走过去,坐在母亲身边:“我能看看吗?”
母亲犹豫了一下,重新打开相册。第一页是一张泛黄的照片,上面的年轻人穿着白衬衫,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这是你爸爸。”母亲轻声说,“我们结婚前在县城照相馆拍的。”
小来仔细端详着照片上的父亲——年轻,英俊,眼神里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这与她现在记忆中的父亲判若两人:那个总是满身灰尘、眼角布满皱纹、回家倒头就睡的中年男人。
“爸爸以前是这样的啊......”
“是啊。”母亲抚摸着照片,“那时他在纺织厂当技术员,每天准时下班,周末还带我去河边散步。”
往后翻,是父母结婚时的照片。父亲穿着西装,打着红色的领带,笑得见牙不见眼。母亲穿着洁白的婚纱,头纱一直拖到地上。
“这套婚纱真好看。”
“租的。”母亲笑了,“那时候没钱买,租一天要五十块钱,你爸心疼了好几天。”
再往后,是小来出生百天的照片。父亲小心翼翼地抱着襁褓中的她,像是捧着全世界最珍贵的宝物。那是小来见过的唯一一张她和父亲的合影。
“为什么后来都不拍照了?”小来问。
母亲沉默了一会儿:“后来工厂倒闭,你爸去了建筑工地。工作越来越忙,回家的时候都是灰头土脸的,他说不想这样被拍下来。”
相册在后半部分几乎全是空白。
小来靠在母亲肩上:“妈,我只是想要一张正常的全家福,就像其他同学一样。”
母亲搂紧她:“我明白。”
第二天上学,小来一直心神不宁。课间,同学们聚在一起讨论全家福。
“我妈妈特意带我们去影楼拍了新的。”晓雨拿出手机展示,“看,我穿这条裙子好看吗?”
照片上,晓雨和父母穿着亲子装,背景是精美的欧式布景,每个人都笑得灿烂。
“真好看。”小来由衷地说。
“你的呢?什么时候给我们看看?”晓雨问。
小来支支吾吾:“我......我爸爸出差了,还没拍。”
“啊?那来得及吗?”
“应该......来得及吧。”小来说完,借口去厕所匆匆离开了。
周五晚上,小来决定主动给父亲打电话。这是母亲教她的方法——在父亲可能休息的时间打过去。
电话响了很久才接通。
“喂?”背景音嘈杂,有机械的轰鸣声和男人的吆喝声。
“爸,是我。”
“小来啊,”父亲的声音带着疲惫,“什么事?”
“下周一要交全家福,你能回来一趟吗?就拍张照,很快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这周工期紧,回不去。让你妈带你拍一张不行吗?”
“可这是全家福!要三个人的!”小来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小来,爸爸在工作。”
“工作工作!你心里只有工作!”小来冲着电话大喊,“你从来不在乎我需要什么!”
她挂断电话,把手机扔在沙发上,眼泪不争气地流下来。
母亲从厨房出来,默默地递给她一张纸巾。
“妈,我不想上学了。”小来抽泣着,“我拿不出照片,太丢人了。”
母亲坐在她身边,轻轻拍着她的背:“总会有办法的。”
周六一早,小来被母亲叫醒。
“快起床,我们去个地方。”
“去哪?”
“找你爸爸拍照。”
小来一下子坐起来:“真的?”
“快点洗漱,要坐早班车。”
母女俩坐了整整两小时的公交车,又走了二十分钟的土路,终于来到父亲工作的工地。眼前是一片巨大的建筑工地,塔吊高耸,机器轰鸣,工人们像蚂蚁一样在钢筋水泥中穿梭。
“你爸就在那栋楼上。”母亲指着不远处一栋盖了一半的楼房。
工地门口,保安拦住了她们。
“找谁?”
“陈建军,在七号楼做钢筋工。”母亲说。
保安打量了她们一眼:“等着,我打电话。”
过了一会儿,一个满身灰尘的身影从楼里跑出来。父亲戴着安全帽,工作服上沾满了泥点,看见她们时一脸惊讶。
“你们怎么来了?”
“来拍全家福。”母亲从包里掏出相机。
父亲皱起眉头:“胡闹!我这样怎么拍照?”
“就这样拍。”母亲坚定地说,“这就是我们家的样子。”
父亲看了看小来期待的眼神,叹了口气:“等我一下。”
他跑回工棚,换了一件相对干净的外套,又用水抹了把脸。但指甲缝里的黑色污渍和衣服上的灰尘依然清晰可见。
“就在这儿拍吧。”母亲选了个背景相对整洁的地方。
父亲站在中间,小来和母亲分站两侧。母亲举起相机,正要按下快门,一个工头模样的人大声喊道:“老陈!赶紧的!混凝土车到了!”
“来了!”父亲应了一声,抱歉地看着她们,“我得去干活了。”
“就一分钟!”小来拉住父亲的衣角。
父亲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挣脱了小来的手:“对不起,真的赶时间。”
看着父亲匆匆离去的背影,小来的眼泪又在眼眶里打转。
“别哭。”母亲擦掉她的眼泪,“我们想别的办法。”
回家的公交车上,小来一直沉默地看着窗外。母亲轻轻握住她的手:“小来,你知道吗?虽然爸爸不能经常陪我们,但他每天都在想着我们。”
“才怪。”
“真的。”母亲从包里掏出钱包,抽出一张小小的照片——那是小来幼儿园毕业时拍的证件照,已经被摸得有些发白,“这是你爸爸随身带的。他说干活累的时候,看看你的照片就有劲了。”
小来接过照片,鼻子一酸。
周日晚上,小来一个人坐在书桌前发呆。作业本旁边放着一张白纸,她拿起铅笔,无意识地在纸上画着。
先画一个扎马尾的小女孩,那是她自己。再画一个系着围裙的女人,那是妈妈。最后,她仔细地画了一个戴安全帽的男人,手里还拿着工具。
她在画的上方写下三个字:全家福。
“小来,该睡觉了。”母亲推门进来,看见桌上的画,愣住了。
“妈,我决定了。”小来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我就交这张画当全家福。”
母亲拿起画,仔细端详着:“可是别的同学都是照片......”
“那又怎么样?”小来站起来,“这就是我们家的样子。爸爸在工地工作,这是事实,没什么好隐瞒的。”
母亲看着女儿,眼眶微微发红:“你想好了?”
“想好了。”小来用力点头,“如果老师问起来,我就实话实说。我爸爸是建筑工人,他很忙,但他很爱我。”
周一早上,小来把画仔细地夹在作业本里,昂首挺胸地走进教室。
“小来,你的全家福呢?”晓雨凑过来问,“带来了吗?”
小来深吸一口气,从本子里取出那幅画:“在这儿。”
周围的同学都围了过来。
“这是你画的?”
“为什么是画啊?”
“你爸爸怎么戴着安全帽?”
七嘴八舌的问题接踵而至。小来握紧拳头,声音却异常平静:“我爸爸是建筑工人,周末要赶工期,没时间拍照。所以我就画了一张。”
同学们安静下来,仔细看着那幅画。
“画得真好。”一个同学小声说。
“你爸爸是盖房子的啊?真酷!”另一个男孩说。
晓雨指着画上的安全帽:“这个能借我看看吗?我想学着画一画。”
小来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松弛下来。原来,坦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上课铃响了,李老师走进教室。
“同学们,全家福都带来了吗?现在一个个上来交。”
同学们轮流上前,把手机里的照片给老师看。轮到小来时,她拿着那张画走上讲台。
“老师,这是我的全家福。”
李老师接过画,仔细看了很久。
“这是你画的?”
“是的。”小来低下头,准备接受批评。
没想到李老师却笑了:“很有创意,也很真实。能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画这幅画的思路吗?”
小来站在讲台上,面对全班同学,开始讲述她的故事:
“我爸爸是建筑工人,平时很忙,很少回家。一开始,我很生气,为什么他不能像别的爸爸一样陪我。但是妈妈告诉我,爸爸是为了我们一家人在努力工作。”
她顿了顿,继续道:
“这张画里,我爸爸戴着安全帽,拿着工具,因为这就是他平时的样子。虽然我们不能经常在一起,但我知道他爱我。每次他回家,不管多累,都会检查我的作业;我生病的时候,他会连夜从工地赶回来......”
小来的声音有些哽咽:
“所以我觉得,全家福不一定要在影楼里拍,不一定要穿着漂亮的衣服。真正的全家福,应该是记录一个家庭真实的样子。”
教室里安静极了。突然,晓雨带头鼓起掌来,接着,掌声响成一片。
李老师把画小心地收好:“这是我今天收到的最特别的全家福。”
放学后,小来飞奔回家。一进门就大声喊道:“妈!我的全家福被老师表扬了!”
母亲从厨房出来,围裙上还沾着面粉:“真的?”
“真的!同学们都说我画得好,还说爸爸的工作很酷!”小来兴奋地手舞足蹈,“老师要把我的画贴在教室最显眼的位置!”
母亲一把抱住小来,眼睛湿润了:“太好了......”
那天晚上,小来家的电话响了。是父亲打来的。
“小来,”父亲的声音有些沙哑,“你们工头给我打电话了。”
小来的心一沉:“啊?”
“他说今天在工地上,他女儿交了一幅画当全家福,把他画得特别帅。”父亲的声音带着笑意,“还说你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以爸爸为荣。”
小来的脸红了:“我......我是这么说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小来,对不起。爸爸以后一定多陪陪你。”
“没关系,爸爸。”小来真诚地说,“我知道你辛苦。”
挂了电话,小来回到书桌前,重新铺开一张白纸。这次,她画得更加仔细——画上的父亲依然戴着安全帽,但这次他笑着,一手搂着母亲,一手抱着小来。背景不是华丽的布景,而是他们简朴却温馨的家。
她在画的右下角工工整整地写道:
“这就是我的全家福。也许不完美,但充满了爱。”
窗外,万家灯火次第亮起。小来知道,在那些亮着的窗户后面,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张全家福都有独特的含义。而她的全家福,虽然看不见父亲的真人影像,却装着一份比任何照片都更加真实、更加深沉的爱。
她小心地把新画的全家福贴在床头,与那张唯一的婴儿时期的合影并排。现在,墙壁不再显得空荡了。因为她明白,真正的全家福从来不只是相纸上的影像,而是刻在心里的、无论如何都不会消失的羁绊。
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温柔地笼罩着画上一家三口的笑脸。在这个平凡的夜晚,小来终于懂得了什么是家——那就是无论相隔多远,心都紧紧相连的地方。
《饭店真实见闻录》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饭店真实见闻录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饭店真实见闻录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