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桌上的阳光
周六的早晨,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客厅地板上洒下一道道温暖的光斑。李来站在客厅中央,手里拿着螺丝刀,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他面前是一个浅蓝色的小书桌,桌腿和桌面还分开放置着,旁边散落着各种安装工具和螺丝。
“爸爸,这是什么呀?”五岁的小来光着脚丫跑过来,好奇地摸着光滑的桌面。
“这是给你的惊喜。”李来擦了擦汗,笑着看向女儿,“专门给你买的小书桌,以后你就有自己的地方写字画画了。”
小来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真的吗?是我一个人的桌子?”
“当然是你一个人的。”李来指了指桌面一角刻着的小海豚图案,“看,这里还有你的专属标志呢。”
小来兴奋地围着未组装的桌子转圈,小辫子在空中飞舞:“太棒了!我再也不用在餐桌上写字了!每次都会把本子弄上油渍!”
陈玲从厨房探出头来,手里还拿着锅铲:“我就说你买这个桌子是对的。小来长大了,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学习空间。”
李来点点头,继续埋头研究安装说明书。作为一个设计师,他特意挑选了这款符合人体工学的儿童书桌,桌面可以调节倾斜度,椅子也可以根据身高调整高度。虽然价格不菲,但只要对女儿的学习有帮助,他觉得很值得。
“这个螺丝应该装在哪儿呢...”李来皱着眉头,手里的螺丝刀怎么也对不准孔位。
“爸爸,我来帮你!”小来自告奋勇地拿起一个小螺丝。
“小心点,别划着手。”李来接过女儿递来的螺丝,心里暖暖的。
父女俩一个递工具,一个拧螺丝,配合默契。阳光从窗外洒进来,给这个温馨的场景镀上了一层金色。
“爸爸,为什么我们要把这个桌子装在这里呀?”小来一边递给爸爸一个垫片,一边问。
“因为这里光线最好啊。”李来指了指窗户,“写字的时候,光线要从左边过来,这样就不会在纸上投下阴影了。”
“那为什么不能从右边来光呢?”
“因为如果你用右手写字,右边的光会被你的手挡住啊。”
“那如果我用左手写字呢?”
“那我们就把桌子转个方向。”李来耐心地解释。
一个小时后,书桌终于组装完毕。浅蓝色的桌面光滑如镜,桌腿是白色的,稳稳地立在地板上。配套的小椅子也是同样的配色,椅背上雕刻着和小桌面上一样的小海豚图案。
“哇!”小来惊喜地抚摸着桌面,“它真漂亮!”
“试试看合不合适。”李来把女儿抱到椅子上。
小来端正地坐好,把手放在桌面上,小脚刚好能平放在地板上,手肘也能自然地放在桌面上。
“刚刚好!”她开心地说。
这时,李来像变魔术一样从身后拿出一个精美的盒子:“还有这个。”
小来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本厚厚的硬皮笔记本。封面上印着星空图案,右下角用烫金工艺印着小来的名字。
“这是你的专属写字本。”李来说,“从今天开始,我们每天都要在这个本子上练习写字,好不好?”
小来重重地点头,小手珍惜地抚摸着笔记本的封面:“它太漂亮了,我都舍不得用了。”
“本子就是用来写字的呀。”李来笑了,“不过要用得值得,每一页都要认真写。”
中午饭后,李来宣布开始第一次正式的写字课。他把小书桌搬到阳光最好的位置,调整好桌面的倾斜度,然后把新本子和一支粗短的铅笔放在桌面上。
“好了,小书法家,请就位。”
小来郑重其事地坐到书桌前,挺直腰板,摆出写字的姿势。
李来在旁边坐下:“今天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昨天学的几个字。还记得‘大’字怎么写吗?”
小来点点头,拿起铅笔,在本子的第一页认真地写下一个“大”字。由于用力不均,字的笔画歪歪扭扭,一横一撇都像是喝醉了酒。
李来皱了皱眉,但还是鼓励道:“不错,结构是对的。但是你看,这一横要写平,不能往上翘。”他握住女儿的小手,带着她重新写了一遍,“感受到力度了吗?要这样稳稳地划过去。”
小来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自己又试了一次。这次稍微好了一点,但笔画依然不够直。
“爸爸,为什么字要写得那么直呢?”小来放下铅笔,揉着发酸的手腕,“弯一点不是更漂亮吗?”
“汉字有汉字的规矩啊。”李来耐心解释,“就像我们做人一样,要端端正正的。”
“可是我们美术老师说过,弯曲的线条也很美啊。”
李来一时语塞,没想到女儿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陈玲刚好走过来,听到了父女俩的对话,笑着说:“小来说得也有道理。但是写字和画画不一样,写字是为了让别人能看清楚。如果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想法乱写,那别人就认不出来了呀。”
小来思考了一下,点点头:“就像如果每个人都乱穿马路,交通就会瘫痪,对吗?”
“对!就是这个道理!”李来惊喜于女儿的领悟力。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小来练习写了“大”、“小”、“人”三个字。起初她还很认真,但很快就失去了耐心。
“爸爸,我的手好酸。”她抱怨道。
“再写五个就休息,好不好?”
“三个!”
“四个,不能再少了。”
讨价还价后,小来不情愿地又写了四个字,然后立刻扔下铅笔:“时间到!我要去玩积木了!”
李来看着本子上前半部分工整、后半部分潦草的字迹,无奈地摇了摇头。
第二天是周日,李来决定改变策略。他并没有直接让女儿开始写字,而是先给她讲了一个关于汉字起源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还没有文字的时候,人们是怎么记事的呢?”李来神秘地问。
小来好奇地睁大眼睛:“怎么记的?”
“最开始是结绳记事,就是在绳子上打结。后来,有个叫仓颉的人,他观察鸟兽的足迹,日月星辰的形状,创造了最早的文字。”
“真的吗?文字是看鸟兽的脚印想出来的?”
“对啊。你看这个‘日’字,”李来在纸上画了一个圆,中间点了一个点,“最早就是画一个大阳的形状。这个‘月’字呢,是画一个月亮的形状。”
小来听得入神:“那我的名字里的‘来’字是怎么来的呢?”
李来在纸上慢慢写出“来”字的甲骨文:“你看,最早的这个字像不像一株麦子?后来就慢慢演变成了现在的‘来’字。”
“哇!我的名字是麦子的意思!”小来兴奋地说,“那我是不是像麦子一样会成长?”
“当然了,你会像小麦苗一样,茁壮成长。”李来摸摸女儿的头,“现在,你想不想学着写这个像麦子一样的‘来’字呢?”
这次,小来主动拿起了铅笔。
然而学习过程依然不顺利。小来的小手肌肉还不够发达,控笔能力有限,写出来的字总是大小不一,东倒西歪。
“不对!又写错了!”当小来第五次把“来”字的笔画顺序写错时,李来忍不住提高了声音。
小来吓了一跳,铅笔在纸上划出一道长长的痕迹。她瘪瘪嘴,眼圈立刻红了。
“爸爸好凶...我不写了...”她扔下铅笔,眼泪大颗大颗地掉下来。
李来这才意识到自己太着急了。他看着女儿委屈的小脸,心里一阵懊悔。
“对不起,爸爸不该凶你。”他把女儿搂进怀里,“我们不写了,休息一下好不好?”
小来抽泣着点头:“写字太难了...我永远都学不会...”
“怎么会呢?每个人刚开始学写字都这样的。”李来安慰道,“爸爸小时候写字比你还难看呢。”
“真的吗?”小来抬起泪眼。
“当然是真的。你奶奶现在还保留着我一年级写的字,比你现在写的差远了。”
这个安慰似乎起了作用,小来慢慢停止了哭泣。
晚上,李来和陈玲在卧室里讨论小来的学习问题。
“你是不是太着急了?”陈玲一边叠衣服一边说,“她才五岁,手部肌肉还没发育好,写字吃力是正常的。”
“我知道,”李来叹了口气,“可是我看她总是三心二意,没写几个字就想玩,这样怎么能进步呢?”
“但你也看到效果了,今天你跟她讲了汉字的故事,她不是主动要学写字了吗?”
李来思考着妻子的话,若有所悟:“也许问题不在她,而在我。我太注重结果,却忘了学习本身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
第二天,李来彻底改变了教学方法。他不再要求小来反复练习同一个字,而是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写字游戏。
“今天我们来玩‘找朋友’游戏。”他把写着偏旁部首的卡片摆在桌面上,“你看,这个是‘扌’,它很想找朋友。你觉得它能和谁做朋友呢?”
小来兴致勃勃地翻看其他卡片:“它可以和这个‘白’做朋友!变成‘拍’!”
“真棒!那我们来写写这个‘拍’字好不好?”
在游戏的氛围中,小来不知不觉地练习了很多字,而且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李来还发明了“沙子写字法”——在一个浅盘里铺上薄薄一层沙子,让小来用手指在上面写字。
“这样写错了也不怕,一抹就没了。”他对小来说。
小来非常喜欢这个方法,因为在沙子上写字不需要用力,而且写错了可以立刻重来,没有任何压力。
“爸爸,你看我写的‘山’字!”她在沙子上划出三道波浪线。
“很有意境啊,像真的山一样。”李来由衷地赞美。
一个月后的周末,小来主动邀请李来:“爸爸,我们来写字吧!”
李来惊喜地发现,女儿已经养成了每天固定时间写字的习惯。更让他欣慰的是,小来的字确实有了进步,虽然还是稚嫩,但笔画顺序正确,结构也清晰多了。
“爸爸,今天我们写什么?”小来端正地坐在书桌前,已经准备好了纸笔。
“今天我们来写一封信怎么样?”李来提议,“写给姥姥,告诉她你最近学会了写很多字。”
小来的眼睛亮了起来:“好主意!”
她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开始在纸上写字。李来在一旁看着,不时地给予指导。
“姥姥的‘姥’字是这样写的...对,左边一个‘女’,右边一个‘老’。”
小来专注地写着,小舌头不自觉地伸出来,这是她特别专心时的习惯表情。
二十分钟后,一封信写好了。虽然字迹稚嫩,有些字还是用拼音代替的,但这是小来第一次独立完成的“作品”。
“亲爱的姥姥,”信上写着,“我学会写很多字了。我有自己的书桌,是蓝色的,上面有小海豚。爸爸说我写字有进步。我想您了。您什么时候来看我?我爱您。小来。”
李来看着这封信,眼眶有些湿润。他拿出手机,拍下这封信,发给了远在老家的母亲。
五分钟后,母亲的电话就打来了。
“来来,小来真的会写信了!”电话那头,母亲的声音激动得发抖,“这才多大啊,就能写这么多字了!你快让她接电话!”
小来接过电话,骄傲地说:“姥姥,信是我自己写的!爸爸只帮我写了‘姥’字,其他都是我自己写的!”
听着女儿和母亲兴奋的对话,李来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这一刻,他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那天晚上,小来睡下后,李来独自坐在客厅里,翻看着女儿这一个月的写字本。从最初歪歪扭扭的笔画,到后来逐渐成型的汉字,每一页都记录着孩子的成长,也记录着他们父女共同的努力。
陈玲走过来,在他身边坐下:“看,坚持是有回报的吧?”
李来点点头:“我终于明白了,教育不是速成的事。就像种花,每天浇点水,晒晒太阳,静待花开就好。”
“你这句话说得真好。”陈玲靠在他肩上,“小来很幸运,有你这么用心的爸爸。”
“不,”李来摇摇头,“是我很幸运,有她这么可爱的女儿。是她让我学会了耐心,学会了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
窗外,月色如水。李来决定,明天要带小来去书店,让她自己挑选一本喜欢的字帖。学习应该是快乐的探索,而不是枯燥的任务。而他,会一直陪伴在女儿身边,做她学习路上的引导者,而不是监督者。
小书桌静静地立在窗边,月光照在浅蓝色的桌面上,那只小海豚仿佛在微笑。这张桌子见证了一个孩子最初的学习时光,也见证了一位父亲的成长。在这里,不仅有写字的练习,更有爱的陪伴和智慧的传承。
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喜欢饭店真实见闻录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饭店真实见闻录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