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辚辚,北归的路途比南下时平顺了许多。林燮将行程安排得极为舒缓,每到一处驿站便早早歇下,确保萧然有充足的休息。虽路途劳顿,但在林燮的精心照料下,萧然的气色反而一日好过一日,只是内力依旧被封禁,需慢慢温养。
半月之后,京城巍峨的城墙终于映入眼帘。熟悉的肃穆与庄严气息扑面而来,与江南的温婉旖旎截然不同。
林燮并未大张旗鼓地入城,而是选择了黄昏时分,悄然回到了位于城西的指挥使府邸。府中下人早已得到消息,一切安排妥当,寂静无声。
然而,京城的平静之下,暗流已然涌动。
林燮回京的次日,便依例入宫觐见。
养心殿内,药香未散。皇帝靠在龙榻上,面色依旧带着病后的苍白,但眼神却锐利如昔。他仔细听取了林燮关于江南之行的禀报,尤其是关于废太子朱载堃未死、化身“影大人”与“圣主”掀起重重波澜的惊天内幕。
“……臣无能,虽重创其党羽,缴获大量军械,却仍让首恶朱载堃脱逃,恳请陛下治罪。”林燮单膝跪地,沉声道。
皇帝沉默良久,方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与冰冷的怒意:“好一个朱载堃……朕的好皇兄……隐忍十几年,布下如此大局,真是……煞费苦心!”
他深吸一口气,挥了挥手:“此事非同小可,你已尽力。起来吧。”
“谢陛下。”林燮起身。
“林爱卿,”皇帝目光深邃地看着他,“你此番南下,功勋卓着,但也……树敌不少。如今朝中,对你颇有微词啊。”
林燮神色不变:“臣行事但求问心无愧,为陛下分忧,为社稷除奸。些许流言,不足挂齿。”
皇帝点了点头,未再多言,赏赐了些金银绸缎,便让林燮退下了。
走出宫门,林燮的脸色沉了下来。皇帝虽然未加责怪,但那句“树敌不少”和“颇有微词”,已然是一种警告。他离京数月,朝中格局必然已生变化。
回到府中,萧然正在院中暖阁内靠着软榻看书,阳光透过窗棂,在他身上洒下斑驳的光点。见林燮回来,神色凝重,便放下书卷,轻声问道:“陛下……有何旨意?”
林燮在他身旁坐下,将宫中情形简要说了一遍,末了冷笑道:“不过是有些人见我久不在京,又立下大功,坐不住了而已。”
萧然沉吟道:“功高……震主,古来有之。如今陛下龙体……他们怕是觉得……有机可乘。”
“跳梁小丑,何足道哉。”林燮握住他的手,语气转为温和,“你只管安心养伤,外面的事,有我。”
话虽如此,但林燮心中清楚,真正的风波,恐怕才刚刚开始。朱载堃虽败逃,但其在朝中是否还有隐藏的暗桩?那些弹劾他的清流背后,又是否有更大的推手?
京城这潭水,因为他的回归,必将再起波澜。
锦衣夜行 · 第142章 旧邸新居
林燮的指挥使府邸位于城西,规制宏大,守卫森严,但也透着一种属于武臣的冷硬与肃杀。他担心萧然不习惯府中氛围,亦不愿他卷入前衙的纷扰,便下令将府邸后园一处独立的三进院落彻底收拾出来,供萧然静养。
这院落名为“静心斋”,原本是林燮偶尔休憩读书之所,环境清幽,院中引有活水,植满翠竹和药草,与回春堂的后院颇有几分神似。
林燮亲自督着下人布置,将屋内铺上厚厚的地毯,窗纱换成更柔和的青色,书架上也添置了许多医药典籍。那具救命的冰玄玉棺,被秘密安置在院落最深处一间守卫极其严密的净室内,以备不时之需。
“你看这里可还满意?若缺什么,或想如何改动,尽管告诉管家。”林燮引着萧然在院内慢慢走着,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萧然环视四周,竹影婆娑,流水潺潺,药香隐隐,确实是个静养的好地方。他点了点头:“很好,有劳了。”
他的声音依旧比往常低沉微弱,但已清晰不少。穿着一身月白色的常服,外罩着林燮那件玄色狐裘,更显得身形清瘦,面色如玉,唯有唇瓣还缺乏血色。
林燮看着他站在竹下的身影,心中一片柔软。只要他能安然待在身边,这冰冷的府邸,便也有了温度。
安顿下来后,萧然的生活变得极其规律。每日按时服药,在院中缓步行走,调理内息,翻阅医书。林燮则恢复了北镇抚司的公务,每日早出晚归,但无论多忙,晚膳必定回静心斋陪萧然一同用,夜里也大多宿在此处。
府中下人皆是林燮心腹,对这位能让自家大人如此珍视的“萧先生”自是恭敬有加,不敢有丝毫怠慢。静心斋成了指挥使府中一片超然物外的净土,隔绝了外界的风雨。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日,林燮正在北镇抚司衙署处理积压公务,沈墨面色凝重地走了进来,低声道:“大人,我们查到,近日有几名御史,与致仕在家的徐阁老……过往甚密。”
徐阶?林燮眼中寒光一闪。这位前首辅虽已致仕,但门生故旧遍布朝野,影响力不容小觑。之前弹劾他的风波中,未必没有此人的影子。
“他们谈了些什么?”林燮冷声问。
“具体内容难以探知,但之后不久,那几名御史便联名上了一道奏章,内容……似是针对大人您在江南‘擅专权柄、结交江湖’之事,言辞颇为激烈。”沈墨答道。
果然来了!林燮放下手中的朱笔,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徐阶这是不甘心失败,想借机反扑吗?还是说,他背后另有其人?
“知道了。继续盯着,看看还有哪些人跳出来。”林燮语气平静,仿佛早有预料。
“是。”沈墨迟疑了一下,又道,“大人,还有一事……鸿影楼那边传来消息,他们在南洋的人,似乎发现了那支神秘船队的一些蛛丝马迹,可能……与盘踞在吕宋一带的一股海盗有关,正在进一步核实。”
吕宋海盗?林燮眉头微蹙。朱载堃竟然与海盗勾结?这倒是出乎他的意料。若真如此,其威胁恐怕比预想的更大。
“让他们尽快查明,那伙海盗的规模、据点,以及……与朱载堃的具体关系。”
“是!”
沈墨退下后,林燮独自坐在案前,目光深沉。朝堂之上的明枪,海外势力的暗箭,皆已指向他。而他的软肋,此刻正在静心斋内,需要他倾尽全力去守护。
这场博弈,他不能输,也输不起。
锦衣夜行 · 第143章 风雨前夕
静心斋内,烛火摇曳。萧然刚喝完药,正倚在软榻上闭目养神,调理内息。林燮坐在他对面,手中拿着一份密报,眉头紧锁。
“徐阶那边,又联络了几位宗室勋贵。”林燮将密报放下,语气带着一丝嘲讽,“看来他们是铁了心,要借江南之事大做文章。”
萧然缓缓睁开眼,眸光清冽:“弹劾……需有实证。江南之事,你奉旨而行,功过……陛下自有圣断。”
“他们拿不出实证,便只能在‘结交江湖’、‘权柄过重’上做文章。”林燮冷笑道,“无非是想挑起陛下猜忌,削我权柄罢了。”
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只是我没想到,他们会如此迫不及待。我离京不过数月,他们便以为可以动摇我的根基了?”
“或许……不止于此。”萧然轻声提醒,“朱载堃……虽败逃,其党羽……未必尽除。”
林燮身形一顿,猛地转身:“你是说,朝中这些动静,可能有朱载堃残余势力在背后推波助澜?”
“未尝……没有可能。”萧然道,“搅乱朝局,分散你的精力,于他……有利。”
林燮眼中寒光闪烁。不错!若朝中有人与朱载堃里应外合,借清流之手对付他,这盘棋就更加凶险了。
“看来,是时候清理一下门户了。”林燮声音冰冷。北镇抚司这把刀,沉寂太久,有些人怕是忘了它的锋芒。
就在这时,沈墨再次匆匆而来,这次脸上带着一丝兴奋:“大人,鸿影楼急报!确认了!那支从泉州出海的船队,最终抵达了吕宋群岛中的一座名为‘蟒岛’的岛屿!那里确实是那股名为‘黑旗帮’的海盗老巢!而且,我们的人发现,近期有身份不明、操中原口音的人登岛,与海盗头目接触频繁!”
蟒岛!黑旗帮!
目标终于锁定!
林燮精神一振,立刻走到悬挂的巨大海图前,目光落在吕宋群岛那片区域:“蟒岛……位置险要,易守难攻……好一个海外巢穴!”
他沉吟片刻,果断下令:“沈墨,立刻挑选一批精通水战、善于潜伏的精锐,由你亲自带队,伪装成商队或渔民,前往吕宋一带!务必摸清蟒岛的地形、守卫、以及朱载堃是否就在岛上!记住,只探查,勿动手,一切待我号令!”
“是!卑职明白!”沈墨肃然领命,他知道此事关系重大。
沈墨离开后,林燮回到榻边,看着萧然,眼神复杂:“清羽,海外之路凶险异常,我……”
“欲除痼疾……需用猛药。”萧然打断他,声音虽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然,“朱载堃……必须除掉。否则,永无宁日。”
他抬起手,轻轻握住林燮的手腕:“你……放手去做。京中……有我。”
林燮反手握住他微凉的手指,感受着那份坚定的支持,心中激荡。他知道,萧然虽不能动用内力,但他的智慧和冷静,便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好。”林燮重重点头,眼中重新燃起锐利的光芒,“待沈墨传回确切消息,我便亲自向陛下请旨,水陆并进,犁庭扫穴,彻底铲除这个祸根!”
京中的暗流,海外的威胁,在这一刻仿佛都化作了无形的压力,逼迫着他必须更快、更狠地出击。
风雨欲来,而这一次,他将主动掀起惊涛骇浪。
锦衣夜行 · 第144章 御前陈情
数日后,林燮再次求见皇帝。这一次,他带来的不再是江南案的后续,而是关于废太子朱载堃可能潜逃海外、勾结海盗的最新情报,以及……一份恳请出海剿匪的奏章。
养心殿内,气氛凝重。皇帝看着林燮呈上的、由鸿影楼和北镇抚司多方印证的情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吕宋……蟒岛……黑旗帮……”皇帝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椅扶手,每一个字都仿佛从牙缝里挤出来,“朕的这位‘好皇兄’,真是无所不用其极!竟堕落至与海盗为伍!”
“陛下,”林燮沉声道,“朱载堃狼子野心,在中原阴谋败露,便欲借海外之力,卷土重来。黑旗帮盘踞吕宋多年,劫掠商船,为祸一方,若与朱载堃合流,得其财力与谋略支持,恐成我朝海疆大患!臣恳请陛下下旨,允臣调集水师精锐,联合沿海卫所,远征吕宋,犁庭扫穴,以绝后患!”
皇帝沉默着,目光锐利地审视着林燮。殿内只有烛火燃烧的轻微噼啪声。
良久,皇帝才缓缓开口:“林爱卿,你可知,跨海远征,耗费巨大,胜负难料?且朝中近日,对你颇多非议,此时你若再离京领兵……”
后面的话皇帝没有说,但意思已然明了。此时离京,恐授人以柄,归来之时,朝局或许已非今日光景。
林燮抬起头,目光坦然,声音铿锵:“陛下,臣之一身荣辱,与国家海疆安危相比,微不足道!朱载堃不除,终是心腹大患。且此次远征,若成功剿灭海盗与逆匪,扬我国威于海外,亦是堵住悠悠众口之最佳方式!臣愿立军令状,不灭此獠,誓不还朝!”
他这番话说得掷地有声,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与自信。
皇帝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他欣赏林燮的忠勇与能力,但也忌惮其日渐增长的权势与威望。如今林燮主动请缨,远征海外,胜,则可解除一大威胁,败,或可借此……
帝王心术,瞬间百转。
最终,皇帝点了点头,沉声道:“准奏!朕即日便下旨,命你总督东南沿海诸军事务,节制福建、广东水师,筹备远征吕宋之事!一应粮草军械,由户部、工部协同调拨!务必要给朕,将那伙逆匪海盗,彻底剿灭!”
“臣,领旨!谢陛下!”林燮深深叩首。
走出养心殿,林燮长长舒了一口气。虽然知道前路艰险,但至少,他拿到了名正言顺出兵的大义和权力。
他抬头望向南方天际,目光仿佛穿透了宫墙,看到了那波涛汹涌的大海。
朱载堃,我们的账,该彻底清算了!
锦衣夜行 · 第145章 离别之夜
远征的旨意很快明发天下。林燮被任命为“钦差总督东南沿海诸军事务大臣”,权柄极重,但也意味着他即将再次离开京城,奔赴万里之外的海外战场。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有人暗叹林燮圣眷不衰,有人担忧远征耗费国力,更有人暗中窃喜,觉得林燮此番离京,正是他们经营布局的大好时机。
指挥使府内,却是一片平静。林燮忙着与兵部、户部官员接洽,调拨粮草,遴选将领,筹备出征事宜。而静心斋,依旧是他每日必定回归的港湾。
出征前夜,林燮推掉了所有应酬,早早回到了静心斋。
院内,月光如水,竹影摇曳。萧然披着那件玄色狐裘,站在一丛青竹下,仰望着天边那弯清冷的弦月。夜风吹动他未束的墨发和宽大的衣袍,身影显得愈发单薄清寂。
林燮放轻脚步走过去,自身后轻轻拥住他,将下巴抵在他微凉的颈侧,嗅着他身上淡淡的药香。
“夜里风大,怎么出来了?”他低声问,语气带着责备,更多的是心疼。
“无妨。”萧然微微侧头,靠在他坚实的胸膛上,感受着那份令人安心的温暖,“明日……便要走了?”
“嗯。”林燮收紧手臂,将他更深地拥入怀中,仿佛要将他揉进骨血里,“水师已在泉州集结,我需尽快赶去。”
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唯有风声细细。
“此去……凶险异常。”萧然的声音很轻,如同耳语。
“我知道。”林燮吻了吻他的发顶,“但必须去。朱载堃就像一条毒蛇,不彻底打死,迟早会反噬。只有除掉他,你我,还有这天下,才能真正安宁。”
“我明白。”萧然闭上眼,“只是……海上风浪,刀剑无眼……”
“放心,”林燮打断他,语气坚定而自信,“为了你,我也一定会活着回来。我还要带你去看杏花,去你想去的任何地方。”
萧然没有再说话,只是转过身,面对面地投入他的怀抱,紧紧回抱住他。没有更多的言语,所有的担忧、不舍、叮嘱与承诺,都融入了这个无声的拥抱里。
月光将相拥的身影拉长,交织在一起,仿佛再也无法分开。
这一夜,静心斋的烛火亮至天明。
翌日清晨,校场点兵,旌旗猎猎。林燮一身戎装,玄甲映着朝阳,凛然如天神。他在万众瞩目中接过皇帝亲赐的尚方宝剑,目光扫过台下肃立的将士,最终,遥遥望向城西指挥使府的方向。
清羽,等我凯旋。
他翻身上马,手中马鞭一挥。
“出发!”
大军开拔,蹄声如雷,带着肃杀之气,向着南方,向着那未知的海洋与战场,迤逦而去。
城楼之上,一道清瘦的身影凭栏远眺,直至那滚滚烟尘彻底消失在天际尽头,依旧久久未曾离去。
风起云涌,新的征途,已然开启。
喜欢锦衣夜行0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锦衣夜行0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