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的教诲言犹在耳,朱婉清正沉浸在对宫廷格局的消化与自身不足的反思中,另一股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力量,悄然抵达了安南城。
这日清晨,朱府门前驶来一辆看似朴素、实则用料做工极为讲究的青幔马车。
车停稳后,先下来两个衣着体面、行动利落的婆子,随后,一位身着深青色缠枝纹锦缎褙子、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约莫五十岁上下的嬷嬷,被小心翼翼地搀扶下来。
她面容肃穆,眼神锐利清明,通身的气度与寻常官宦人家的管事嬷嬷截然不同,带着一种久居高位人家蕴养出的沉稳与威仪。
门房见来人气势不凡,不敢怠慢,连忙通报进去。
不多时,朱父亲自迎出二门,待看清那嬷嬷的容貌与递上的名帖时,脸上不禁露出惊愕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恐。
名帖上赫然是“户部尚书林府”,而来人,正是外祖母身边最得力的心腹嬷嬷之一,姓林,在林府仆从中极有脸面,便是朱父见了,也需客气几分。
“林嬷嬷远道而来,快请进,快请进!”朱父连忙将人往里让,心中惊疑不定。
林家与朱府疏远多年,除了年节惯例礼单,从无这般派人亲至,更何况来的还是林老夫人身边的心腹!
林嬷嬷礼仪周全地向朱父行了礼,声音平和却自带分量:“老奴奉老夫人之命,特来探望大小姐。老夫人近来身子尚可,只是时常念及早逝的小姐,心中挂念外孙女儿,听闻大小姐近日。。。颇有进益,心中欣慰,特命老奴前来看看,带些小玩意儿给大小姐,以慰思念之情。”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情真意切,但是朱父听的明白,这绝非简单的“探望”。尤其是在选秀风声日紧、朱婉清名声渐起、甚至得了靖南王妃青睐的当口,林家的到来,意义非凡。这是在对朱府,更是对朱婉清,进行一场迟来的、也是至关重要的“考察”。
朱婉清得到消息,立刻赶到前厅。
她今日穿着一身淡雅的月白绣梅花襦裙,发饰简洁,步履从容,见到林嬷嬷,依着晚辈见长辈家得力仆妇的礼节,稳稳地行了一礼,声音清越:“婉清见过林嬷嬷。劳嬷嬷远来辛苦。”
林嬷嬷的目光,如同最精细的尺子,瞬间落在朱婉清身上,从头到脚,从发饰到衣角,从仪态到眼神,细细打量。她没有立刻说话,那沉默的审视带着无形的压力。
朱婉清维持着行礼的姿势,脊背挺直,目光沉静,任由她打量,脸上不见半分怯懦或不安。
片刻,林嬷嬷严肃的脸上才露出一丝极淡的、几乎看不出的笑意,上前虚扶了一下:“大小姐快请起,折煞老奴了。”她的手触碰到朱婉清的手臂,干燥而有力,“多年不见,大小姐出落得越发。。。标致稳重了,颇有几分。。。当年小姐的风范。”她口中的“小姐”,指的自然是朱婉清早逝的母亲。
这句话,让朱婉清心中一酸,也让朱父神色复杂。
林嬷嬷并没有在前厅多留,推说旅途劳顿,想先歇息。
朱父连忙安排最好的客院,一应供应皆按最高规格。
林嬷嬷也没有推辞,坦然受之,更显底气。
安置妥当后,林嬷嬷便提出想在朱婉清日常起居的院落“随意走走看看”。朱婉清心知这是考察的重头戏,亲自作陪。
踏入朱婉清如今居住的、打理得井井有条的院落,林嬷嬷看似随意,目光却扫过院中洒扫的仆役,个个规矩安静、窗明几净的厅堂、以及书房案头上摆放整齐的账册书卷。
“大小姐平日都看些什么书?”林嬷嬷状似无意地问。
朱婉清引她到书架前,上面除了《女诫》、《列女传》等闺阁必备,还有《史记》、《资治通鉴》节选,甚至一些地方志和游记,以及几本她用来学习管理、算术的实用书籍。
林嬷嬷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手抽出一本《资治通鉴》节选,翻看几页,见上面竟有娟秀的批注,虽见解尚显稚嫩,但角度新颖,并非人云亦云。
她又看向书案上那摞账册,朱婉清便顺势将新立的账目制度、以及对几处产业的整顿情况,择要说了几句,条理清晰,数据明确。
林嬷嬷默默听着,不时问上一两个关键问题,朱婉清皆能对答如流。
行至院中,看到几个小丫鬟正在张嬷嬷的指导下学习辨认药材,说是大小姐吩咐的,以备不时之需。林嬷嬷微微颔首。
这一路看下来,林嬷嬷虽未多加评论,但眼神中的审视渐渐被一种深沉的赞许所取代。这位外孙小姐,绝非传闻中那个懦弱无能、或是侥幸得势的浅薄女子。她沉稳、聪慧、有主见、懂经营、知进退,更难得的是,那份超越年龄的冷静与远见。
晚膳是朱婉清亲自安排的小宴,菜品精致而不奢靡,符合养生之道,席间言谈也把握得恰到好处,既不过分热络讨好,也不失礼数。
膳后,林嬷嬷将朱婉清请到客房,屏退左右,只留下了她们二人。
她从一个精致的紫檀木盒中,取出一支成色极好的老坑翡翠镯子,色泽温润,水头十足,一看便知价值不菲。
“这是老夫人当年的陪嫁之一,吩咐老奴务必亲手交给大小姐。”林嬷嬷将镯子递给朱婉清,语气郑重了许多,“老夫人说,望你……珍重自身,前程似锦。”
这已不是普通的礼物,而是代表着林家认可、乃至支持的信号。
朱婉清双手接过,触手温凉,她能感受到这镯子承载的重量。“请嬷嬷回禀外祖母,婉清定不负外祖母期望,必当谨言慎行,努力上进。”
林嬷嬷看着她,压低了些声音:“大小姐是个明白人。京城不比安南,水深浪急。老夫人让老奴带句话。林家,终究是你的外家。”
一句话,含义万千。
这意味着,如果朱婉清真有能力在京城,在宫廷立足,林家愿意成为她的后盾之一。
这并非无条件的溺爱,而是基于她展现出的价值所做的投资。
“婉清明白。多谢外祖母,多谢嬷嬷。”朱婉清深深一拜。
喜欢重生之婉清传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重生之婉清传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