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7年的9月,大夏皇宫书房
安全处主事黄三正躬身汇报,语气稍显凝重:“陛下,根据多方情报汇总,北极熊的胃口越来越大了!他们在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疯狂扩建军港,西伯利亚铁路的远东段勘探正在加速。” “更紧迫的是,他们正以‘护侨’、‘剿匪’、‘勘界’为名,不断派兵越境,深入黑龙江、吉林腹地,建立哨所,开采金矿、煤矿,甚至公然驱逐中国居民!清廷羸弱,基本属于放任状态,对北极熊步步退让!” “库页岛北部早已被其强占,如今其对南部(日称桦太,清称库页)也虎视眈眈,不断挤压当地土着和清国渔民的生存空间!”
洪天佑站在地图前,目光紧紧盯着那片广袤的黑土地和那道蜿蜒的黑龙江。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瑷珲、海兰泡、伯力(哈巴罗夫斯克)等地的名字上。作为穿越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沙俄对远东的野心以及未来会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
“朝廷无能,坐视疆土沦丧,黎民受辱!”洪天帝的声音低沉而充满怒意,“但我大夏,同为炎黄子孙,岂能眼睁睁看着祖宗之地被罗刹鬼(沙俄)如此蚕食鲸吞?岂能坐视东北同胞惨遭蹂躏?”
他转身,看向国防尚书赵铁鹰和黄三:“帝国目前虽无力与沙俄在北方正面开战,但绝不能无所作为!朕要给他们找点麻烦,要让北极熊知道,吞下东北,没那么容易消化!”
“我们可以秘密支援东北民间的抗俄武装!”洪天帝斩钉截铁地说道,“朕听说,在黑省和吉省,有不少绿林好汉及地方团练等组织在反击沙俄。这些人,就是我们在北方的先锋军啊!”
“陛下圣明!”赵铁鹰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此举甚妙!既能打击俄寇,又能让我们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回报,同时还能在北方留下火种
洪天帝走到沙盘前,开始详细部署:
1. “铁鹰,从帝国武库中,立刻调拨5000支‘大夏1876式’步枪,配发50万发子弹;再拨1000支‘大夏1876式’转轮手枪;5000枚手榴弹;以及20吨炸药。这些武器虽然是我军淘汰的,但对付沙俄哥萨克和边防军,应该足够了!”
2. “黄三,从安全处特别经费中,拨出十万英镑,作为首批援助资金。用于抗俄义军购买粮食、药品、衣物,抚恤伤亡。”
3. “铁鹰,从你的老部下中,挑选20名经验丰富、忠诚可靠、最好是东北籍或熟悉寒带作战的军官和士官。要绝对保密!给他们伪造身份,伪装成商人、猎户等等” 洪天帝目光再次转向地看着赵铁鹰,“他们的任务是:潜入东北,找到并联系上那些有骨气、有实力的抗俄义军首领!”
· “训练他们!教他们如何打游击、如何伏击、如何爆破铁路和桥梁、如何侦察敌情、如何躲避围剿!要把他们从散兵游勇,变成真正的精锐游击队!”
· “同时指导他们!帮助他们制定作战计划,选择有价值的目标(如俄军哨所、物资仓库、勘测队、落单运输队),避免硬碰硬,要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
· “最后尽可能促成各股义军之间的联络与合作,避免内耗,统一对俄!”
“而如何将这些人和物资送过去,是最大难题。”洪天佑看向黄三,“安全处必须拿出万全之策!” 黄三似乎早有所谋划:“陛下,臣有三条线路可试:
1. 海路: 利用我们与朝鲜一些沿海商人的秘密关系(朝鲜亦警惕沙俄),通过商船将物资运抵朝鲜东海岸,再通过鸭绿江或图们江秘密输入吉省东部山区。
2. 陆路: 通过蒙古草原的走私通道,但此路风险较大,距离也远。
3. 内部渗透: 利用我们往清国移民的返流通道做掩护,化整为零,分批分段渗透。此事需极其谨慎,绝不能被清廷或俄国的鹰犬发现。”
“所有行动,必须与我大夏帝国完全切割!即使事情败露,也只能是‘民间自发行为’,‘武器来自黑市’。绝不能给沙俄留下任何直接攻击帝国的口实!”洪天佑听完后说道。
……
最后,洪天佑对两位心腹重臣道出更深层的考量:“此举短期看,是为了骚扰、延缓沙俄的扩张步伐,让他们在远东付出代价,不得安宁。”
“长期看,我们要在东北埋下钉子,播撒火种。未来一旦天下有变,帝国力量北上之时,这些经我们培训和支援过的力量,就可能成为最重要的内应和先锋!”
“更重要的是,”他的声音带着一种沉重感,“东北,关系我华夏命脉,绝不容有失!帝国力量暂时不及,但华夏血脉不容割裂!凡有血性的中国人起来反抗外虏,朕,和大夏帝国,就应在背后支持他们!这是责任,亦是使命!”
“臣等明白!必不负陛下重托!”赵铁鹰和黄三肃然领命。他们深知,这项任务风险很大,但意义深远。
一场跨越重洋的援手,即将神州大地。大夏帝国的触手,终于开始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在东亚大陆的棋局上了。
喜欢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