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的烽火尚未平息,大英帝国王冠上最璀璨的宝石——印度,也开始在大夏这根“搅屎棍”的拨动下,发出抗击的声音。
洪天佑深知,印度是大英帝国全球霸权的最为重要殖民地,没有之一。
针对印度庞大而复杂的状况,他命令安全处和总参情报局摒弃单一手段,而是根据印度次大陆宗教、民族、种姓等问题,量身定制了一套“组合拳”。
……
在旁遮普地区的核心城市拉合尔,一座不起眼的锡克教庙宇内,几位留着长须、头包厚头巾的锡克长老,正秘密会见一位“来自远方的朋友”(大夏安全处特工伪装成的中亚商人—迪亚特)。
“尊敬的长老们,”迪亚特压低了声音,语气充满煽动性,“锡克帝国昔日的荣耀,难道只存在于古老的赞歌之中吗?兰吉特·辛格大王的身影,难道已被英国人彻底抹去了吗?”
一句话,勾起了锡克长老们心中的屈辱与不甘。曾经强大的锡克帝国在1849年被英国东印度公司击败并吞并了。
迪亚特继续道:“英国佬不仅夺走了你们的土地,还在不断侵蚀锡克教的传统!他们试图改变我们的教育,让我们忘记过去!现在,他们正被全世界反抗,爱尔兰和缅甸让他们深陷其中,这是神灵赐予我们的机会啊!”
他推过一个沉重的箱子,打开后,里面是黄澄澄的金子和几把崭新的李-梅特福步枪。“这是我们的一些‘虔诚信徒’捐赠的,用于振兴锡克教和保卫我们自己的家园。我们需要组建自己的护卫队,保护寺庙,保护族人,让英国人知道,旁遮普不是他们可以为所欲为的地方!”
很快,锡克教徒聚居区开始出现一些“阿克达尔护卫队”,他们以宗教自卫为名,逐渐与英国殖民当局发生摩擦,甚至爆发小规模冲突。锡克教徒的独立情绪被再次点燃,成为了埋在旁遮普的一颗定时炸弹。
……
而在英属印度的首都加尔各答,刚刚成立不久的印度国民大会党内部,正发生着激烈的争论。以温和派为主流的领袖们,依然主张通过议会请愿、合法抗议等方式,争取印度人获得更多的权利。
然而,在一次党内秘密集会上,一位名叫巴拉克里希纳·戈什的年轻律师,他的声音却在这次集会上得到了许多年轻代表的响应。
“先生们!请愿和等待换来了什么?是更多的税收,更傲慢的英国官员,以及对我们苦难的漠视!”戈什挥舞着一些文件,“看看这些从伦敦流出的秘密报告!英国人从未将我们视为平等的伙伴,他们只将印度视为奶牛,无限地榨取!”
“我们需要更强烈的声音!罢工!罢市!不合作!”戈什大声疾呼,“甚至……我们需要学习爱尔兰人,让英国人看到我们追求‘斯瓦拉吉’(自治)的决心和力量!”
会后,戈什被一位“同情印度事业的国际友人”(大夏特工)约见。“戈什先生,您的勇气令人钦佩。海外的印度侨民和国际友人,对印度的独立事业非常支持,他们委托我,向您和您的同志们提供一些……活动经费。”
而戈什的激进派别在获得了资金支持后,他们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散发煽动性传单,组织起更大规模的集会,其主张变得越来越具有反抗性。极大地牵制了英国殖民当局的精力。
……
另一边,在西北边境的开伯尔山口附近,荒凉的山地间,普什图部落的酋长们收到了一批特殊的“礼物”:500支马蒂尼-亨利步枪(英国制式步枪)和20万英镑,以及一批“军事顾问”(由大夏情报人员和中亚雇佣兵组成)。
“尊贵的酋长们,”一个军事顾问的负责人用熟练的普什图语说道,“英国人就像贪婪的鬣狗,不断侵蚀着我们的土地,侮辱我们的传统。真主是不会原谅他们的。现在,他们到处都是敌人,正是我们发动‘圣战’时候,将这些侵略者赶出家园!”
长期以来(按原历史记载),西北边境的普什图部落就是英国最难驯服的地区,冲突不断。
此刻得到了外部援助,其部落武装更是焕然一新,战斗力上升了几个等级。他们伏击英军巡逻队的频率和规模也逐步扩大,甚至开始攻击一些小型要塞。故此英国不得不从印度腹地抽调更多的“土兵”前往镇压,疲于奔命。
……
在孟买等大城市驻防的印度籍“土兵”军营中,也开始悄然流传一些小册子。册子用印地语、乌尔都语等多种语言写成,内容很直接: “1857年的英雄们为何失败?” “英国军官的薪饷是你的十倍,而你却在为压迫自己的同胞卖命!” “爱尔兰人正在为自由而战,印度人何时才能醒来?” “看看中国人建立的大夏帝国,我们也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这些宣传册子,可能动摇不了高级军官,但却能对下层士官和普通士兵,唤醒他们的民族意识和不满情绪产生影响。
猜疑和隔阂的种子只要种下,迟早都会有生根发芽的一天。
……
来自印度的坏消息,不断传回伦敦。
“旁遮普锡克教徒骚乱升级!” “国大党激进派号召全国总罢工!” “西北边境爆发大规模部落起义,一个营的兵力被包围!” “孟买驻军发现煽动性传单,士气不稳!”
这些报告,与爱尔兰每日的战报堆在一起,让格莱斯顿内阁几乎崩溃。印度,这个帝国最重要的财源和兵源基地,似乎也开始到处起火。
派遣更多的军队?本土和爱尔兰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从加拿大、澳大利亚调兵更是远水难救近火。而且,大规模镇压需要天文数字的军费,英国的财政恐怕直接崩溃。
政治安抚?温和派的国大党人因为激进派的崛起而影响力大减,且英国国内对任何“让步于殖民地”的行为都极其敏感。
格莱斯顿和他的阁僚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两难境地。他们惊恐地发现,帝国看似庞大的体系,在同时应对爱尔兰和印度两大核心地区的危机时,竟然显得如此脆弱。
女皇维多利亚王冠上那颗最耀眼的“科伊诺尔”钻石,此刻仿佛变得无比沉重。
而远在大夏帝国神都的洪天佑,正评估着全球局势,准备在适当的时机,再添几把火。让日不落帝国陷入了全球性的困境之中不能自拔。
喜欢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