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乐没有返回那个作为“影子”身份掩护的三星级酒店。他知道,从踏入贝勒里夫酒店701套房的那一刻起,那个身份很可能已经失去了意义。罗曼诺夫那句“试试正门”的调侃,更像是一种明确的宣告:我们知道你来了,也知道你是怎么来的,你那些小把戏在我们面前是透明的。
他将电动小艇弃置在远离码头的另一处僻静湖岸,像一抹真正的幽灵,融入了苏黎世老城错综复杂的狭窄街巷中。他没有使用任何电子支付,仅用提前准备的、难以追踪的现金,在一家不需要登记证件的小旅馆租了一个仅能放下一张床的房间。房间潮湿阴暗,与贝勒里夫酒店的奢华天壤之别,但此刻,这里才是他真正需要的安全屋。
关上门,隔绝了外界的一切。他第一时间检查了随身的所有设备,确认没有被植入任何追踪程序或硬件——至少以他目前的手段检测不出来。然后,他启动了最高级别的加密通讯,连接上远在国内的阿忠。
“阿忠,最高警戒状态。全面扫描我们所有的主要节点和备用通道,检查是否有异常访问或潜伏的监控代码。重点排查与‘星海资本’、‘诺德斯特罗姆’以及苏黎世本地Ip相关的任何蛛丝马迹。”
【指令确认。启动深度渗透扫描协议。预计完成时间:2小时。】阿忠的回应迅速而冷静。
李长乐摘下变声器,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与罗曼诺夫的会面时间不长,但信息量巨大,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绷状态。现在,他需要在这24小时内,完成一场极其复杂的风险评估和战略推演。
罗曼诺夫抛出的诱饵确实诱人。巨额财富、顶级资源、还有看似彻底的“自由”。但李长乐比任何人都清楚,免费的午餐往往标着最昂贵的价格。“星海资本”的“友谊”和“保护”,本质上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束缚。一旦接受,他就不再是独来独往的“幽灵”或“长乐未央”,而是被打上了“星海”烙印的工具。他们今天可以为他提供保护,明天同样可以轻易收回,甚至将他作为弃子。
更重要的是,“诺德斯特罗姆”这个任务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泥潭。牵扯到跨国资本、隐秘的非法网络,甚至可能涉及国家层面的监管机构。处理这种级别的麻烦,如同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罗曼诺夫说得轻描淡写,但其中的凶险,李长乐心知肚明。
拒绝呢?
拒绝意味着彻底站在“星海资本”的对立面。对方已经展示出了惊人的情报能力和渗透力。今天他们可以找到周胖子,明天就可能用更直接、更激烈的手段。他在明,对方在暗,这种不对等的对抗,长期来看对他极为不利。而且,对方似乎认定了他就是那个“幽灵”,即使他拒绝合作,这个把柄也始终握在对方手里,随时可能被用来威胁或构陷。
进退两难。
但李长乐的字典里,从来没有“坐以待毙”这个词。他习惯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他开始在脑中构建一个复杂的多线程决策模型:
线程一:合作的可能性。 如果选择合作,他必须设定不可逾越的红线。比如,确保行动中的绝对自主权,要求“星海资本”提供关于“诺德斯特罗姆”网络更全面的内部信息(而不仅仅是让他去盲目清理),并且要预先拿到部分“报酬”作为保证金。合作必须是有限的、任务导向的,而非人身依附。
线程二:对抗的准备。 必须假设最坏情况,即谈判破裂或合作中途出现变故。需要立即启动更激进的“金蝉脱壳”计划,不仅仅是转移资产和准备安全屋,更要开始主动制造迷雾,比如,伪造一些指向“幽灵”已在其他地区活动的痕迹,或者准备一些能够反制“星海资本”的“脏弹”信息——例如,将“星海资本”与“诺德斯特罗姆”的关联证据进行某种程度的匿名预处理,设定好定时发布的触发条件。
线程三:第三条路? 有没有可能,利用这次机会,反过来从“星海资本”身上攫取更大的利益,甚至……找到他们的弱点?罗曼诺夫看似掌控一切,但她对“诺德斯特罗姆”麻烦的迫切需求,本身就是她的弱点。也许,他可以扮演一个更复杂的角色——不是简单的雇员,而是……一个带着自己目的的“合作者”?
这个念头让李长乐的心脏猛地跳动了一下。风险极高,但回报也可能超乎想象。
就在这时,阿忠的扫描有了初步结果。
【未央先生,发现异常。我们三个备用通讯节点在过去12小时内遭到了极其隐蔽的探测攻击,手法专业,源头经过多层跳板,最终指向一个位于卢森堡的服务器集群,该集群与‘星海资本’有间接的控股关联。攻击并未成功入侵,但表明对方一直在尝试定位我们的核心基础设施。】
果然。对方从未停止过试探。
【另外,】阿忠继续汇报,【监测到周胖子先生所在的公寓楼网络,在今日凌晨有短暂的数据流量异常峰值,来源是一个伪装成网络维修信号的探测包。已启动反向追踪干扰,暂时确保了该区域网络安全。】
连周胖子那边也被盯上了。这种无处不在的监控感,让人极其不适,但也进一步印证了“星海资本”的能量。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李长乐站在房间唯一的小窗前,望着外面老城建筑的尖顶轮廓。苏黎世的天空渐渐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而他的24小时倒计时,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
他需要更多的信息来帮助决策。光靠推测和对方的片面之词远远不够。
他重新坐回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飞舞。他不再被动防御,而是决定主动出击,进行一次有限的、高风险的情报侦察。
他的目标,不是“星海资本”的核心数据库——那无异于自杀——而是罗曼诺夫本人,以及她在“星海资本”内部的真实地位和处境。
他调动了所有可用的资源,包括几个沉睡已久的、与全球商业情报圈若即若离的匿名信息源,开始交叉验证关于埃琳娜·罗曼诺夫的一切:她的公开履历、她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的论文、她代表“星海资本”出席过的所有公开活动记录、甚至是一些模糊的、未被证实的业内传闻。
同时,他让阿忠尝试以最低权限、最隐蔽的方式,渗透进入一些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边缘数据库,查找任何与“诺德斯特罗姆-约翰森”事件相关的、非公开的调查进展或内部备忘录。他想知道,罗曼诺夫所说的“麻烦的官方机构”到底有多麻烦,压力有多大。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也是一场在悬崖边上的信息狩猎。
数小时后,一些零碎但颇有价值的信息开始汇总过来:
· 罗曼诺夫在“星海资本”内的头衔是“特别项目总监”,权限很高,但并非最高决策层。有未经证实的传闻称,她近年来主导的几个高风险、高回报的前沿科技投资项目,虽然成绩斐然,但也树敌不少,在资本内部面临一定的竞争压力。
· “诺德斯特罗姆”事件确实引发了多国金融监管机构的秘密协同调查,焦点集中在跨国洗钱和利益输送上,调查级别很高,保密性极强。有迹象表明,调查正在接近某些核心节点,可能在未来几周内有突破性进展。
这些信息拼凑起来,勾勒出一幅更清晰的图景:罗曼诺夫可能正面临内外部双重压力。她急需处理“诺德斯特罗姆”这个定时炸弹,不仅是为了保护“星海资本”的利益,很可能也是为了巩固她自己在内部的地位。所以,她才如此迫切地需要李长乐这样“能力非凡”的外部专家,来快速、干净地解决问题。
这意味着,她同样输不起。这或许是李长乐可以利用的筹码。
天色大亮,阳光透过窄窗照射进来,在布满灰尘的空气中划出清晰的光柱。
李长乐看着屏幕上汇总的信息,眼中闪烁着计算的光芒。24小时的棋局,他已经落下了几颗试探性的棋子。现在,他需要根据对方的反应,来决定下一步是进是退,是合作还是对抗,或者……走出一条谁都意料不到的险棋。
他拿起那张罗曼诺夫给的电子纸,指尖在上面轻轻摩挲着。
是时候,给出一个初步的回应了。但这个回应,将不是简单的“是”或“否”。
喜欢前任婚礼当天,我摊牌了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前任婚礼当天,我摊牌了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