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凡指尖捻着那份拟定的初步计划,眉峰微蹙:“这里头还有不少细节要磨,尤其是邀请人员这块,半分都马虎不得。” 张英颔首附和:“可不是嘛,这直接关系到说明会能不能达预期。时间紧得很,咱们得抓紧动起来。” 两人对视一眼,眼底的坚定如淬火般鲜明,随即转身,再度扎进了紧张的筹备里。 次日清晨,晨光刚漫过工坊的木窗棂,陈凡和张英便把所有工匠、新招的质检人员都召集到了空地。陈凡站在众人面前,神色沉肃,声音清亮地传遍全场:“各位,这次产品出的质量问题,就是给咱们工坊敲的警钟。从今天起,必须执行最严的质检标准和流程,一丝一毫都不能懈怠!” 话落,张英把手中一叠墨迹未干的质检章程分下去,语气郑重:“这是咱们连夜赶出来的质检标准,从原材料挑拣到每道工序,再到成品检验,条条框框都写得明明白白。大家务必逐字读透,记在心里。” 工匠们纷纷接过来,低头翻看着 —— 木材得选坚韧无疤的,金属部件硬度要达指定值,就连组装时螺丝拧的扭矩都有准数。 陈凡接着道:“另外,咱们加了质检人手。每完成一道工序,都得经质检员检查,合格了才能往下走。” 新入职的质检员们当即挺直腰板,眼里透着一股子沉甸甸的使命感。 随后,陈凡和张英领着众人去了农具生产区。陈凡俯身拿起一把刚锻打的锄头,指着锄头与木柄的衔接处:“就说这锄头,这儿必须卡得严丝合缝,半点儿松动都不行。质检时得攥着木柄狠狠晃,但凡有晃动感,就是不合格。” 说着,他真就攥着木柄猛晃几下,衔接处纹丝不动,稳如夯土。 张英则拿起一把镰刀,指尖轻轻碰了碰刀刃:“这镰刀的刃口,不光要锋利,还得平平整整。质检时得用校准过的平整度量具量,偏差超了标准,一律返工。” 抓生产把控的同时,两人还给工匠们做质量意识培训。工坊的一间屋里坐满了人,陈凡站在前面,语气恳切:“大伙想想,要是咱们的东西质量不过关,顾客买回去没几天就坏了,还会再来吗?不光不来,还会跟身边人说,到时候更多人不信咱们工坊。咱们好不容易攒下的名声,就全毁了。” 一位老工匠红着脸起身:“陈公子,之前是我们猪油蒙了心,只想着赶工期,把质量抛到了脑后。” 其他工匠也跟着点头,说以后肯定把质量放在头一位。 张英笑着摆手:“大家能醒悟过来就好。质量是咱们工坊的根,守住质量才能走得远,赚得多了,大伙的日子才能更舒坦。” 日子一天天过,在两人的严盯下,工坊的生产秩序慢慢变了样。工匠们做活时更专注了,每完成一步都主动对照标准查;质检员更是半点不松,按流程逐项查,一发现问题就要求返工。 过了段时间,第一批按新标准做的产品终于出来了。陈凡拿起一件成品,从外观摸到细节,没挑出半点儿毛病。他满意点头:“看来这段时间的功夫没白费,质量是真上去了。” 张英笑着接话:“是这么个理,但还得看市场反馈。咱们把这批货推到市场试试水。” 很快,这批产品被送到了各个销售点。没几天,好消息就传了回来。一位商家兴冲冲找到陈凡:“陈公子,你们这回的货真是顶好!顾客用了都说比以前强太多,不少人说以后就认你们工坊的牌子!” 陈凡和张英听了,心里乐开了花。随着好评越来越多,工坊的销量慢慢恢复,甚至比以前还好。看着不断增加的订单,工坊里处处是喜气。 可喜悦背后,两人却藏着一丝忧虑。这天傍晚,两人坐在办公室里,陈凡指尖划过账本上的数字,眉头拧成了疙瘩:“张英,虽说质量上去了销量好,但咱们加了质检人,原材料要求也高了,成本线硬生生往上提了一截,利润空间小了不少。” 张英也皱着眉:“是啊,得想办法在保质量的前提下提利润,可这哪儿那么容易。” 两人都沉默了,窗外的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身影虽显疲惫,眼神却依旧坚定 —— 他们知道,新的挑战又来了。
喜欢反击皇宫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反击皇宫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