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群人呼啦啦的走了,其实也没走多远。毕竟小田田的扫描范围才十米,但陶七海不敢带他们直接走过去。
而是兜圈子。
一会儿说大概在这边,一会儿说也许在那边。
就在大家不耐烦的时候,他假意惊叫一声,“这棵就是栗子树!”
于是大家纷纷举头看去,那是一棵长势凌乱的树,叶子有些还青着,有些已经泛黄,枝桠间还挂着些青绿色的小毛球,但已经不多了。
反倒是地上掉落了不少,一个个地裂开嘴,露出里面红色的栗子。
“这就是栗子?”宋二郎眼疾手快想要捡起一个,却不小心被毛刺扎了一手,“哎呀,这毛球扎人!”
“我试试!”芸宝不信邪,也捡起一个,结果还没捏住呢就丢开了,“有刺!”
陶七海脸上笑嘻嘻:“正因为有刺,所以难得。”心里却吐槽:地主家的孩子果然娇嫩。
“有刺那我们怎么捡?”五月六禾面面相觑。
四冬也蹲下来仔细察看那些开裂的栗子,还拿小手轻轻地捏住刺,试了几回,也成功地把几个栗子装进背篓里。
“四姐,栗子壳是不要的,我们只要里面的栗子。”陶七海笑道,按照小田田的指点,指导大家,“我们可以拿衣服布包着手,然后掰开栗子壳。栗子已经开裂,很容易掰的。”
陶七海边说边做示范。
四冬、五月、六禾不愧为农家小帮手,从小干农活麻利惯了,这掰栗子找到方法后,速度就快很多。
芸宝和宋二郎也尝试了一下,可能是因为衣服过于绫罗绸缎,轻柔得很,毛刺很容易就扎穿。
反倒是陶七海,粗布麻衣的,硬得很,就像铠甲一样,挡住了刺扎。
芸宝和宋二郎看着他们身上粗厚的衣服,一脸羡慕,决定回去就让祖母(娘亲)给做一套。
陶七海:……
所以到最后,芸宝和宋二郎指使着陶七海掰栗子:“这里这里!”“这里也有一个!”
等捡完地上的,大家就把目光放在树上。虽然不是很多,可看着十分诱人。芸宝轻车熟路地叫来武吉,让他上树摘栗子。
武吉已经摆好架势,陶七海去拦住他,笑道:“武吉叔,这回不用上树,摇摇树,把栗子摇下来就行。”
武吉松了一口气,扬起笑容:“好。小郎君和小娘子们且等着,我就摇。”
武吉往树下一站,抱着栗子树就摇起来,大有一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感觉。栗子像雨一般扑簌簌地往下落。
四冬她们立即兴奋地捡起来,掰掉壳,装进背篓。
最后把背篓装得满满当当,四冬背着,感觉足足有二十多斤。于是一群人兴奋地欢呼着下山。
毕竟秋天日头短了,天也黑得快。
果然,没等他们走多远呢,天就像咣的一声黑下来。陶七海都傻眼了,这说黑就黑呀。
芸宝害怕地紧紧抓住陶七海的手,身子略往他那边靠了靠。武吉看了一眼,什么也没说,因为宋二郎正抓着他的衣襟呢。虽然也害怕,但武吉看着怎么感觉堂少爷有点兴奋呢。
四冬、五月、六禾就淡定得多。
由四冬带着大家往下走,但速度明显很慢,越走天越黑,山路就越看不见,连四冬也不太敢确认了。
队伍也就停下来。
“怎么办?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宋二郎嘟囔了一句,拉住武吉的手,“武吉,你背我吧,我走不动了。”
见宋二郎这么一说,芸宝也要背。
奈何武吉只能背一人,在芸小姐和宋二郎的争吵中来回觑着。
四冬就笑道:“芸小姐,要不我来背你吧?”
芸宝想也不想就答应了,她现在又困又饿还很累,只要有人背,谁来背都行。
不过在背之前,武吉扯了两根木条,又扯了一些干草和干树枝,捆扎成两个火把,掏出袖口里藏着的火折子,点燃。
顿时,山路明亮起来。
大家也安心许多,慢慢悠悠地回到了村里。
村里却少了平时晚食之后天黑时的宁静,反而热热闹闹的。平时舍不得点灯的人家,屋子里也透着亮。
更别说村里那棵古榕树下似乎聚集着一群人,他们手里都举着……火把!
陶七海直觉要遭!
——他们莫不是找不到我们,正准备上山寻人吧?
正有此意的宋老爷在古榕树下给下人和跑来帮忙的村民分配任务,也提醒大家注意安全,“要是找不到,就……”
大伙儿还想听“就怎么样”呢,就听到有人喊:“那几个人是不是他们?”大伙儿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就看到两点火光下一群高矮不等的人。
宋老爷一下就认出了武吉的身形,立即带人奔上去。
在众多火光的照亮下,四冬背着芸宝、武吉背着宋二郎,五月六禾抬着一背篓的栗子,栗子被野柿子覆盖住了。
他们脸上、身上都脏兮兮的,好像逃荒逃到了这个村子,被村民逮个正着。
陶七海尴尬地冲大家笑笑。
其他人没觉得什么。毕竟村里小孩都这样,到处乱跑,晚点回家吃饭也是常有的事。
可宋老爷受不了。宋二郎虽然毛病不少,小问题很多,可毕竟是他的小儿子,心疼得不行——大儿子在府学读书,想心疼也没法心疼。
晚食时就没见着宋二郎,心里就担心了,但听说是跟芸宝一起出的门,伯娘那边也没什么反应,他就放心下来。
可直到天黑还没见人回来,不免多想了几下。一打听,才知道上后山去找陶七海玩儿了。
这可把宋老爷吓得半死,才急急忙忙地叫上下人、拉上村民,准备上山找人。还没出发呢,人就回来了。
宋老爷满腔怒火,撸起袖子想要揍一顿宋二郎,却看到他在武吉背上睡着了,再看看芸宝,也是如此。
宋老爷忍了忍,算了,平安回来就好。
于是和村民抱歉抱歉,感谢大家的帮忙,让管家一会儿拿些谢礼分给大家,就从武吉身上背过宋二郎回去了。
武吉则从四冬那儿背过芸宝,跟着宋老爷一起离开。
村民起初不在意,都没去找人,要什么谢礼。可结果,管家带着下人来送谢礼时,大家都傻眼了,一人一摞铜钱,足足有三十文呢。
宋老爷果然大方。
喜欢逍遥大司农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逍遥大司农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