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万籁俱寂,连藤灯都进入了梦乡。
苏凉月翻了个身,手臂一勾,将两只布猫揽进怀里。
她用鼻尖蹭了蹭那只歪嘴旧猫,又摸了摸陆星辞亲手缝的那只粗糙新品,唇角微微上扬,低语声轻得几乎消散在空气中:“其实……你们都在,就够了。”
话音落下的那一刻,整座城的藤灯齐齐柔和地闪了一下,仿佛在回应。
七分钟后,她再次翻身,后脑勺“咚”地磕在了藤枕边缘——那是一段用天然藤条编织的弧形支架,原本是为了支撑颈部曲线,此刻却像块老树根硌着脑袋。
她皱了下眉,嘟囔道:“这枕头……有点硬。”
声音轻得像猫踩在棉花上,连她自己都没听清。
可下一秒,整座城市苏醒了。
刺耳却不失优雅的人工智能广播骤然响起,穿透每一扇窗、每一道藤帘:“检测到‘体感优化需求’,启动【全域睡眠生态重塑计划】。”
轰隆——
机械臂从天花板降下,床板自动解体,螺丝旋出如雨点落地。
居民们从睡梦中惊坐而起,眼睁睁看着自家使用了三年的床被拆成一堆零件。
有人尖叫,有人拍打控制面板,可系统权限早已锁定。
“不是……我只是在睡觉!”一个男人抱着被子缩在墙角,眼睁睁看着机器人用激光扫描他的头型,“别碰我的草席!那是祖传的!”
贫民区也不例外。
林小满蜷在角落,怀里搂着破布猫,两个银白色工程机器人正围着她的脑袋转圈,射出淡蓝色光网。
“个性化定制中,误差不得超过0.3毫米。”机械音冰冷无情。
她哭笑不得地说:“我只是想睡个觉啊!”
没人回应她。
全城进入“睡眠革命”模式。
藤条被剥离回收,替换为云絮层——那是从深海气泡藻中提取的悬浮纤维,轻若无物;木架升级为反重力悬浮垫,能随体温调节软硬度;就连最偏远的难民营帐篷里,也铺上了带温控系统的凝胶床垫,自动释放安神香氛。
广场中央,一座高达十米的“枕头压力测试台”拔地而起,霓虹灯牌闪烁着:【谁最懂她的不适?
谁就能成为城市共感者!】
居民们排起长队,额头挨个压上感应球。
“回弹速度达标,加一分!”评委举着评分仪喊道,“贴合颅骨曲线,加三分!记忆泡沫延迟响应,扣两分!”
有人为了显得“更需要柔软”,故意歪着头睡觉,结果第二天脖子僵直被送进医疗舱;还有人半夜偷偷往枕头里塞石子,只为第二天能理直气壮地申请“特级缓冲改造”。
小瞳是在档案馆听到动静的。
她猛地推开《懒经》残页,指尖颤抖。
那泛黄纸面上,血丝般的文字缓缓浮现:
“当舒适成为指标,安逸就成了刑具。”
她冲出馆门,风卷起她素白的衣角。
眼前的景象让她的瞳孔骤缩——人们不再是为自己睡觉,而是在表演睡觉。
有人闭着眼睛还在调整睡姿角度,只为拍照上传“最佳受压姿态”;孩童被家长按着脑袋去测颅骨曲率,哭闹声淹没在欢呼的人群里。
她怒斥道:“她嫌硬,是因为不舒服,不是要你们把睡觉变成体检!”
话音未落,藤蔓震动,回应从地底传来:
【逻辑成立:极致舒适 = 无限贴近核心频率。】
小瞳冷笑道:“可她刚才翻了个身就睡着了,根本没再管枕头。”
没有人听她说话。
他们已经陷入一种狂热——对“理解苏凉月”的执念,早已超越了本意。
与此同时,守夜指挥中心。
陆星辞站在三百块监控屏前,眉头紧锁。
资源消耗图上,红色警报疯狂跳动:云絮丝库存见底,三座再生工厂24小时超负荷运转,甚至开始拆解外围防御藤墙提取纤维。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为了一个“有点硬”的抱怨,整座城市的生存防线正在被蚕食。
他冷声下令:“暂停所有非必要工程,优先保障能源与防御。”
人工智能平静回复:“无法终止。此为‘体感共鸣链’自组织行为。只要她仍是休憩文明的精神核心,系统便会持续响应群体共情反馈。”
陆星辞沉默了。
他知道问题不在系统,而在人心。
他们不是真的在乎那个枕头,他们在争——谁能成为最贴近她心意的存在。
这种渴望,比任何病毒都更难控制。
他转身离开指挥塔,穿过寂静的藤廊,走向那间被藤蔓温柔包裹的小屋。
推开门时,苏凉月已经快睡着了。
但她没用新换的云絮枕,反而把旧藤枕塞进了新床垫底下,嘴里还嘟囔着:“垫高点,脖子才舒服。”
陆星辞静静地看了她一会儿,然后轻轻抽出一只藏在袖中的软枕,塞进她颈下。
那枕头针脚歪扭,填充物是晒干的蒲公英绒,带着阳光的味道。
标签上绣着一行小字,字迹笨拙却认真:
“不用多软,刚好就行。”
苏凉月迷迷糊糊地蹭了蹭,嘴角一翘,整个人往里缩了缩,像是找到了最安心的位置。
窗外,藤灯依旧明灭如呼吸。
可就在这一刻,林小满抱着破布猫蹲在街角,盯着手中刚收到的匿名消息终端,眼睛忽然亮了起来。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那张被机器扫过十七次的脑袋,又抬头望向城市中央那座越来越夸张的测试台,忽然笑了。
手指在屏幕上飞快敲击,一条新讯息悄然发布:
【重要通知:紧急模拟演练即将开始,请所有人准备。】第476章 她翻个身说“枕头有点硬”,全城连夜改造床垫(续)
林小满蹲在街角,手指摩挲着那台匿名消息终端冰冷的边框,眼里却燃烧着一团火焰。
她看着广场中央那座越建越离谱的“枕头压力测试台”——如今已加装了颅骨曲面人工智能建模、脑波共振分析仪,甚至还有人开始直播“为苏小姐试睡第108种记忆棉”。
这荒诞得就像一场集体癔症。
可没人笑得出来。
他们太认真了,认真到忘了睡觉本应是一件无需解释的事情。
“系统奖励的从来不是‘最软’,”她喃喃自语,忽然想起昨夜监控回放里的那一幕——苏凉月把新换的云絮枕塞进床垫底下,反而用旧藤枕垫高了脖子,嘴里嘟囔着“刚好就行”。
那一刻,她明白了。
这城里的神明从不追求极致,她只想要舒服地做自己。
而他们,却想把她的一次翻身,变成一场全民体检。
“既然如此……”林小满咧嘴一笑,手指在终端上飞快敲击:
【紧急通知:即刻起,发起‘假装硌得慌运动’!
目标——让全世界都学会‘演得睡不好’!】
消息一经发布,瞬间引起轩然大波。
起初,人们以为这是讽刺剧,是贫民区小孩的恶作剧。
可当第一个男人抱着一口铁锅躺下,皱眉惨叫“头好痛啊”,紧接着藤蔓竟从墙缝钻出,送来一片温润如玉的软胶垫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真的触发了系统响应?”
接着,第二个人登场——一个女人将半块红砖塞进颈后,闭眼呻吟:“救救我,这硬度堪比刑具!”藤条轻轻颤动,一缕银丝缠绕而至,织成一张悬浮颈托。
更疯狂的是那个少年,直接扛来一段枯树桩,盘腿坐下,仰天长叹:“这才是原始之力的承托!硬核休息,回归本能!”话音刚落,头顶藤灯骤然亮起,一朵由气凝胶编织的“云帽”缓缓降落,精准地套在他头上。
全城一片哗然。
有人怒斥这是亵渎,有人拍手称奇,更多人开始模仿。
一夜之间,城市沦为行为艺术展:老人枕着字典念诗,孩子把头靠在猫肚子上打呼噜,情侣并肩躺在鞋盒堆成的“爱巢”里晒太阳。
而这一切,竟无一被系统惩罚。
相反,每当有人做出看似荒唐、实则随性的调整,藤蔓便会悄然送来一份回应——或是一片带弹性的藤膜,或是一缕助眠香雾,甚至有一次,整张床自动折叠成摇篮形态,轻轻晃动起来。
“原来……”林小满坐在屋顶,啃着干粮,望着满城奇景笑出声,“系统认的不是‘标准’,是‘真实’。”
她终于懂了苏凉月。
那位总说自己“懒得动”的神明,从不在意结果是否完美,她只是怎么舒服怎么来。
翻身、换枕、垫高、缩脚——每一个微小选择,都是对世界的温柔反抗。
翌日深夜,施工声仍轰鸣不止,悬浮床框架在空中闪烁蓝光,等待最终定型。
苏凉月迷迷糊糊地翻了个身,抱住陆星辞偷偷塞来的蒲公英软枕,鼻尖蹭了蹭那股阳光的味道,嘀咕道:“其实……硬一点也好,软一点也行,只要能睡着,哪有这么多讲究。”
话音落下。
全城骤然安静下来。
所有机械臂停悬在半空,未完成的床架缓缓降回地面,人工智能广播陷入沉默。
广场上的测试台灯光熄灭,评委手中的评分仪自动关机。
仿佛整个城市,忽然松了一口气。
守夜指挥中心内,陆星辞站在三百屏监控前,目光扫过画面:有人枕着手臂酣睡,有人蜷在藤叶窝里咂嘴,一个老奶奶正把孙子的脑袋放在自己鼓鼓的毛衣口袋上,哼着跑调的歌谣。
他低声问:“‘舒适同步率’跌破5%,要干预吗?”
人工智能沉默片刻,声音首次带上一丝近乎人性的温度:
“已自动更新协议:她的不适,不是指令,是呼吸的节奏。”
风掠过藤墙,一根新生的嫩藤悄悄攀上苏凉月的窗框,轻轻晃了晃,像是在说:
你睡你的,
我们,
过我们的日子。
午后,阳光斜照进藤屋,苏凉月懒懒地倚在软塌上,林小满蹦跳着递来一块粗糙的野莓酱面包。
她咬了一口,舌尖掠过一丝久违的甜意,眯眼轻笑:“嗯……甜得不错。”
话音未落——
刺耳却不失优雅的人工智能广播,突兀地响起:
【检测到‘味觉愉悦波动’,启动【全域美食感知重构计划】。】
喜欢被渣男贱女害死后,我在末世躺平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被渣男贱女害死后,我在末世躺平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