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军事建设如同上紧发条的精密钟表,在各个层面稳步推进。随着“帝国之刃”计划的深入,新组建的十大集团军开始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实兵实弹演习,以检验新装备、新编制和新战术的融合效果。
华北平原,代号“砺剑-1920”的陆军大演习现场。
铁流滚滚,烟尘蔽日。数以万计的士兵在军官的口令和旗语指挥下,进行着复杂的战术机动。配备着“启明二式”半自动步枪的步兵班组,与架设着“震天雷”迫击炮和“铁牛”突击炮的支援单位紧密协同,演练着步炮协同、装甲突击与阵地防御。
天空中,偶尔有“猎鹰”侦察机掠过,为地面部队提供侦察和校射。虽然陆军航空兵的力量尚显薄弱,但空地协同的雏形已然显现。
演习导演部内,蒋百里、蔡锷等高级将领通过沙盘和不断传来的战报,审视着部队的表现。
“步坦协同仍有脱节,通信联络在复杂地形下不够顺畅。”蔡锷指着沙盘上的一处胶着点批评道。
“新式步枪的装备极大提升了班组火力,但弹药消耗速度也远超预期,后勤保障必须跟上。”另一位负责后勤的将领补充。
问题在演习中不断暴露,但也正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帝国陆军这支庞大的力量,正逐渐褪去旧时代的烙印,向着现代化、合成化的方向艰难转型。铁流的奔腾,需要每一个齿轮的精准咬合。
---
就在陆军于阳光下挥汗如雨之时,帝国的情报战线却在暗夜中悄然收获。
内务稽查司通过长期布控和策反,成功渗透进了某个外国商社在北京的情报据点。这个据点表面上从事正常的进出口贸易,实则负责搜集帝国经济、政治情报,并试图接触和收买帝国中低级官员。
在一个精心策划的夜晚,内务稽查司同时在北京、天津、上海三地收网,一举抓获了该情报网的核心成员七人,缴获了大量尚未传递出去的情报原件、密码本和活动经费。
审讯室内,面对铁证,一名被策反的对方低级情报人员,在强大的心理攻势下,吐露了一个关键信息:其上线近期异常关注帝国在蒙古地区的驻军调动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并多次提及一个名为“黑喇嘛”的境外分裂势力头目的名字。
“看来,有人不甘寂寞,想在帝国的边疆点燃火星。”内务稽查司负责人看着审讯报告,眼神冰冷。他立刻将这一情况上报,并加强了对北部边疆地区,尤其是与外蒙古接壤地带的监控和内部肃清。
帝国的安宁,不仅需要明面上的钢铁长城,更需要这些在暗夜中无声守护的利剑,将危险扼杀于萌芽。
---
奉天兵工厂,重型火炮测试场。
帝国自主生产的150毫米重型榴弹炮正在进行极限射程和持续射击可靠性测试。震耳欲聋的炮声在山谷间回荡,巨大的炮弹呼啸着飞向数十公里外的目标区。
“装填完毕!”
“放!”
轰!
炮身猛地后坐,复进机工作正常。
数据记录员快速记录着各项参数:“射程达标!炮管温度正常!连续射击二十发,机构动作可靠!”
虽然这门重炮依旧沉重,机动性较差,但其成功的量产和可靠的性能,意味着帝国陆军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堪与世界主流媲美的师属压制火力。这怒吼的重炮,是帝国陆权坚实的脊梁。
从平原上奔腾的铁流,到暗夜中低语的情报,再到试验场上怒吼的重炮,帝国正以一种全面而扎实的步伐,巩固着它的国防大厦。每一个环节的强化,都使得这座大厦的根基更加稳固,足以应对未来可能到来的任何风暴。
喜欢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