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湾,香炉礁。
昔日荒凉的海滩如今已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号子声、打桩声、机械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海岸的寂静。帝国重工业建设总局造船司的旗帜,在临时搭建的指挥部上空猎猎作响。
来自全国招募的民工和部分军队工兵部队,如同蚂蚁般忙碌着。他们正在修建防波堤、挖掘船坞基坑、平整场地。虽然大型设备稀缺,许多工作仍依赖人力和畜力,但那种万众一心、热火朝天的场面,足以震撼人心。
造船司司长,那位曾留学英国的王工,站在一处高地上,望着这片初具规模的工地,心潮澎湃。他手中拿着的,不再是模糊的草图,而是来自德国秘密技术转让的一部分——关于大型船坞结构、重型龙门吊安装、以及万吨级货轮的部分设计图纸。
“皇上志在深海,我等岂能辜负!”王工对身边的几位骨干工程师说道,“我们的目标,绝不仅仅是修理船只,甚至不仅仅是建造货轮!皇上有谕,要以此为基础,未来建造出能搭载飞机、称霸大洋的‘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几位工程师面面相觑,这个概念对于他们来说,太过超前和陌生。飞机都还没完全造出来,就要造能搭载飞机的巨舰?
“没错!”王工目光坚定,“皇上曾言,未来海战,制空权至关重要!谁能控制天空,谁就能控制海洋!这航空母舰,便是移动的机场,是帝国未来海权的基石!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打好基础,从修复、改装缴获的日军旧舰开始,积累经验,培养工人,攻克大型船舶建造的一个个技术难关!”
他指着正在挖掘的一号船坞基坑:“这里,将来要能建造万吨以上的巨舰!那边,规划的是轮机车间、钢板加工车间、舾装码头!我们要用十年,甚至更短的时间,走完西方几十年的路!”
尽管前路漫漫,技术、人才、资金都面临巨大挑战,但皇帝描绘的宏伟蓝图和眼前这片沸腾的工地,给了所有人无穷的动力。帝国的深蓝之梦,就在这叮当作响的锤声和飞扬的尘土中,悄然启航。
---
奉天,航空研究院。
“初教-甲型”动力验证机的组装进入了最后阶段。那台改进的四缸汽油机被小心翼翼地安装到钢管和帆布构成的机身上,显得格外沉重。螺旋桨是按照木工手艺精心雕刻的,虽然粗糙,但已是目前能做到的极限。
试飞员是一位胆大心细、对飞行有着狂热兴趣的年轻军官,他反复检查着简陋的仪表(只有转速表和油量表)和操控系统。
“放心吧,伙计,”他拍了拍冰冷的机身,“咱们一定能飞起来!”
在一个晴朗但寒冷的早晨,研究院的所有人,以及被特许前来观摩的几位总参谋部军官,都聚集在临时平整的跑道外围。发动机被启动,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黑烟从排气管喷出。飞机开始在地面上颠簸着滑跑,速度越来越快…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就在飞机即将冲出跑道尽头的时候,机头猛地一轻,整个机身剧烈颤抖着,挣扎着,终于…离开了地面!
它飞起来了!虽然仅仅离地数米,飞行了不到三百米就不得不迫降,并且降落时差点侧翻,但毫无疑问,它完成了帝国航空史上第一次有动力的、受控的短暂飞行!
现场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试飞员从歪斜的机舱里爬出来,虽然惊魂未定,却兴奋地挥舞着拳头:“成功了!我们飞起来了!”
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它证明了帝国具备了制造动力飞机的基础能力。接下来,就是如何让飞机飞得更高、更远、更稳。
---
养心殿。
溥仪同时收到了大连造船厂建设进展和“初教-甲型”首飞成功的报告。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海空并进,这正是他设定的强国路线。
“告诉造船司,朕对他们寄予厚望。资金、资源,帝国会优先保障。人才方面,除了继续从全球招揽,更要注重自己培养。可以筹建‘帝国船舶工程学院’,附设于造船厂,边建边学!”
“告诉航空研究院,朕为他们感到骄傲!首飞成功,当予重奖!下一步,要着力解决飞机的稳定性、操纵性和发动机的轻量化、大功率化问题。朕期待着帝国战鹰真正翱翔蓝天的那一天!”
他走到那幅巨大的世界地图前,目光掠过广袤的太平洋和印度洋。大连的船厂,哈尔滨的飞机,大庆的石油,长春的汽车…这些点正在被一条条无形的线连接起来,勾勒出一个未来超级大国的轮廓。
“海洋…”溥仪轻声自语,眼中闪烁着征服的光芒,“终将成为帝国畅通无阻的蔚蓝疆域。”
帝国的科技树,正在工业化的沃土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着天空和海洋,同时伸出它强有力的枝干。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在为那个“全世界的海洋成为大清的海洋”的终极梦想,添上一块坚实的基石。前路依然挑战重重,但帝国的舰队与机群,已在地平线上,露出了模糊而令人敬畏的身影。
喜欢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