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这个结果,整个院子里瞬间一片欢腾,仿佛是赶走了一群侵略者,大家弹冠相庆呢!
“两个老不要脸的东西!算他们识相!”
“还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还不是因为坏事干多了,心虚!”
有人担心:“看着吧,这种人,指不定还会在别的什么地方使坏呢!”
有人打气说:“管他呢,谁怕他!他要是真敢搞破坏,这么多人还斗不过他一家子吗?”
有人小声嘟囔:“这么多年谁斗过他们了!”
有人分析:“那是一家一户,没有太大的利害冲突;现在可不一样了,大家的利益都绑在一起的,他要再敢搞破坏试试?打断他个狗日的老胳膊老腿!”
众人听后纷纷附和。
有的说:只要他们敢搅和坏事儿,大家伙儿一起上!”
有人应和:“对!打不死他们算他们命长!”
说得一众人开怀大笑!
李远志坐下来问:“怎么样了?都说好了吗?”
林国喜说:“没有呢!”然后把几个人刚刚的谈话和顾虑都说了一遍。
李远志说:“这个问题也好解决,我们县里也有蚕桑站的。前期可以把蚕养起来,等到后期在作为药材采摘售卖嘛!”
马东升还是担忧问:“蚕茧好卖吗?”
李远志说:“这个也不用担心,县里有了蚕桑站,自然要设蚕蚕收购站!放心吧,我回去就跟他们联系去!”
这是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法,大家在心里对李远志充满了感激,都一叠声的跟他道谢。
苏建国开玩笑说:“李县长,太谢谢你了!你可真是我们的及时雨啊!”
林国喜说:“那可不,眼看我们这都快找不到路了,你可是又给我们支起了一盏灯啊! 谢谢你啊,李县长!”
马东升说的更直接:“李县长真不愧是我们的父母官!真是太谢谢你了 !”
李远志一时都感觉挺不好意思的,连声说:“都别跟我客气啊,这不就是我的工作吗?”
最后又回到了老问题,种植形式。
林国喜说:“李县长,我觉得苏老表说的分片分组的方法不错,你觉得可行吗?”
李远志想了想,说:“可以是可以的,具体怎么办想好了吗?”
苏建国说:“我的想法是,我们一共有八十户人家,把山坡上的桑园分成八块,十户为一组, 每一组由组长带领大家管理生产,最后再选出一个人统管全局。你们看这样行不行?”
几个人都是眼前一亮,心悦诚服的同时,异口同声的说:“好办法啊!”
马东升脑海里不由浮现出大集体时,大家在一起干活儿,那热火朝天的场面。
李远志内心里,那就更是激情澎湃了啊!
林国喜斩钉截铁的说:“这是个好办法呀!就这么干!”
林国喜站起身来,抬手击掌让众人安静下来,朗声宣布说:“我们根据大家的意愿,已经确定好了方案。那就是大家共同参与种植,统一管理和销售。”
有人问:“怎么共同参与种植啊?就那么一点地还分啊?”
林国喜说:“放心,不分到一家一户去。我知道大家的想法是:只想挣钱,不想操心、扛风险。
请大家都想想:我们都是种土地的,你们也都看得到,这山坡上,到底有多少活等着要干。这人手要少了,这活能干吗?要没有人肯承包,那这地就只有继续闲着,不可能为我们大家增加收入了,是不是这个道理啊?”
众人又是一阵叽叽喳喳的讨论,有人说:“说的有道理,没人承包它就是块荒地啊!”
“那活儿是多,要除草还要把那些杂树的根子给盘起来。这人手少了,可不是十天半个月就能干完的。”
林国喜看大家的反应,很满意,接着说:“所以,我们要想个办法,既要让我们大家一起挣到钱,又要满足部分人不愿意操心的想法。我先说好啊:扛风险肯定是多少都要扛一点的,这个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林国喜等大家议论一阵后,才又说:“所以我们想到了一个办法,我们一共有八十户人家,分成八组,每组选一个组长;把土地分成八块,一组负责一块的种植。”
有人问:“种植,大家都会种,那大家种好了还每组人自己拿去卖啊?”
一听这就是一个不想操一点儿心的人,后面竟然还跟着很多附和的声音。
林国喜只觉得这些人质朴又可爱,他笑着说:“只要大家参与种植劳动,我们会找人统一管理的。包括病虫害的防治啊,什么时候施肥浇水啊,以及后面的采摘和售卖,还有最后大家一起分红,这都包括在内。”
众人一听,又是一阵嗡嗡的议论声,表现得都很兴奋,笑意挂在每个人的脸上。大家互相交换着,自己畅想的美好未来是什么模样。
有年长的人冷静些,站起来问林国喜:“书记, 这个桑树要卖成钱,也得等好几年吧?”
众人瞬间也回过味儿来,可不是吗!
年轻人说话很是风趣:“是哦,这才刚刚种下去,总不能马上就去把它给剥皮抽筋吧?”
有人预估:“对,对,怎么着也得等个一两年,三四年吧!”
有人无所谓:“等就等呗,咱们又不是等不起!你要不去把它经管起来的话,它不是一直还得闲在那里吗?慢慢来呗!着啥急呀?”
有人实话实说:“可大家忙活一年半载,却看不到一点儿收成,心里不是空落落的嘛!”
林国喜看时机差不多了,宣布说:“这个问题,李县长为我们考虑到了。桑树做药材,要过三、五年才能真正投产。在这之前,李县长说带领大家养蚕,卖蚕茧。也是一项收入!”
人们听说还可以这样安排,全都表示很满意。一个个眉开眼笑,心满意足。
人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讨论,有人兴奋的说:“养蚕好啊,我听说养蚕来钱很快的,还不耽误咱们等桑树长大呢。!”
有人担忧的说:“这养蚕可不是个容易事儿,咱们谁都没养过,能养好吗?”
李远志笑着站起来说:“大家请放心,县里会请专业的技术员来给咱们培训的,会手把手教大家怎么养蚕。而且还会提供蚕种的。”
林国喜也跟着鼓励大家:“对,只要咱们照着技术员教的做,肯定没问题的。”
众人心里的顾虑消了不少,又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有人忧心忡忡的说:“我听我爷爷说养蚕一个弄不好就会得病,一季全部白忙活呢!”
有人附和,说:“我也听说过,养蚕要特别小心,蚕的病多得很!”
这些议论一出来,有人赶紧问:“县长,那技术员多久来一次啊?我们要是遇到问题怎么办?”
李远志安抚众人说:“大家别担心,技术员会定期来指导大家的。 我刚刚不是也说了,会组织培训,让大家都能掌握养蚕技术的吗?”
有人继续追问:“养蚕都需要准备些什么啊?我们家里的条件能不能行啊?”
这个问题很普遍,马东升回答说:“大家不必有那么多的顾虑,养蚕的事技术员来了就知道了,我估摸着搞好清洁卫生,应该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有人想的稍微远一些:“那我们的蚕茧能卖多少钱一斤啊?”
李远志同样认真回答,说:“这个价格是要根据市场行情来决定的,这一点大家一定要理解!”
人们听了,纷纷点头表示完全能理解。现场的气氛越来越热烈,村民们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林国喜让众人安静下来,说:“好了,这件事情先告一个段落,接下来我们说一下,今天要说的第二件事情,哪些人要种枸杞和辣椒?现在可以报名了!”
话音刚落,人群中就响起了一阵阵激动的喧闹声。人们纷纷举起手来,争先恐后的表示想要报名。
“我要种枸杞!”
“我想要种辣椒!”
“我两样都要种!”
人们脸上的笑容是因为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他们仿佛看到这养育了自己祖辈几代的田野上,渐渐生长出茁壮的希望,那红红火火的好日子正笑盈盈的向众人走来。
他们欢欣鼓舞,他们热情高涨,他们踊跃报名,生怕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林国喜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这些村民们都渴望改变自己的生活,而种植枸杞和辣椒,正是他们走向富裕迈出的第一步。
“大家别急,一个一个的来。”林国喜大声说道,“我们会根据大家的报名情况,合理安排种植面积和购买种子, 技术员也会定时过来指导的。大家都加油干,争取让咱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村民们听了,更加激动不已,纷纷表示一定会努力种植,不辜负领导们的期望。现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人们的热情仿佛要冲破天际。
马良材上午回到部队,忙活了大半天,晚上吃饭时才见到冯昭。
马良材尊敬的喊了一声:“爸,我回来了,您最近还好吧?”
冯昭这会儿不似在部队的严肃,脸色很是和缓,他说:“我还好!良材,纤纤和小毅还真没跟你回来啊?”
翁婿俩坐下一边吃饭一边说话。
马良材回答说:“没有,纤纤的情况好了很多,主要是因为找到了姑姑,她也想留下来,跟姑姑她们多聚聚!”
冯昭到现在还有些难以置信,总有一种恍如梦中的感觉。他用确认的口气,一字一句的问:“良材,你现在说的和纤纤信里提到的都是真的?你们真的找到了你们的姑姑,我的妹妹,冯巧?没有哄我?”
马良材肯定的说:“爸,这事儿是千真万确的。姑姑当年被你们的继母逼迫,逃出来后,流落到了我们那附近,被姑父救了下来,最后两个人就成了亲,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了!”
这跟冯纤信上说的差不多,但冯昭知道,事情绝对不是那么简单,其中曲折哪里是这样三言两语能说清的。这事儿在心里稍微想想,就让他心里止不住的气血翻涌。
说着话饭也吃好了,两人转移到客厅的茶几旁坐下。马良材赶紧给两人泡好茶,摆在面前;冯昭刚坐下呢,又忙着到处去找烟,转了两圈,最后竟发现烟就在自己衣服口袋里!
马良材看冯昭激动成这样,也是始料未及。赶忙拿过打火机帮忙点上。这让他发现冯昭不光手在抖,连嘴唇都在颤抖。
马良材不由跟着激动起来,嘴里一叠声的安抚,说:“爸,爸你别激动,这是好事儿啊!咱们现在已经找到姑姑了! 你们兄妹马上就可以相聚了啊,她也特别想你呢!”
冯昭猛吸了一口烟,重重的喷出两缕烟雾,把身子一沉坐了下去,才缓缓开口沉声说:“良材, 你给我仔细说说,这些年,你姑姑她到底经历了些什么?”
马良材不敢怠慢,连忙坐下,开始仔仔细细的讲述。
从那个恶毒继母如何哄骗冯巧,说她父兄已经尸骨无存了;如何逼她像牲口一样不停的干活。说到那个继母与奸夫想趁着冯巧累的睡死过去,让人欺辱她,好逼迫她嫁给一个二流子的算计。
喜欢活在这温情人间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活在这温情人间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