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海岸水下铁矿的发现,如同给蓬勃发展的潜龙基地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然而,开采的难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在缺乏现代潜水设备的情况下,有效获取这些沉睡于海床之下的宝藏?
刘封(士南)召集了老麦、庞宏以及刚刚被委以水军建设重任的于禁,在临海的崖壁上召开了一次现场会议。海风猎猎,脚下是波涛汹涌的墨蓝色海水,隐约可见水下那片蕴藏着丰富矿脉的礁石区。
“主公,这矿石虽好,可这开采……”老麦搓着粗糙的大手,望着深邃的海面,面露难色,“人力下潜,不仅深度难及,且无法久留,效率太低,风险太大。”
于禁凝视着海面,以他陆战将领的眼光审视着:“若筑堤围堰,将海水排出,是否可行?”
庞宏立刻摇头:“于将军,此策耗力耗时太久,动静太大,极易引人注目。且此处风浪不小,堤坝难固。”
刘封没有立刻发言,他目光扫过海岸线,看到几艘正在附近作业的渔船,以及更远处一些随着潮水起伏的、被遗弃的旧木船残骸。一个基于现代工程学原理,却又符合当下技术条件的方案在他脑中逐渐成型。
“我们不从上面攻,我们从下面取。”刘封指向那些旧木船,“将这些废旧船只拖拽过来,选取矿脉最浅、最集中的区域,凿沉它们,形成一道粗糙的屏障,减弱水流冲击。同时,征集所有擅长水性的渔夫、水手,组建‘潜伐队’。”
他蹲下身,用石块在沙地上画出示意图:“打造一种特制的、底部开口的巨大藤筐,系上长绳。潜伐队员携带简易的呼吸竹管(利用中空竹竿延长换气时间),潜至水底,将矿石装入筐内。岸上的人听信号合力拉绳,将装满矿石的藤筐提起。我们不需要长时间水下作业,只需要短促、反复的突击。另外,设计一种大型的、带绞盘的人力吊杆,安装在坚固的平底船上,作为移动的提升平台。”
这个方案结合了沉箱围护、短时潜水作业和机械提升的思路,虽然原始,却极具可行性。老麦的眼睛立刻亮了:“妙啊!东家!凿沉破船当屏障,再用绞盘吊杆!俺这就带人去弄!”他仿佛看到了新的挑战,干劲十足。
于禁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对这位年轻主公层出不穷的奇思妙想更加佩服。
就在水下铁矿开采方案紧锣密鼓筹备之时,一匹来自北方的快马,带着滚滚烟尘,携着震动天下的消息,闯入了这片尚且偏安一隅的南疆之地。
“急报!急报!”信使几乎是滚鞍落马,冲进刘封所在的大堂,声音嘶哑而急促,“成都消息!汉中王……不,是陛下!已在成都称帝,建元章武!誓师东征,为关君侯报仇,倾国之兵,已发往江东!”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当历史的车轮真正以无可阻挡之势碾来时,刘封心中仍是一震。夷陵之战,这把烧尽蜀汉国运的大火,终究还是点燃了。
他立刻下令,召集所有核心成员。
片刻之后,庞宏、于禁、甄若、蛮牛、阿三,乃至刚刚被允许参与高层会议的邓艾,齐聚一堂。气氛凝重而肃杀。
“消息大家都知道了。”刘封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稳,听不出太多波澜,“刘备称帝,举国伐吴。此战,关乎天下格局。”
于禁神色复杂,他曾是曹魏将领,对刘备、孙权皆无太多好感,但作为军人,他深知这场大战的意义。他沉声道:“刘备为报仇而兴师,锐气正盛,然劳师远征,已犯兵家大忌。东吴陆逊,非易与之辈。此战胜负,犹未可知。”
庞宏接口道:“于将军所言极是。主公,此乃我军‘坐观虎斗,蓄势待发’之天赐良机!无论蜀吴谁胜谁负,必然两败俱伤。我军当紧守交州,加速发展,广积粮,缓称王。同时,可派精细之人,潜入荆南等地,密切关注战局,若有溃兵流将,或可……”
他没有说完,但意思不言而喻——趁乱吸纳人才,壮大自身。
刘封点了点头,这正是他的想法。他看向邓艾:“士载。”
“学…学生在!”邓艾立刻站直身体。
“你的测绘司,接下来的首要任务,不再是交州内陆。”刘封走到墙上那幅巨大的、尚未完成的中原舆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长江沿线,“我要你集中所有力量,结合各方情报,尽可能精确地绘制出夷陵至猇亭一线的长江水陆布防图!山势、水文、吴军寨垒、蜀军进军路线,越详细越好!”
这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距离遥远,情报模糊。但邓艾的眼中却燃起了强烈的斗志,他感到自己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重任。
“诺!邓艾…必…必竭尽全力!”他因为激动,口吃反而显得不那么严重了。
刘封最后看向众人,语气斩钉截铁:“传令下去,各司其职,加速备战!水军训练、连弩量产、盐铁专卖、矿场开发,皆不可懈怠!我们要让这场北方的烈火,成为照亮我们南疆潜龙腾飞之路的烽烟!”
“是!”众人齐声领命,斗志昂扬。
会议散去,刘封独自一人登上营地最高的了望台,远眺北方。那里,烽火连天,英雄悲歌。而他,这条蛰伏于南疆的潜龙,正冷静地注视着这一切,等待着属于自己的风云际会。
喜欢封御三国:潜龙问鼎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封御三国:潜龙问鼎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