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尚未完全驱散夜间的凉意,陈默已经坐在实验室的电脑前。屏幕上不是复杂的代码或仿真界面,而是一份看似枯燥的“实验室安全自查报告”表格。他逐项填写,笔触平稳,仿佛昨夜那无声的对抗从未发生。
鼠标光标在“设备异常情况”一栏停留。他的指尖在鼠标左键上轻轻敲击了两下,然后缓慢而清晰地输入:“近期实验室网络偶发不明延迟,怀疑存在外部扫描或访问尝试。部分关键实验数据读取速度异常,需进一步排查。”
写完后,他没有立刻上报,而是将报告文档最小化,仿佛那只是一件需要稍后处理的普通行政事务。
实验室门被推开,李立顶着乱糟糟的头发冲进来,手里抓着还冒着热气的煎饼果子。“老师!论坛的报告ppt初稿我熬出来了!”他声音洪亮,带着熬夜后的沙哑和兴奋,几乎把清晨的宁静撞碎。
陈默接过李立递来的U盘,插入电脑。ppt打开,色彩炫目,动画浮夸,技术要点被各种特效包裹得眼花缭乱。李立在一旁搓着手,眼睛亮晶晶地等着评价。
陈默的视线扫过屏幕,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只是放在键盘上的手指几不可见地蜷缩了一下。“内容框架可以,”他开口,声音听不出波澜,“视觉效果过于喧宾夺主。全部去掉,只用基础模板。重点突出算法核心创新点和实测数据对比。”
李立脸上的兴奋肉眼可见地垮下去一点,像被戳破的气球。“啊?全都去掉啊?我觉得那个数据飞入的效果挺酷的……”
“技术报告不是商业路演。”陈墨打断他,语气没有加重,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静,“清晰、准确、有说服力,是第一原则。把心思花在内容逻辑和深度上。”
他拖动鼠标,快速删掉了几页花里胡哨的过渡页和特效动画。“这里,对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分析不够犀利,避重就轻。重写。”鼠标又点向另一处,“实测数据对比维度单一,增加极端工况下的性能衰减曲线。”
李立凑近屏幕,看着自己熬夜的心血被大刀阔斧地修改,嘴角微微下撇,但眼神却渐渐变得专注起来,不时点头:“嗯……这里确实……我当时没考虑到……”
“下午下班前,把修改版发我。”陈默说完,将U拔下来递还给李立。
李立抓抓头发,接过U盘,没了刚才的咋咋呼呼,嘟囔着“那我再去抠抠数据……”,转身扎回了自己的电脑前。
实验室里渐渐恢复了往常的节奏。赵昊悄无声息地出现,坐在角落开始验算。李娟检查着昨晚测量记录的数据,不时在蓝色笔记本上写着什么。
陈默的电脑屏幕上,那份安全自查报告依旧最小化在任务栏。他打开了一个新的文档,开始撰写全国人工智能论坛的报告正文。他的打字速度不快,但极其稳定,每一个用词都经过斟酌。
写到关键的技术实现路径时,他描述了一个清晰、可行但并非最优的方案框架,逻辑严谨,足以让人信服,却又巧妙地绕开了几个他自己摸索出的、更为精妙高效的核心算法窍门。那些窍门,像散落的珍珠,被他有意识地隐藏在了看似平实的语言泥沙之下。
他甚至花费了不少篇幅,详细“论证”了其中一个其实存在潜在缺陷的技术分支的“可行性”,列举了种种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预设”的解决方案,写得煞有介事。
文档保存,命名为“论坛报告草稿_v1.pdf”。
做完这一切,他像是有些疲惫,向后靠在椅背上,手指按了按眉心。然后,他像是无意间,将这份“草稿_v1.pdf”和那份填写了“网络异常”的安全自查报告,放在了电脑桌面上一个显眼且未加密的临时文件夹里。
文件夹的名字很直白:“待处理”。
他起身去倒水,离开座位时,椅子向后滑动,与地面摩擦发出轻微的声响。
饮水机在门口附近。他接着水,目光似乎随意地扫过整个实验室。李立在皱眉修改ppt,赵昊在奋笔疾书,李娟在核对数据。一切如常。
他的视线极快地掠过电闸箱底部和门框上方那两个被隐藏的窥探点,没有任何停顿,仿佛只是无意识地环视了一下自己的工作环境。
温水流入杯中,升起微弱的热气。他端着杯子,没有立刻回到座位,而是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逐渐多起来的学生身影。
桌上的电脑屏幕,因为长时间无人操作,暗了下去,进入待机状态。那个名为“待处理”的文件夹,和里面那两份看似不经摆放的文件,也一同隐没在暗掉的屏幕之后。
就像一个沉默的饵,静静地沉入水底。
陈默喝了一口水,温热液体划过喉咙。窗玻璃映出他平静的侧脸,和身后实验室里一切如常的景象。
只有他自己知道,一张无形的网,已经随着那份报告和那份自查表,悄然撒了出去。他在等,等那暗处的窥探者,是否会忍不住咬钩。
杯中的水微微晃动,映出一圈细碎的波纹。
喜欢我的学生全是未来大佬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我的学生全是未来大佬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