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璇”文明遗留的规则知识碎片,如同几滴珍贵的甘露,滴入了星火联邦“规则工程学”这片渴望成长的土壤。虽然只是基础原理,但其独特的视角和极高的完成度,为联邦科学家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他们对“规则拓扑学”和“意识-规则耦合”有了颠覆性的认识。
泛银河学院内,一个新的“星璇遗产研究小组”迅速成立,致力于破译和吸收这些知识,并将其与现有的“规则桥”技术和“播种者纹章”研究相结合。他们发现,“星璇”的理论体系与“播种者纹章”中蕴含的部分结构存在着惊人的互补性,仿佛前者是后者的某种 理论延伸和实践验证。
“也许‘星璇’文明,就是在深入研究类似‘播种者纹章’这样的‘起源遗产’后,才走到了试图‘编辑元规则’那一步。” 研究小组的负责人,一位原本专注于“意念构造”技术的科学家推测道,“他们并非盲目冒进,而是建立在极其深厚的理论基础之上。我们的谨慎是必要的,但也不该因噎废食,完全放弃对深层知识的好奇。”
这种观点逐渐成为学院的主流。联邦对“起源遗产”的研究并未因“永恒殿堂”事件而完全停滞,而是采取了更加系统化、步步为营的方式。对“无尽族廊”那枚“播种者纹章”的研究,被置于最高安全级别下,集中了联邦最顶尖的、经过严格心理和认知评估的专家进行。
他们的目标不再是试图激活或利用纹章,而是像解读一本天书一样,理解其内部规则结构的“语法”和“词汇”。每一次微小的进展,都被反复验证,确保不会触发任何未知的机制。
就在这种稳健的探索中,转机再次出现。
一位语言学家出身的规则语义学家,在对比“播种者纹章”的结构与异宇宙监测者传递来的“评估信息”编码时,发现了一种极其隐晦的 规则修辞手法 上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并非体现在具体内容上,而是体现在信息的组织逻辑和强调方式上。
“它们……可能使用着同一种‘规则语言’的不同‘方言’!” 这位语言学家激动地报告,“虽然词汇和具体语法有差异,但底层逻辑和表达习惯存在共性!这或许能成为我们破译纹章,甚至更深层次理解监测者信息的钥匙!”
这个发现意义重大。如果“播种者”与“监测者”使用着同源或相似的规则语言,那是否意味着它们可能源自同一个更古老的源头?或者,存在着一个多元宇宙层面的 通用规则交流标准?
研究重点立刻转向了对这种“规则修辞”的深度解析。他们利用从“星璇”碎片中获得的理论,以及不断积累的与监测者“对话”的经验,开始尝试构建一个初步的“规则语言-修辞”对应模型。
这个过程缓慢而艰辛,但每一点进展,都让联邦对宇宙底层规则的理解更加深刻。他们仿佛在黑暗中摸索一套无形的积木,逐渐理解了它们的形状和连接方式。
与此同时,远在银河边缘的“新芽”文明“方舟史册”舰队,在漫长的航行后,再次传来了重要的讯息。这一次,并非关于某个孤立文明或远古遗迹,而是关于一片 异常活跃的星域。
【位于‘涌泉星域’边缘,检测到大规模、非自然的规则结构生成现象。其模式……与已知的‘播种者’或‘收割者’技术特征均不匹配。】
【观测到大量未识别的规则‘构件’正在被自发组织、组合,其过程……类似于生命体的生长发育,但速度极快,且完全基于规则层面。】
【该区域规则背景辐射强度异常升高,疑似存在一个…… 持续运行的、宏大的规则创造引擎。】
【初步判断,非本方宇宙已知文明所为。其技术层级……可能接近甚至部分超越‘星璇’理论描述的水平。请求联邦派遣专家团支援分析。】
“涌泉星域”的发现,瞬间吸引了联邦全部的注意力。
一个正在主动且大规模创造规则结构 的未知存在或机制!
这比一个静止的遗迹或一个遥远的监测者,更加直观,也更加……迫近。
是敌是友?
是另一个试图触碰“元规则编辑”的文明,步“星璇”后尘前的最后辉煌?
还是……某种他们尚未理解的、宇宙自然演化出的规则生命形态?
抑或是,“播种者”体系之外的、另一个未知高阶文明的造物?
星火联邦意识到,他们对多元宇宙的了解,仍然只是冰山一角。在监测者、“播种者”、“星璇”之外,还存在着其他活跃的、拥有极高规则操控能力的力量。
没有丝毫犹豫,一支由顶尖规则工程师、外交官和安全专家组成的 “涌泉接触团” 被火速组建,搭乘最新锐的“织网航行”舰船,前往“涌泉星域”与“新芽”舰队汇合。
规则之桥的建造仍在继续,对纹章和监测者语言的研究也未曾停歇。但联邦的视野,已经必须同时聚焦于三个方向:彼岸的监测者、远古的播种者遗产、以及此刻正在银河边缘活跃的未知规则创造者。
星火纪元的舞台,变得更加广阔,也更加复杂。他们必须在多方势力的夹缝中,找到自己的道路,用理解与智慧,而非蛮力,去面对这接踵而至的、超越想象的挑战。
(“涌泉星域”的秘密,等待着被揭开……)
喜欢无序穿行者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无序穿行者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