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立皇后的诏书如同九天惊雷,瞬间传遍宫闱,震撼朝野。那些曾经的流言蜚语、质疑揣测,在这煌煌天音与铁铸功绩面前,尽数烟消云散。尚宫局上下,与有荣焉,处理起事务来,腰杆都不自觉地挺直了几分。集贤斋内,更是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振奋气息。
然而,风暴中心的漪兰殿,却异乎寻常地平静。
崔芷柔,不,如今已是崔皇后了。她并未因这突如其来的尊荣而显出丝毫得意或慌乱。接旨谢恩后,她只是平静地吩咐宫人,按制准备迁居立政殿的一应事宜。自己则依旧埋首于尚宫局与内书房的文书之中,直到将手头紧要事务一一处理妥当,交割清晰。
立政殿,皇后正宫,规制宏丽,远非漪兰殿可比。迁宫那日,仪仗煊赫,宫人络绎。崔芷柔身着皇后常服,环佩雍容,端坐于凤辇之上,穿行在长长的宫道。两侧宫人跪伏,目光敬畏。她神色沉静,眸光清正,并未因这煊赫排场而失却本心,反倒更添了几分母仪天下的端凝气度。
踏入立政殿的那一刻,殿宇轩敞,陈设华美,象征着帝国女性至高无上的权柄与尊荣。她立于殿中,环顾四周,心中并无多少欣喜,反而涌起一股沉甸甸的责任。从此,她不仅是李恪的妻子,更是这大唐的后宫之主,天下女子的表率。
她没有急于召见六宫妃嫔,也没有立刻插手更多宫务。迁宫后的第一件事,是亲自将那盆跟随她许久的罗汉松,小心翼翼地安置在立政殿书房最醒目的位置。松影苍翠,根骨依旧,仿佛在提醒她,无论身处何位,勿忘根本。
随后,她以新后之名,下达了第一道温和却明确的谕令:六宫妃嫔,各安其位,恪守宫规,非召不得擅入立政殿扰攘。宫中一应事务,暂仍循旧例,由尚宫局协理,遇有要务,方可呈报。
这道谕令,既彰显了皇后威仪,避免了初立之初可能出现的混乱与攀附,也给了六宫,尤其是苏德妃等人,一个体面的台阶和观察期,未将关系立刻置于剑拔弩张之地。
然而,该来的,终究会来。
册立第三日,依制,六宫妃嫔需至立政殿拜见新后。
是日,立政殿内,香薰袅袅,气氛庄重。崔皇后端坐于凤座之上,身着正式朝服,头戴九龙四凤冠,珠翠辉煌,仪态万方。虽年轻,但那经由风浪淬炼出的沉静气度与眉宇间的睿智清明,却让人不敢直视。
以苏德妃为首,几位有品阶的妃嫔按次序列队入殿,敛衽行礼,口称:“臣妾等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千岁。”
声音整齐,姿态恭谨,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无形的张力。尤其是苏德妃,她低垂着眼帘,面上看不出喜怒,但那紧抿的唇角与微微绷紧的脊背,却泄露了她内心的不平静。
崔皇后目光平和地扫过众人,虚抬了抬手:“诸位妹妹平身,赐座。”
“谢娘娘。”
众人落座,殿内一时寂静。几位低位妃嫔更是大气不敢出,目光在皇后与德妃之间悄悄逡巡。
苏德妃率先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恭维与试探:“皇后娘娘初正位中宫,母仪天下,实乃六宫之幸,臣妾等日后还需娘娘多加教诲。”她顿了顿,话锋微转,“只是娘娘如今身负统领六宫之责,事务繁杂,不比从前只需打理尚宫局与内书房那般单纯,还望娘娘保重凤体。”
这话听着是关心,实则暗指皇后以往职权有限,暗示其未必能立刻胜任统领六宫之责。
崔皇后闻言,唇角泛起一丝清浅的笑意,目光落在苏德妃身上,温和却带着洞悉一切的力量:“德妃有心了。本宫虽资历尚浅,然既蒙陛下信任,忝居后位,自当竭尽全力,秉公处事,以不负圣恩,亦不负六宫姐妹期许。至于宫务,尚宫局章程明晰,内外各有职司,本宫循例而为,倒也不算艰难。倒是德妃,协理宫务多年,经验丰富,日后还需妹妹多多辅佐才是。”
她四两拨千斤,既点明了自己是“蒙陛下信任”正位中宫,名正言顺,又肯定了尚宫局现有的管理体系,暗示一切将依制而行,不会轻易变动,更反过来将了苏德妃一军,言明需要其“辅佐”,姿态摆得极高,却又让人挑不出错处。
苏德妃脸色微僵,只得应道:“臣妾惶恐,定当尽力。”
崔皇后不再看她,目光转向其他妃嫔,语气温和地询问了几句起居日常,赏赐了些许宫花缎匹,便以“本宫初立,尚需熟悉宫务,诸位妹妹且先回宫歇息”为由,结束了这次觐见。
整个过程,不卑不亢,恩威并施,既立了威,也未给人留下任何口实。
送走众妃,立政殿内重归寂静。崔皇后缓缓起身,走到殿门外,望着庭院中初绽的春花。
她知道,这仅仅是开始。苏德妃等人绝不会轻易甘心,前朝或许也仍有暗流。但这凤座,她既然坐了,便会坐得稳稳当当。
她深吸一口气,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方才觐见时的脂粉香气,但更清晰的,是那盆罗汉松传来的、熟悉的清韧气息,以及……仿佛萦绕在立政殿每一个角落的、那缕独属于紫宸殿的、深沉而坚定的龙涎余韵。
凤仪初立,波澜暗藏。
梅香彻宫,乾坤始定。
她转身,步入殿内厚重的阴影与璀璨的光华交织之中,背影挺直,步履从容。
这大唐的宫阙,将因这位新后的到来,步入一个新的时代。而她与那位执掌乾坤的帝王,也将在这最高的权柄之巅,开启属于他们的、共同执掌的漫长岁月。
前路漫漫,风雨未知。
但帝后同心,其利断金。
这九重天阙,终究会留下他们并肩而立、最为浓墨重彩的传奇。
喜欢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