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那夜离去时的决绝眼神与“绝不会负”的承诺,如同在崔芷柔心中点燃了一簇不灭的火焰,驱散了连日来的阴霾与彷徨。她不再去思虑那些纷扰的流言与立后的压力,只将全部心神投入到尚宫局与内书房的事务中,行事愈发沉稳干练,姿态从容不迫,仿佛外界一切风雨皆与她无关。
然而,紫宸殿内的风暴,却正在酝酿至顶峰。
连日来,关于立后的奏疏几乎堆满了御案。长孙无忌等人联名上奏,言辞愈发恳切,甚至隐隐带上了几分“若不立后,恐伤国本”的逼宫意味。朝会之上,虽无人敢公然指摘皇帝,但那无声的压力,却弥漫在丹墀之下的每一寸空气里。
李恪端坐龙椅,面色沉静如水,听着臣工们或直白或委婉的奏请,眸光深不见底,无人能窥知其心中所思。
直到这一日,一位素以耿直敢言、德高望重的老宗正,颤巍巍出列,手持玉笏,声若洪钟:
“陛下!老臣斗胆,中宫之位,关乎国体,悬置日久,非但六宫无主,更使天下臣民翘首以盼,心生疑虑!长孙司徒、房仆射等众臣所奏,皆为国本计!老臣恳请陛下,摒弃私念,以江山社稷为重,速下决断,择选贤德,正位坤宁!若陛下仍迟疑不决,老臣……老臣唯有长跪不起,以死明志!”
说罢,那老宗正竟真的撩袍欲要跪下!此举一出,满殿皆惊!若真让这位辈分极高的宗室长辈跪了下去,陛下将承受何等巨大的道德与舆论压力!
“皇叔祖且慢!”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恪骤然开口,声音并不高昂,却带着一种无形的、磅礴的威压,瞬间定住了老宗正的动作,也压下了殿内所有的窃窃私语。
他缓缓站起身,玄色冕旒微微晃动,目光如电,扫过下方每一个人的面孔,最后落在那位老宗正身上。
“皇叔祖忠心为国,朕心甚慰。”他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然,立后之事,朕,自有考量。”
他顿了顿,向前迈出一步,身影在御座的高台上显得愈发挺拔巍峨。
“众卿屡言‘贤德’、‘才识’、‘能辅佐朕’。朕且问诸位,何为贤德?是循规蹈矩,墨守成规?还是能于国难之时,挺身而出,献计献策?”他的声音逐渐提高,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何为才识?是吟风弄月,附庸风雅?还是能于案牍之中,洞察秋毫,肃清奸邪,安定宫闱?”
他每问一句,目光便扫过下方几位力主立后、其家族有女待选的重臣,目光锐利如刀,竟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垂下了头。
“北疆军机图,助朕大破突厥;江南治水策,救万民于水火;春祭惊变,洞悉先机护驾;贡品风波,明察秋毫正名!”李恪的声音如同黄钟大吕,响彻整个大殿,他将崔芷柔的功绩,一件件,一桩桩,清晰无比地公之于众!
“此等功绩,此等才识,此等对社稷、对朕之忠心,诸位家中待选之女,可有谁能及?!”
最后一问,石破天惊!殿内一片死寂,落针可闻!所有人都被皇帝这突如其来的、毫不掩饰的摊牌震住了!
长孙无忌脸色铁青,嘴唇翕动,却发现自己竟无言以对。房玄龄亦是面露惊愕,随即化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李恪不再看他们,他转身,面向御案,沉声道:“拟旨!”
侍立一旁的翰林学士慌忙铺开明黄诏书,提笔蘸墨,手竟有些发抖。
李恪目光沉静,一字一句,清晰无比地口述:
“朕闻乾坤定位,阴阳协和。王者立后,所以承宗庙,母天下,其选不可不慎重也。咨尔尚宫局尚宫崔氏芷柔,乃故礼部侍郎崔仁师之女。毓秀名门,秉性端静。德蕴柔嘉,才彰敏慧。典司宫闱,克勤克慎;参赞机务,屡献嘉谟。于北疆军机,献图定策;于江南水患,献策安民;于春祭惊变,护驾有功;于宫闱琐务,明察秋毫。懿范淑德,冠绝六宫;忠谨勤勉,堪为表率。兹仰承天命,俯顺朕心,册立崔氏芷柔为皇后,正位中宫,母仪天下。赐居立政殿。布告中外,咸使闻知。钦此!”
诏书内容如同惊雷,一道道劈在众人心头!不仅明立崔芷柔为后,更是将她所有功绩昭告天下,堵住了所有质疑之口!尤其那句“俯顺朕心”,更是将帝王意志彰显无遗!
“陛下!此事……”长孙无忌终于忍不住,出列欲谏。
“舅父!”李恪猛地打断他,目光如寒冰利剑,直刺过去,“朕意已决!莫非舅父认为,崔氏之功,不足以正位中宫?还是认为,朕……不配择选自己属意之人?!”
这话已是极重!带着不容置疑的帝王之怒!
长孙无忌浑身一颤,看着外甥那冰冷而决绝的眼神,终于明白,此事再无转圜余地。他缓缓跪伏在地,声音干涩:“老臣……不敢。陛下圣明!”
连国舅都屈服了,其余人等,谁还敢再置喙?满殿文武,包括那位老宗正,皆齐齐跪倒在地,山呼:
“陛下圣明!臣等恭贺陛下,恭贺皇后娘娘!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震动了整个紫宸殿,也必将震动整个天下!
漪兰殿。
崔芷柔正在核对内书房下月的用度预算,忽闻殿外传来急促而整齐的脚步声,以及内侍省总管那无比恭敬、甚至带着一丝颤抖的宣旨声。
她手中的笔,啪嗒一声落在纸上,洇开一团墨迹。
她缓缓站起身,走到殿中。
当那册立她为皇后的诏书被一字一句宣读出来时,她只觉得耳边嗡嗡作响,仿佛置身于一场宏大而不真实的梦境。那些她曾为之付出心血、甚至险些付出生命代价的过往,此刻都化作了诏书上最铿锵有力的褒奖,化作了她踏上凤座的坚实阶梯。
“……册立崔氏芷柔为皇后,正位中宫,母仪天下。布告中外,咸使闻知。钦此!”
诏书宣读完毕,满殿宫人皆已跪伏在地,激动与敬畏之情溢于言表。
崔芷柔站在原地,怔怔地望着那卷明黄的诏书,良久,她才缓缓屈膝,跪倒在地,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异常清晰坚定:
“臣妾……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雷霆定鼎,帝心独断。
凤诏惊鸿,梅魄为后。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的人生将彻底改变。她不再仅仅是崔芷柔,她是大唐的皇后,是与他并肩立于这九重宫阙之巅,共同俯瞰这万里江山的女子。
前路,必将有更多的风雨,更多的责任。
但她无所畏惧。
因为那个曾在她最艰难时给予庇护,在她受尽委屈时挺身回护,在她彷徨不定时给予承诺的男子,此刻,正以这世间最隆重的方式,将她迎接到他的身边。
她抬起头,目光穿越漪兰殿的宫门,仿佛看到了紫宸殿中,那个为她力排众议、独断乾坤的帝王身影。
唇角,缓缓扬起一抹清浅却无比耀眼的笑意。
这凤座,她坐了。
这天下,她与他,共掌。
喜欢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