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壤医院的病床上,邵明珠的身体在缓慢恢复,但他的大脑从未停止对前线战局的思考。除了地面战斗,他深知制空权的争夺同样至关重要,甚至更为关键。志愿军入朝初期,在美军绝对空中优势下付出的惨重代价,他记忆犹新。因此,当有关苏联空军秘密参战和新中国年轻空军初露锋芒的消息,通过志司转来的有限战报和来访战友的只言片语传到耳中时,他立刻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蕴含的战略机遇。
这天下午,阳光很好,邵明珠靠在摇高的病床上,面前放着一块木板,上面摊开着稿纸。金智妍护士刚给他换完药,他忍着肋骨的隐痛,正凝神构思。一份关于志愿军空军在清川江上空与美军F-80机群交战、击落击伤敌机数架的战报,让他心潮澎湃。
“终于……我们的翅膀,硬起来一点了……” 他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在稿纸上敲击着。他知道,这背后,是苏联老大哥的倾力援助和那些“穿上志愿军军装”的苏联飞行员的英勇奋战,也是中国第一批飞行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成果。
一个清晰的战略构想,在他脑中逐渐成型。他深吸一口气,拿起钢笔,蘸了蘸墨水,在稿纸顶端郑重地写下了标题:
《关于充分利用当前空中有利态势,建立并巩固“米格走廊”,夺取局部制空权的战略建议》
然后,他笔走龙蛇,开始详细阐述他的分析和建议:
“志司首长:
近日获悉我志愿军空军部队在清川江、鸭绿江口上空连续取得战果,士气大振,此乃我军建设史上一大里程碑!然,战机稍纵即逝,须趁敌新型装备(他不能明说F-86)尚未大规模列装前,最大限度地利用和扩大当前空中优势。兹提出以下建议,供首长参考决断:
一、 当前敌我空中力量对比分析:
1. 我方优势:
装备优势: 苏联援助的米格-15比斯型喷气式战斗机,其高空、高速性能卓越,尤其是爬升率和机载火炮威力,对美军目前大量使用的F-80“流星”、F-84“雷电” 乃至F-51“野马”(p-51)活塞式战斗机,形成代差优势!在万米以上高空,米格机可谓‘王者’。
人员优势: 我方飞行员(包括苏联友人和我年轻飞行员)斗志昂扬,战术灵活,且背靠我国境内机场,有地利之便。苏联飞行员经验丰富,技术精湛。
隐蔽性: 苏联飞行员身着我军服,战机涂装我军徽,虽美军心知肚明,但在政治上我占据主动,使敌难以借此扩大事态。
2. 敌军劣势与应对:
装备代差: 美军现役主力战机在米格-15面前,性能处于下风,尤其在垂直机动和高速格斗中吃亏。(邵明珠心里清楚,这种优势是暂时的,但他不能明说)。
飞行员心理: 敌军首次遭遇性能优于己方的战机,且常与‘西方面孔’的对手交战(虽心照不宣),必然产生轻敌后的挫败感和心理压力。美军飞行员私下称鸭绿江入海口一带为‘米格走廊’,足见其忌惮。
写到此处,邵明珠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他想起来访的苏联顾问闲聊时提到的趣事:有些美军飞行员在无线电里听到对方用俄语通话,或者透过座舱盖看到高鼻梁的对手时,会忍不住在无线电里惊呼‘they are Russians! ’ 但双方指挥部都默契地不予置评,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公开的秘密’。
二、 建议:立即着手建立并巩固‘米格走廊’
1. 定义‘米格走廊’: 即以鸭绿江口为基点,向朝鲜内陆延伸约50-70公里的狭长空域。此区域应成为我米格机群的主要猎杀区和安全屏障。
2. 作战目的:
保护交通线: 最大限度保障我后方至前线的交通运输线,特别是鸭绿江大桥等重要枢纽,免受敌机侵扰。
夺取局部制空权: 在此区域内,力求实现‘我们的天空’,掩护我地面部队调动、集结和重要目标。
积小胜为大胜: 通过空中游击战、伏击战,不断消耗、疲惫敌军空中力量,打击其嚣张气焰,积累我飞行员实战经验。
3. 具体战术建议:
‘车轮战术’: 利用我机场距战场近的优势,采取多批小编队、连续出动的方式,保持‘米格走廊’内始终有我战机存在,使敌机不敢轻易深入。
‘高空钓鱼’: 利用米格机高空优势,在高空巡逻,发现敌机群,尤其是b-29轰炸机群后,利用速度优势俯冲攻击,一击即走,不与敌护航战斗机过多纠缠。
‘协同作战’: 加强中苏飞行员之间的战术协同和指挥沟通(尽管有语言障碍,但可通过简单信号、预先规划弥补),形成合力。
三、 紧迫性与长远考量:
此战略窗口期极其宝贵! 敌军绝非坐以待毙之辈。以其强大工业基础和技术实力,必在全力研发或调拨更先进战机(邵明珠在此处笔尖顿了顿,强忍住写下‘F-86佩刀’的冲动)。一旦敌军新型战机大量服役,当前空中均势必将被打破,我欲再建立如此有利之空中防线,将难上加难。
因此,必须抓住眼下可能仅有的一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充分利用米格机优势,将‘米格走廊’打造得固若金汤! 此举意义重大:
军事上: 直接减轻地面部队压力,保护生命线。
心理上: 极大鼓舞我军士气,震慑敌军。
政治上: 展示我抗击侵略之决心与能力,为谈判增添筹码。
以上建议,是我基于当前战局及有限信息所作分析,可能存在疏漏。但‘米格走廊’之设想,事关战略主动,恳请首长及志司党委高度重视,速做决断!
此致
敬礼!
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处长 邵明珠
1951年3月18日于平壤医院”
写完最后一个字,邵明珠放下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到一阵虚脱般的疲惫,但内心却充满了振奋。他将报告仔细叠好,放入信封,密封好。他知道,这份报告一旦送上志司首长的案头,很可能将对未来的空战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他望向窗外北方的天空,仿佛能看到那些涂着鲜红五星、由中苏勇士共同驾驶的米格战机,正翱翔在“米格走廊”上空,扞卫着这片血与火的土地。他知道到,1952年,当F-86的阴影笼罩朝鲜上空时,真正的考验才会来临。而现在,必须争分夺秒。
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室。
空气中弥漫着烟草、汗水和紧张工作的混合气味。巨大的地图上,敌我态势犬牙交错,第四次战役的惨烈防御战仍在继续,志司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彭老总刚刚听完后勤部长关于粮食弹药运输屡遭敌机轰炸、损失惨重的汇报,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制空权的缺失,像一条绞索,时时刻刻卡在志愿军的脖子上,即使邵明珠跟上级在去年说过这个问题,但是在工业能力不足的新中国,即使提前做准备但不代表能解决问题。
就在这时,机要参谋送进来一份来自平壤医院的文件袋,上面标注着“邵明珠处长 呈”。
彭老总正在气头上,不耐烦地挥挥手:“什么东西?没看见正开会吗?放一边!”
邓副司令员接过文件袋,看了一眼,对彭老总说:“老总,是明珠从医院写来的报告。这小子,躺病床上也不安生。”
听到“明珠”两个字,彭老总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他对这个为他挡过子弹、才华出众的年轻处长,始终怀有一份特殊的关切和愧疚。他沉吟了一下,伸手道:“拿过来我看看。这小子,又琢磨出什么点子了?”
他撕开文件袋,抽出了那份墨迹未干的报告。开始只是随意浏览,但目光一接触到标题 《关于充分利用当前空中有利态势,建立并巩固“米格走廊”,夺取局部制空权的战略建议》 ,他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他调整了一下坐姿,身体微微前倾,手指点着标题下的文字,逐行逐句,看得异常仔细。
作战室里其他首长——邓、洪、韩等首长,都注意到了彭老总神情的变化。只见他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阴沉的表情如同乌云透出了阳光,甚至嘴角开始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了一丝极为罕见的、带着赞许和兴奋的笑意。
“好!好小子!” 彭老总突然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茶杯都跳了一下,把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但他毫不在意,反而激动地站起身,挥舞着手中的报告,声音洪亮,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你们都听听!都听听邵明珠这小子写的什么!” 他环视众人,目光炯炯,“米格走廊!好一个米格走廊!”
他快步走到巨大的朝鲜地图前,用粗壮的手指沿着鸭绿江口向西南方向划出一道狭长的区域:“看看!就是这里!邵明珠建议,我们就在这里,利用米格机的优势,给美国佬的飞机划下一道禁飞区!”
他转回身,激动地挥舞着报告:“这小子,把情况分析得透透的!我们的米格机现在比美国佬的大部分飞机都厉害,这是优势!苏联老大哥的飞行员穿上我们的衣服帮我们打,这是奇兵!美国佬心里门清却不敢明说,这是我们的政治主动!”
“他说的对!这个窗口期,不会太长!美国佬不是傻子,他们肯定在捣鼓新飞机!我们必须抓住现在这个机会!” 彭老总的声音斩钉截铁,“洪大个子!”
“到!” 洪副司令连忙应声。
“你刚才还说运输线被炸得够呛!现在办法来了!” 彭老总把报告拍在他面前,“就按邵明珠这个思路搞!立刻会同空军指挥所(指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研究具体方案!就以保护鸭绿江大桥和主要运输干线为核心,把这个‘米格走廊’给老子建立起来!要快!要形成战斗力!”
“是!坚决完成任务!” 洪副司令接过报告,也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越看眼睛越亮。
彭老总意犹未尽,背着手在作战室里踱了几步,突然停下,面对着所有志司首长和参谋人员,语气充满了感慨和毫不掩饰的赞扬:
“同志们呐!你们都看看!这就是我们志愿军的干部!” 他指着那份报告,情绪有些激动,“邵明珠同志,为了掩护我,身负重伤,差点把命都丢在手术台上!现在人还在平壤医院里躺着,肋骨都没长好,喘气都疼!”
他的声音提高了八度,带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激赏:“可是他没有一天忘记自己是志愿军的作战处长!没有一天不惦记着前线的战事!躺在病床上,还在分析敌情,还在研究战术,还能给我们志司、给整个志愿军,提出这么有远见、这么切中要害的战略建议!这是什么精神?!”
彭老总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一字一顿,声音铿锵有力:“这就是对革命事业极端负责的精神!这就是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这才是我们志愿军真正的栋梁之才!”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变得深沉:“我们有些同志,身体好好的,遇到困难就唉声叹气,就讲条件!再看看邵明珠!这才是榜样!”
“邓副司令!”彭老总看向邓华。
“在!”
“以志司党委的名义,立刻给邵明珠同志回电!” 彭老总命令道,语气不容置疑,“第一,告诉他,他的建议,志司完全同意,并已着手立即落实!‘米格走廊’计划,正式启动!”
“第二,” 彭老总的语气缓和下来,带上了一丝难得的温情,“代表我,代表志司全体同志,向他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慰问!让他不要牵挂前线,安心养伤!志司等着他健康归来!”
“第三,” 彭老总顿了顿,补充道,“告诉他,他这份报告写得好!我老彭,给他记一功!等他能喝酒了,老子亲自给他庆功!”
“是!老总!我马上拟电文!” 邓副司令笑着答应,也为邵明珠感到高兴。作战室里的气氛因为这份突如其来的高质量建议和彭老总难得的激昂表扬,一下子轻松和振奋了许多。
彭老总重新坐回座位,拿起那份报告又仔细地看了看,喃喃自语道:“米格走廊……邵明珠啊邵明珠,你小子,真是老天爷派来帮咱们志愿军的……”
这一刻,远在平壤医院病床上的邵明珠并不知道,他的一份心血之作,正在志司最高统帅部激起怎样的波澜,更不知道,他赢得了彭老总一次极其罕见且毫不吝啬的、当众的高度赞扬。这份赞扬,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对他忠诚与担当的最高褒奖。而“米格走廊”的构想,也即将从纸面走向现实,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真正成为悬在美军飞行员头顶的一柄利剑,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朝鲜上空的态势,书写下志愿军空军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喜欢亮剑世界之那个年代的美丽故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亮剑世界之那个年代的美丽故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