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变得炙热,将窗台晒得发烫。周韵注意到林晚偶尔会将目光投向窗外,不是看着树,也不是看着云,而是望着院门的方向,那里挂着一串老旧的、陶瓷烧制的风铃,是林晓之前一时兴起挂上去的,说是能带来点“生气”。
风铃静静地垂挂着,在无风的午后如同一幅静物画。
周韵放下手中的毛线,站起身,动作自然得像只是想去活动一下筋骨。她走到窗边,推开了另一扇窗。一股微热的、带着泥土和青草气息的空气涌了进来,同时,也带来了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微风。
就是这一丝微风,轻轻拂过了院门。
“叮——呤——”
一声清脆、细微,却极其清晰的陶瓷碰撞声,透过敞开的窗户,传进了客厅。
这声音很轻,像一滴水落入深潭,但在客厅绝对的寂静中,却激起了清晰的涟漪。
角落里的林晚,身体几不可察地颤动了一下。她的肩膀微微收紧,一直低垂的眼睫抬起,视线准确地投向了院门处那串轻轻晃动、反射着阳光的风铃。
周韵没有回头,她依然站在窗边,仿佛只是沉浸在这偶然得来的微风里。她的目光也落在风铃上,看着那几片烧制着青花图案的陶瓷小管,相互轻轻碰触,然后缓缓静止。
声音消失了,微风也停了。
客厅里恢复了安静,但某种东西已经被那声“叮呤”改变了。
周韵在原地站了一会儿,然后转身,走向茶几上的速写本。她拿起笔,翻到新的一页,开始画。她没有画风铃的细节,只是用寥寥数笔,勾勒出院门的一个角落,以及那串悬挂着的、由简单的线条和几个小圆圈代表的风铃。她在风铃旁边,画了几条轻柔的、象征微风的曲线。
画完后,她再次将本子放回原处。
这一次,林晚没有等待周韵离开。在周韵放下本子,直起身的瞬间,她的目光就落在了那幅简单的画上。她的视线停留在那几个代表风铃的小圆圈上,很久。
然后,她做了一个让周韵几乎屏住呼吸的动作。
她极其缓慢地,将自己蜷缩得更紧的身体,放松开一点点。她的头微微侧向窗户的方向,耳朵不易察觉地朝向外面,那姿态,像是在凝神倾听。
她在等待。
等待下一阵风,等待下一个声音。
周韵的心脏被一种酸楚而又充满希望的情绪攫住。她意识到,林晚不仅仅是在看,她开始尝试去“听”了。她主动地将自己的感知,投向那个被称之为“外面”的世界,哪怕只是通过一串风铃的声音。
周韵悄悄地退到厨房,给自己倒了杯水,也给林晚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去等待。
时间在寂静中流淌。阳光缓慢移动,窗台上的光影发生了变化。
不知过了多久,又一阵稍大些的风吹过院子。
“叮呤——叮呤——”
清脆的碰撞声再次响起,这一次,连续了两三声,像一小段破碎而悦耳的旋律。
周韵从厨房门口,看到林晚在那个声音响起的瞬间,闭合了一下眼睛。那不是受到惊吓的闭眼,而更像是一种……接纳。仿佛那清脆的声音,像一滴清凉的水,滴落在她干涸龟裂的心田上,虽然微不足道,却带来了真实的触感。
风铃静了下来。
林晚依旧保持着倾听的姿态,但她的嘴角,那总是紧紧抿着的、透露着苦涩和倔强的线条,似乎有了一毫米的松弛。
周韵没有再去画风铃,也没有再刻意打开窗户。她知道,那串门外的风铃,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装饰。它成了一个坐标,一个连接点。它向林晚证明,在她沉默的堡垒之外,世界依然在运转,存在着如此简单、清澈,并且可以被感知的声音。
当傍晚林晓下班回来,推开院门,再次触动风铃,发出一连串欢快的“叮呤”声时,周韵注意到,林晚没有再像以前那样因突如其来的声响而瑟缩。她只是静静地听着,直到铃声歇止。
门外的风铃,成了这个家里,第一个被林晚主动“接纳”的外界之声。
(第七十六章 完)
喜欢蚀骨危情:总裁的赎罪囚妻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蚀骨危情:总裁的赎罪囚妻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