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指环上的裂痕轻轻一跳,叶凡掌心的温度随之起伏。他立于主殿石阶最高处,风卷衣袂,身后佛塔第九层飞檐的余震尚未完全平息。方才坠落的琉璃瓦碎片虽已被人收走,地上却仍残留着半幅星图印记,在日光下泛出隐约青纹。
他并未即刻动身。
驱逐令虽下,三日之限未至,须弥山容他在西漠行走,却绝不容他再踏足核心圣地半步。而此时,脊柱命门处的悸动愈发清晰,恍若某种沉睡的封印正在松动,与指环的共鸣也愈加紧密。
就在此刻,一道神念自虚空垂落,不带威压,亦无预兆,只有一段晦涩音节直接烙入识海——如沉钟入水,余音绵长,字字皆似源自远古葬地。
“往生非引魂,乃断执。”
叶凡瞳孔微缩,体内气血竟为之一滞。这声音他认得,正是此前传音支持他的隐世老僧。不同于主持的悲悯,也非金刚长老的戒备,这位老僧的意志如同穿越无数轮回,平静中蕴着不可违逆的分量。
紧接着,又是一句:“战意炽盛者,最惧寂灭之始。”
随后,一段残缺梵音在脑海中徐徐铺展,共九转,每转皆含三重变调,初闻如送葬低吟,细品却暗藏逆转生死的韵律。这不是完整经文,也非修行法门,而是纯粹的咒术奥义——专破执念、斩战意、乱神识。
叶凡闭目凝神,未敢轻动。他知晓,这等层次的秘传绝非寻常馈赠。往生咒在佛门中本属禁忌,因其不度活人,唯用于超度那些死而不散、执念成魔的存在。若施于生者,极易反噬己身神魂。
可偏偏,它被交到了一个刚破除圣体诅咒、心间还埋着红尘执念种子的人手中。
他睁眼,目光扫过广场边缘。几名年轻僧人仍伫立原地,远远望着他,却不敢近前。护法金刚的身影隐于殿宇阴影间,戒律堂弟子正沿主道巡查。他不能久留,更不能结印诵咒引动异象。
脚步轻移,叶凡缓步走下石阶,避开人群视线,转入一条荒僻山径。此处临近西麓断崖,人迹罕至,唯几块青岩散落道旁。他在一块平坦石面上盘膝坐下,双手置于膝上,呼吸渐缓。
先以《道经》轮海篇调息,将体内奔涌的圣体气血稳住。待心神澄澈,方尝试运转那段往生咒。
并非出声,而是以神念模拟其节奏,在识海中悄然推动第一转。
刹那间,脑海如遭寒流贯穿。原本活跃的思维似被冻结,连心跳都慢了半拍。与此同时,“皆字秘”的本能反应立时浮现——这是斗战圣法,遇外力侵扰便会自启潜能,护持神志。
两股力量瞬间对撞。
一股欲引魂归寂,一股欲燃血迎敌;一求静,一求战。经脉中气机紊乱,眉心剧痛,鼻尖渗出血丝。
叶凡咬牙撑住,未退未动。他知晓,若此刻放弃,不仅辜负老僧所赐机缘,更可能留下神识创伤。他强压“皆字秘”的爆发冲动,转调往生咒的运行频率,试寻二者之间的平衡点。
一次失败,再试。
二次,他改用“皆字秘”第七次脉动的节点切入,恰对应往生咒第三段音节的下沉之势。此番冲撞依旧剧烈,但持续时间稍长,识海中竟现短暂空白——那一瞬,万念俱寂,连南岭方向的召唤都似远去了。
他捕捉到了。
这不是增强己力的融合,而是制造“断裂”。
恰如战场上,敌手气势如虹,招招连环,只需在其攻势最盛时,令其心神生出一丝迟疑,便可扭转局势。
三次尝试,他主动放开一丝心防,任心间那粒猩红种子微颤。执念一起,往生咒立感“活人执迷”之气,顺势牵引,竟将那躁动之力稍加压制。而“皆字秘”则趁势点燃意志,成内外夹击之势。
平衡初现。
叶凡双目骤睁,右手抬起,于胸前划出一道虚痕。掌心凝起一团气旋,色呈幽金交织,无声无息,却令周围三尺内的落叶瞬间枯黄卷边,恍若生机被抽离一瞬。
他心下了然:此术不伤躯壳,专扰神智。若在对决强敌时施展,可于对方攻伐最烈之际,制造刹那“战意中断”,使其后续招式脱节,甚或陷入短暂恍惚。
他将其命名为——融字秘·往生引。
虽仅雏形,未成体系,然已具实战之效。尤对倚仗气势碾压、连招不绝之敌,此技或成破局关键。
他缓缓收手,气旋溃散于无形。抬头望向佛塔方向,夕阳正斜照塔顶,金光洒落如雨。他知晓,那位老僧不会再现,方才传音已是最后馈赠。
“往生非死,而是重生之始。”
此言不知何时浮上心头,似神念残留,又如己身所悟。
叶凡起身,拂去衣上尘土。他未回头,也未多看一眼这座曾助他破除诅咒的圣地。三日时限未满,然他已无滞留之需。前路不在佛前,而在远方。
他沿山道缓行,身影渐融暮色。黄沙随风卷起,拂过脚边,又向东而去。
行至一处弯道,前方沙地中突现一行足迹,新留不久,走向与他相同。叶凡脚步一顿。
那脚印极浅,几被风吹平,然可辨是赤足所留,步距均匀,落地无声。蹊跷处在于,沿途并无遮挡,视野开阔,却不见前行者踪影。
他眯起眼,指尖再次抚上青铜指环。
此番,裂痕深处泛起的青芒持续了三息,方始隐去。同时,脊柱命门处猛地一跳,恍若有物,终彻醒转。
喜欢九龙拉棺:我以荒古圣体称尊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九龙拉棺:我以荒古圣体称尊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