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新能源产业园的舆情风波顺利平息,其应对过程被作为典型案例纳入省里正在制定的重大舆情风险防控指引草案。战略框架的落实工作,在经历了外部审视和突发舆情的连续考验后,似乎步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推进期。各项重点任务和试点示范项目按计划节点向前滚动,季度监测数据显示主要指标处于预期区间。
然而,江辰凭借其日益敏锐的政治嗅觉,隐隐察觉到一种潜藏在日常工作推进下的、更为深层的暗流在涌动。这种暗流,并非公开的反对或直接的冲突,而是源于战略框架所倡导的结构性调整和利益重新分配,触动了某些固有格局和既得利益,从而引发的无声而顽固的“博弈”。这种博弈,不显山露水,却可能从根本上影响框架的落实效果和方向。
一个显着的信号,出现在关于“全省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重点项目清单”的动态调整讨论会上。这份清单是框架落实的关键抓手之一,明确了需要重点支持和督导的转型项目。按照既定程序,清单每季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本次会议,主要是审议各地市上报的调整申请。
大多数申请理由充分,程序合规,讨论顺畅。但当审议到清源市上报的“清源钢铁集团综合节能改造项目”拟从“重点督导”调整为“常规备案”的申请时,会场出现了微妙的僵持。
清源钢铁是省内的老牌国企,规模大,历史包袱重,能耗和排放水平在行业内相对落后,其综合改造项目是框架中传统产业升级的重中之重,此前一直被列为省重点督导项目,享受相关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清源市发改委代表在陈述调整理由时,强调集团近期通过管理优化和技术小改,能耗指标已有“明显改善”,且当前钢材市场行情波动,企业资金压力大,希望减少行政督导,给予企业更多“自主空间”。
分管工业的刘副主任首先提出质疑:“清钢的能耗绝对值依然偏高,与国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框架要求的是‘本质安全’和‘系统提升’,管理优化和小改小革固然重要,但距离真正的绿色化、高端化转型还有很大距离。此时调整为‘常规备案’,督导力度减弱,是否合适?会不会导致企业产生懈怠心理,延缓根本性改造?”
清源市的代表则坚持己见,列举了一系列数据证明改善成效,并反复强调市场环境下的企业困难,话语间透露出这是市里主要领导的意见。
列席会议的生态环境厅、工信厅的处级干部们,则大多保持沉默,或发表一些不痛不痒的意见,态度暧昧。
江辰冷静地听着争论,心中了然。清源钢铁是清源市的利税大户和就业支柱,其转型涉及巨额投入、可能的人员安置阵痛,甚至影响短期经济数据。清源市希望减轻督导压力,某种程度上是想为地方争取更宽松的发展环境,甚至可能担心改造不成功反而承担责任。而省直部门的沉默,则可能是不愿轻易得罪一个经济大市,或对转型的艰巨性有畏难情绪。
这看似是一次常规的业务讨论,背后实则是一场关于转型节奏、责任分担和发展路径的“深层博弈”。是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可能短期内承受增长压力?还是降低标准迁就现实,换取表面平稳却埋下长期隐患?
江辰没有急于拍板。他中止了讨论,要求清源市提供更详细的能耗对标分析、技术改造路线图和资金筹措方案,同时指示投资处会同环资处、工信厅,立即组织专家对清钢的实际情况进行独立评估。“调整与否,必须基于客观科学的评估结论。框架的目标不能打折,转型的方向不能动摇。既要考虑企业实际困难,更要守住绿色发展的底线。”他定下了调子。
类似的“博弈”,在后续工作中以不同形式陆续出现。在推动“生态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时,生态受益地区与贡献地区之间,对于补偿基数、增长系数的确定,展开了激烈的、寸土必争的讨价还价。在规划“跨区域产业合作园区”时,经济发达地区倾向于转移低端环节、保留研发销售,而欠发达地区则希望承接整条产业链,双方在利益分享模式上难以达成共识。甚至在“科技创新券”跨区域通用通兑这类技术性较强的改革中,也涉及到各地财政资金如何结算、创新效益如何归属等具体利益问题。
这些博弈,不再像初期那样表现为观念冲突或认识不清,而是深入到具体的权责利调整层面,更加具体、更加尖锐,也更能考验决策者的智慧和定力。每一次协调会、每一次方案评审,都可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较量。
江辰意识到,战略框架进入深层落实阶段,必然伴随着深刻的利益格局调整。之前的种种挑战,更多是方法论、执行力层面的问题;而现在的“深层博弈”,则触及了权力、资源、责任的重新配置,是改革进入攻坚期最本质、最核心的矛盾。应对这种博弈,不能简单依靠行政命令,更需要建立科学的规则、公平的程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强有力的仲裁体系。
他指示专班,加强对框架落实中各类利益矛盾的研究,重点探索建立规范的跨区域、跨部门利益协调机制和争议解决程序,推动将一些成熟的、共识度高的协调结果,固化为制度性安排。同时,他也更加注重利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权威,在关键问题上明确方向,打破僵局。
喜欢仕途之巅:从中央选调生起航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仕途之巅:从中央选调生起航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