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做了决定,贾故便不再去国舅府热脸贴冷屁股了。
好在他在礼部,与王行也有疏远。
至此,他便谋划着,不如亲近扶持夏家。
然后借皇帝的小心眼,以朝廷大义的角度,教荣王防备国舅家借外戚势力干扰朝堂。
但毕竟疏不间亲,其中门道,还得细细琢磨。
谁知三月时,各处柳枝摇摆。
贾故带着许老将军和郑亲王去他庄子上的小溪旁钓鱼。
因为守了一夜,没有钓到一条大鱼。
许老将军信了郑亲王那套贾故得罪过鱼仙的说法。
二人联手把贾故赶回京城。
贾故生气回京,又听闻今日是郭府与国舅族亲定亲之日,心中更觉得晦气!
谁知王行久不见贾故,竟亲自驾车来荣府后门堵他。还一上前就笑嘻嘻来请贾故去王府吃郭太医和他同族堂弟的定亲酒。
贾故不想理他,冷脸不说话。
他却毫不在意,笑着解释说,“伯父,这可不怪我们家拉拢郭太医,而是宫里许多贵人都不愿意您家连跟两位太医好。”
“王太医也就算了,他嘴紧,与贵府只是平日交好,但与其他府上关系也不差,算是为人圆滑。但郭太医这边,您可是有大恩的!”
“她给内宫贵人治病的。若是像您透上一点半点,这谁能放心?”
“再说了,贾妃娘娘都平安生子了,您还怕什么?”
贾故一听王行话里的意思,虽然有几分道理。
但根据自己之前猜测的,元春生了皇子,她身后的贾家、王子腾家、史家势力也不容小觑。
肯定也是皇后娘娘把一直照顾贤德妃和小皇子的郭太医拿在手里的主因。
所以他直接给王行翻白眼,骂他,“巧舌如簧,颜之厚矣!”
说完,转身就走。
没想到王行一把拉住他,好声说,“伯父,我家这处境,一步错,就全族完了。我们也有不得已的考量。”
贾故才不管他的考量,他甩开他的手,冷笑一声说,“巧了,谁家都一样。我家也有自己的考量。可我家不做挖亲友家墙角的事!”
说到这,贾故又谴责王行,“亏我当初在圣上面前,说于公于私,我都愿意举荐你做太常寺卿。真真白瞎了我对你的好!”
王行苦笑,“我知道,我知道伯父照顾我。我都快成伯父不记名的弟子了,我能不记伯父的好?我今天来赔罪,也是来与伯父说正事的。”
贾故目光怀疑的看他,哼了一声,说,“你考虑清楚,皇后是君,你家可不是,同朝为臣,不打招呼抢了我的东西,你家最好给我多多补偿!补偿到我觉得可以不介意此事!”
王行忙点头,又偷觑贾故脸色,硬着头皮继续说道,“伯父府上是不是还有几个姑娘未出嫁?我姑姑和我父亲想了。若是伯父觉得哪个合适我,我们家去求圣上赐婚,就说我混蛋,跟伯父吃酒时不小心看见你家姑娘。日思夜想。反正皇帝姑父知道我的毛病。等皇后姑姑请圣上赐婚后,咱们两家便是骨肉之亲,永不相疑,彼此扶持,您看可好?”
贾故又哼一声。
国舅府先把给贤德妃和小皇子看诊的太医笼络走,再说进一步做亲家的话。
这是打一个巴掌,给一颗甜枣!
但放皇后和荣王的角度,俗话说,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二位这是试探贾故呢。
想让他最终表态的意思。
真是好算计。
事已至此。
皇后有心拉皇帝给荣府挽回脸面,如此便是最好的结局了。贾故缓了脸色,又问王行,“我当初跟你说我家姑娘,你不是不愿意吗?”
王行疑惑,“伯父有说过吗?”
看贾故一脸认真。
王行又赶紧回忆,可实在记不起来,又不敢再装傻,只得拍额赔笑说:“哎呀!我这个人伯父是知道的,我不是怕谈情意负了府上姑娘真心吗?但咱们现在说的不是情意,是利益啊。两家绑一起的利益。不然,伯父还真想把家里姑娘嫁二皇子。绝了咱们两家多年互相帮衬的情分?”
贾故给他翻了个白眼,上下打量他,就这花花公子样,他十分嫌弃的说,“我姑娘不给二皇子也不能给你!”
王行对自己心里有数,根本不介意贾故如此明晃晃的嫌弃,他笑说,“伯父说的什么话。咱家妹子不想来做三品淑人。您就在旁支里找个亲近的侄女儿认做义女,过了圣上明目许我家来。以后您就是我亲岳丈,咱们两家也是亲的。”
贾故想了想,自己无论是为了官途名声,还是顺圣上意思,都不能从皇后这边脱身。
既然如此,还是得顺势结亲谋好处。
他便又与王行说迎春。“不用旁支义女。还是我上次给你说的我大兄家女儿。她生来温柔端庄,配你简直是亏了!”
王行一听,啊了一声,“是府上大老爷的姑娘啊!”
贾故看他,“怎么?你还嫌弃起我家姑娘了?”
王行忙解释说,“不敢不敢,只是我还想做您女婿了。这些年我一路跟您脚步走,虽无师徒之名,可我真心给您当晚辈的!”
贾故没好气的笑了一声,只当他亏心,所以才如此夸张,又不甘叫他如此过关,能回府交代。
所以他又说,“既然如此,你明日给我拎了拜师礼来,咱们正经走礼做师徒。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岂不比做翁婿更亲近?”
王行一想,“这样也行!”
这会是他先起身走了。
他走时还不忘给贾故说,“伯父等我回去给父母说,等咱们行了拜师礼,再议娶亲之事。”
贾故看着他背影。
一时觉得国舅府放他来,有些疯了。
但是,面临天下至尊之位。
是个人都会疯的。
比如,贾故家里一群人。
明明上一次跟着忠义老亲王坏事,家里一代人付出了二十年不出头的代价。
可此时,贾故回府给老太太请安。
顺便把皇后和国舅府打算和自己的回应给大哥贾赦说了。
贾赦当时就同意了,他说,“早该如此!当初我就说他好,老三你不上心,白把你迎春侄女耽搁了。”
贾故心里翻了个白眼,没说出当初自己提过,只是别人没接招的事来打击他大哥。
而老太太也算满意,“咱们家面子回来了,宫里娘娘和小皇子也有人照顾,如此就很好了,旁人只见结果,便不能小瞧了咱们府上。”
再到第二日,王行真的把国舅和国舅夫人拉荣府来,给贾故敬茶磕头认了师父。
贾故昨日翻了太多白眼,眼睛都翻疼了,今日不想多做表情,勉强认了这个弟子。
国舅夫人又相看了迎春,叫她真内敛,不像爱生事的人,便与老太太和邢夫人定下议亲章程。
老太太这下是笑的合不拢嘴了。
等人都走了,她老人家还说,“这才是厚道人家做派。”
一点也没有刚得了抱琴消息时的生气无奈了。
大房其他人只看王行如今已是太常寺卿,迎春出嫁便是三品淑人,又是去做皇后侄儿媳妇,公主弟妹,已经得意得不得了。
王熙凤更是大手一挥,当时就给迎春送了一套十二件的珍珠头面,来为她贺喜。
贾故也名正言顺的以媒人身份,从大哥那又摸了两件好东西。
至于迎春的心意,众人默契地闭口不谈,高门嫁娶,从来由不得姑娘自己。
喜欢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