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家麦地虽然遭了龙卷风两次袭击,不但没受什么损失,反而白得了数百斤鱼,给这个困难的家庭带来了一丝慰藉。
转眼到了秋天。
除了七月末那场龙卷风造成些损失外,靠山屯今年的收成还算不错。
在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的帮衬下,三子家也把地里的庄稼都收完了,真正是颗粒归仓。
这是十七八岁的小三子第一次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力扛起农活,能有这样的成果,实在不容易。
可三子家却始终笼罩着一层阴云——三子妈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
屯里的老大夫和老五都来看过,悄悄告诉三子爸: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得早做准备。
听到这个消息,三子爸仿佛一夜之间老了许多,小三子脸上更是再没见过笑容。
那段时间,成了小三子生命中最难熬的日子。
秋收结束后,三子和爸爸带着妈妈去了附近几家医院,县城、科山都跑遍了,诊断结果都是肺心病晚期。
从医院回来后,小三子独自去了老李奶奶家,一进门就忍不住哭诉:“李奶奶,您说还有什么法子没有?我就想让我妈多活一阵……”
老太太一辈子刀子嘴豆腐心,见半大小伙子哭成泪人,心里也不是滋味。
她叹了口气:“唉,我都有日子没请老仙了,平时也就是初一十五上上香,请老仙吃点喝点,问问事。三儿你别急,奶奶这就给你问问。”
说罢点上香,低声念叨起来。
约莫三分钟后,老太太从蒲团上起身,对三子说:“老仙看了,也就这个月的事了。回去跟你爸说说,早做准备吧,什么法子都没用了。”
小三子本来指望李奶奶能给指条明路,没想到却得了最坏的消息。
他倔劲儿一下子涌上来,一把扒开蒲团,直接跪在砖地上砰砰磕起头来,一边磕一边高声祈求:“老仙!求求您帮帮忙,让我妈多活些日子,哪怕过了年也行!等我二哥放寒假回来,等我大姐忙完能走开,让大伙儿见上最后一面!”
“老仙您发发慈悲,帮帮我们家吧!要是我妈走了,家里就剩我爷、我爸我们三个,这日子可怎么过?这还叫个家吗!”
老李奶奶见状赶紧上前搀扶。
小三子本不愿起来,又怕累着老人家,只好起身。
老太太见他额头都磕出了血印,连声叹道:“你这孩子脾气倔,没想到还这么孝顺!放心吧,老仙看见你的孝心了,一定会帮忙的。快擦擦!”
她压低声音,“本来有些话不该说,可今天我就破例告诉你——你妈这病为什么拖了这么多年,受这么多罪?她是个刚强的人啊。”
“其实你家早该立堂口的,该让你妈出马看病,我跟你妈提过好几回,你们小辈都不知道。可你妈怕以后你们,还有你们的子孙后代也要受这份累,说什么也不肯应。”
“就为这个,她的身子才一直不好,受尽折磨,这么早就要走。要是她当年应下,活个七八十岁都不成问题。”
“这事你心里有数就行,回家别跟你爷爷、妈妈提。你爷爷年纪大了,不像年轻时那么硬朗;你妈更不能让她知道。”
“就跟你爸念叨念叨,早做准备。再给你外面的哥哥姐姐写封信,让他们心里有个数,真要不行了,赶紧打电话拍电报都行。”
小三子这才明白原委,心里五味杂陈。
他默默点头,擦干净额头的血迹,匆匆回家了。
接下来的几天,三子妈的精神竟好了些,能吃下点东西,看着也不像之前那么难受。
小三子稍稍安心,心想许是老仙看见他的诚心,让妈妈能坚持到过年。
才五十二岁啊,太年轻了。
见妈妈病情好转,小三子也不敢闲着。
家里柴火还没备足,两间屋三铺炕,冬天可不能断烧。
他决定趁着天气还不算太冷,妈妈状况也稳定,赶紧上山砍柴。
担心家里有事,他没去远处的大南山,只去了附近的西山。
拼死拼活砍了两天,攒了大半车柴火。
盘算着再砍两天,找辆四轮拖拉机拉一大车回来,这个冬天的柴火就差不多了。
第三天早晨吃完饭,收拾妥当,小三子照例去妈妈屋里道别。
这些日子妈妈因为肺心病严重,躺不下,只能抱着枕头坐着。
他本想打个招呼就走,没想到妈妈却无力地招了招手。
他赶紧上前握住妈妈的手:“妈,今天感觉怎么样?难受吗?”
妈妈没说话,只是微笑着看他,另一只手指了指炕桌上装梨的盘子。
小三子立刻会意——妈妈是想吃梨,自己又够不着。
他拿起一个洗好的梨递过去,妈妈却不接,反而指了指他的衣兜。
他这才明白,妈妈是让他带着上山砍柴时解渴。
本想留给妈妈,可见母亲满眼关切,他还是把梨装进了口袋。
小三子狠下心转身要走,怕再多待一刻就舍不得离开。
他轻声说:“妈,我走了,下午就回来。明天柴火就打够了,等我哥我姐回来,把他们那屋烧得热热乎乎的。今年过年,咱们家还得热热闹闹的。”
妈妈依旧没说话,缓缓松开了他的手。
小三子没敢回头,拿起镰刀就出了门。
到了山上,他开始埋头砍柴。
可干着干着,心里突然一阵发慌,总觉得要有什么事发生。
喜欢东北那些灵异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东北那些灵异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