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五哥,究竟是何许人也?
他姓张,就住在三子家东院,是看着三子爹长大的邻居,按辈分,三子得叫他一声“老五哥”。
老五哥那年还不到三十,却已是屯子里有口皆碑的人物。
他从小没爹——老爷子是抗美援朝的烈士,牺牲在了朝鲜。是他老娘一个人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
初中毕业,他就子承父志,参军报了国。
在部队里,他是尖子侦察兵,表现优异,还入了党。眼瞅着就要提干留在部队,前途一片光明。
可就在退伍前那次任务,改变了他一生的轨迹。
那是一次搜救任务。山里起了百年不遇的大雾,几位进山考察的考古专家失了踪。
老五作为侦察兵,奉命配合当地公安和民兵进山搜寻。
大雾浓得化不开,像是把整座山都泡在了牛奶里,能见度不足五米。
老五和两个战友组成小组,在山脊背阴处艰难摸索。
突然,一阵极其凄厉、不似人声的哀嚎穿透浓雾传来,听得人后脊梁骨嗖嗖冒凉风。
“有情况!”三人立刻压低身子,循着声音匍匐前进。
几米开外,一棵老枞树下,一幕景象让他们松了口气,又瞬间揪心——
一只火红色的小狐狸,前腿被锈迹斑斑的猎人夹子死死咬住,鲜血染红了周围的雪地,它正发出绝望的呜咽。
看到有人来,小狐狸的哀鸣变成了恐惧的低吼,挣扎着想逃,却只是让伤口撕裂得更厉害。
两个战友对视一眼,拍拍老五的肩,示意继续向前搜索,脚步却故意放慢,等着他。
老五没犹豫。他快步上前,嘴里念叨着:“别怕,小家伙,我帮你……”
说也奇怪,那原本惊恐万状的小狐狸,竟像是听懂了一般,渐渐停止了挣扎,一双湿漉漉的黑眼睛望着他,眼角仿佛还挂着泪珠。
老五心一软,熟练地用力掰开铁夹。
小狐狸痛得一声尖叫,前腿已是血肉模糊。
他立刻拿出随身急救包,用清水冲洗伤口,撒上止血粉,再用纱布仔细包扎好。
整个过程,那小狐狸异常温顺,甚至用脑袋蹭了蹭他的手心。
“快走吧,找个地方躲起来!”老五拍拍它的头,转身快步去追战友。
他没看见,在他身后,那只小狐狸竟颤巍巍地站起身,像人一样,朝着他离开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
搜救任务远比想象的艰难。天色渐晚,若再找不到人,专家们凶多吉少。
说来也怪,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老五冥冥中像是被什么指引着,偏离了原定路线,鬼使神差地走向一个极其隐蔽的山洞。
在洞里拐了两个弯,他们赫然发现了几乎虚脱的几位专家!
事后总结,谁都觉得不可思议。那个山洞,之前有搜救队路过却根本没人注意到入口。
老五立了功,战友们开玩笑:“五哥,是不是那狐仙报恩,给你指的路啊?”
老五只当是玩笑,一笑了之。
直到几天后的深夜,他做了一个极其真实的梦。
梦里,一个穿着古朴的白胡子老头,领着一只前腿缠着纱布的小狐狸,走进他的营房。
老头对着他躬身作揖,声音苍老而清晰:“后生,多谢你救了我这顽劣的孙儿。他道行浅薄,险些遭了劫难。此乃天定的缘分,我族必有厚报。”
说完,一老一少再次躬身,随即如烟般消散。
老五一个激灵从梦中惊醒,浑身冷汗。他把这怪梦说给同班一个湘西籍的战友听。
战友听得神色肃然:“五哥,这事宁可信其有。山精野怪最重报恩,你这是结下善缘了,它们真会保佑你的。”
至此,老五心里才真正犯了嘀咕。
冬天,老五退伍了。他放弃了留队的大好前程,义无反顾地回到了靠山屯——他得回家给苦了一辈子的老娘尽孝。
因为党员身份和在部队的过硬表现,他一回屯就被选为民兵连长。
小伙子长得精神,人品端正,提亲的媒人几乎踏破门槛。
很快,他娶了后屯王木匠家善良淳朴的二闺女,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一心伺候老娘,共享天伦。
如果日子就这么平静地过下去,或许老五永远只是那个受人尊敬的民兵连长,老婆孩子热炕头。
但冥冥之中,命运早已安排好了一切。
就在小三子出生的前一年,老五二十八岁的时候,一连串无法用常理解释的怪事,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那时节,国际形势吃紧,北边“老大哥”陈兵百万,南边还嚷嚷着要“反攻大陆”。
全国上下绷着一根弦,民兵训练抓得格外紧。
刚当上民兵连长的老五,几乎天天带着屯子里十几个精壮小伙,去公社参加训练。
训练场在公社西头一个大沙坑,据说是小鬼子当年挖沙子修炮楼留下的,面积老大。
每天,拼刺刀、练射击,喊杀声震天,就为防备那不知何时会响起的枪声。
农闲时,训练强度更大,一练就是五六个钟头。
大队统一给带饭——每人两个白面大馒头,一点芥菜疙瘩咸菜。
在那年头,这算是顶好的伙食,不少小伙子就是为了这口白面,训练格外卖力。
老五的行军包总是放在固定地方。
每天开饭前,负责分饭的柱子——他自封的“副连长”,大家都笑他是“炊事班长”——总会第一个把用报纸包好的两个馒头,仔细放在老五的包上。
头几天相安无事。
直到那天,老五照例巡视完大家吃饭,回到自己位子上一看——行军包上空空如也。
“柱子,闹啥呢?我馒头呢?”
柱子一愣:“五哥,我第一个给你放上的!咋能没了?”
两人一核对,馒头数目刚好,唯独少了老五那份。
起初都以为是谁恶作剧。
可接下来四五天,天天如此!
那俩馒头就像蒸发了一样,在老五眼皮子底下不翼而飞。
老五没法子,只好让媳妇每天单独给他揣点干粮。
吃的刚解决,喝的又出事了。
训练场喝水用的是大塑料桶,灌满甘甜的井巴凉水,用棉帘子裹着放在阴凉土坑里,晌午喝时还拔凉解渴。
这天,民兵王大虎渴急了,第一个冲过去倒了一碗,仰脖子就灌!
“噗——!”
下一秒,他一口黄汤全喷了出来,哇哇直吐唾沫。
“操他妈的!谁干的?!这他妈是尿!骚死老子了!”
众人围上去一闻,那桶里果然一股冲天的尿骚味!
老五和柱子面面相觑,后背有点发凉。
这玩笑,开得也太埋汰、太邪性了!
然而,最吓人的事还在后头。
这天下午是实弹射击。
公社武装部的李部长看老五是部队下来的尖子,让他负责指导邻村民兵的射击动作。
轮到邻村一个叫王小子的年轻民兵。
老五就站在他侧后方,弯腰仔细指导他:“肩膀顶住……屏住呼吸……食指慢慢扣……”
前两枪,哑火。这破旧的老步枪出点毛病也常见,没人在意。
第三枪,王小子憋足劲,猛地扣动了扳机!
“砰!”
枪响了!
但紧接着,所有人魂都吓飞了!
那颗出膛的子弹,竟像是长了眼睛,在空中划出一道不可能的弧线,猛地调转180度,带着尖锐的呼啸声,擦着老五的后脑勺飞了过去!
“嗖”的一声,把他军帽都带歪了!
时间仿佛凝固了。
王小子“妈呀”一声瘫软在地,裤裆瞬间湿了一片。
老五僵在原地,脸色煞白,冷汗唰地一下浸透了后背的军装。
所有民兵都张大了嘴,目瞪口呆。
李部长脸都绿了,手里的红旗“啪嗒”掉在地上——
这子弹要是偏一寸,老五的脑袋就开花了!他这部长也当到头了!
往前打的子弹,怎么会往回飞?!
这他娘的简直是撞了鬼了!
一连串无法解释的邪乎事,让老五心里彻底毛了。
他隐约感觉到,这些绝不是简单的恶作剧或意外。
某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正以一种令人不安的方式,缠绕着他。
而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农历七月,地里闲了,庄稼还得个把月才能收。
公社没下训练任务,大队干部一合计,正好上山拉点木头,来年修葺大队部用。
老五,民兵连长,退伍军人,身板壮、干劲足,主动请缨带队进山。
那时候,山上不准乱砍,只有谁家盖房才能申请伐木。
靠山屯这一带山不高,林子里落叶松、常青松、杨树密密麻麻,屯里人盖房多半用落叶松。
老五一行人到了林场,工人按他选的树采伐、装车,其实没他啥事。
他和同来的民兵就在一旁盯着。
找了个粗树墩子,老五一屁股坐下。
可歇了不到一刻钟,想站起来时,却邪了门——浑身使不上劲,咋都站不起来!
林场的老王头瞅见,哈哈大笑:“虎玩意儿,你坐的是山神爷的座儿!赶紧磕三个头赔罪!”
老王头是屯里老人,论辈分,老五得喊他一声“王舅”,他采生(第一个抱婴儿的人)还抱过老五。
老五见他说得认真,四周又没人看笑话,心里发毛。
趁大伙没注意,他赶紧对着树墩子“咚咚咚”点了三个头,嘴里念叨:“山神爷莫怪……”
你说神不神,刚磕完,他“噌”一下就站起来了。
木头装了二十多根,每根都有三四十厘米粗,用棕绳捆得牢牢实实。
刘大能赶着四匹马拉的大车,老五和民兵坐在木头垛上,哼着《打靶归来》,往屯里走。
日头西沉,靠山屯就在七八里外,炊烟袅袅。
老五心里美滋滋:回去整两盅,搂媳妇睡热炕头……
就在这时候,出事了。
马车下一个缓坡,坡底有个四十度的弯。
平时走这儿从没岔子,可今儿像中了邪!
车刚拐弯,左边轱辘突然悬空腾起!
枣红马惊得直立嘶鸣,刘大能吼叫:“快下车!压住轱辘!”
老五和民兵跳下车拼命往下压,可几十根木头重如山,哪压得动?
突然,“哐当”一声,悬空的车轮竟自己落了地——
老五躲闪不及,一条腿被结结实实压在下头!
他清晰听见“咔嚓”骨裂声,剧痛钻心,眼前一黑……
再醒来,已是三天后。
躺在自家炕上,一屋子人:媳妇、老娘、大队赵书记、三子他爸……
见他睁眼,全都围上来。
媳妇抹着泪:“你可算醒了……三天不吃不喝,光说胡话,吓死人了!”
老五猛地想起腿被压的事,心里咯噔一下,掀开被子——
腿居然还在!动了动,一点也不疼!
他懵了:“咋回事?我明明听见骨头碎了……”
媳妇哆嗦着接话:“是胡三太爷显灵了吧?你昏迷一直喊他……”
“别胡说八道!”老五厉声打断。
他是党员,是军人,最忌讳这些迷信话。
可话音刚落,他浑身猛地一抽,腿瞬间失去知觉,剧痛和高烧卷土重来,连话都说不出了!
老娘扑通一下朝赵书记跪下了:“老书记!管不了那么多了!救命要紧啊!我就这么一个儿……”
赵书记咬牙跺脚——
他是老党员,不信这些,可老五是他战友的遗孤,如今给公家干活出的意外……
他不能眼睁睁看孩子没了!
“我啥也没听见,没来过。”赵书记压低声音,朝三子爸使了个眼色,“你去叫老李婆子……就说来串门子。”
门一关,风声呜咽。
炕上的老五又开始说胡话,窗外,天黑得压人。
老书记前脚刚走,老五娘后脚就急火火地请来了张老师——也就是三子他爸——央他去请老李婆子来给老五瞧瞧。
这会儿的老五虽不吭声,脸上却一阵青一阵白,眼神忽而灼亮迫切,忽而阴沉愤恨。
后来大伙儿才明白,那兴奋原是身上的老狐仙盼着老李婆子来捅破这层窗户纸;那愤恨却是老五自个儿残存的清醒——
一个党员,一个军人,咋能信这些封建迷信?
喜欢东北那些灵异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东北那些灵异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