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转眼来到1994年,靠山屯出了件喜事——虎子终于要和兰香结婚了。
原本婚事定在93年冬天,不料兰香的爷爷去世,只好推迟一年。按当地风俗,若是男方家有至亲长辈过世,得守孝三年,好在女方家没这讲究。
小两口早就备好了新房,该置办的都置办齐了,眼下虽未正式成亲,却已经住进了新家。
二小常拿这事打趣虎子:“你这可是提前过上好日子了!”
新房里的家电在当年算是很体面了。九十年代初结婚,比七八十年代阔气多了,大彩电、洗衣机、组合音响一样不少。
最贵的要数电视机,那时时兴“一寸一百元”的说法。虎子家买的二十四寸国产彩电,花了整整两千三。那会儿电视机又厚又重,一个人根本搬不动,如今早已见不到那样笨重的款式了。
秋收一过,两家人就开始张罗婚礼。那时办事事都在自家摆席,左邻右舍借几家院子一起忙活。
杀猪、送彩礼、会亲家、定日子,样样不能少。小三和二小子大成子也常来帮忙。
眼看婚期将近,这天虎子特地来找小三:“三儿,我结婚你得给我当傧相。”
那时候还不兴“伴郎”这说法,当地都管这叫“男傧相”。
三子却提不起兴致:“干活帮忙我没二话,当傧相就算了。你也知道我和燕子的事……”
虎子一听他要推脱,立马急了:“别跟我来这套!敢撂挑子我就跟你绝交!不就是为了秋燕拒绝你那点事吗?这回正好是个机会。”
三子一听不乐意了:“谁说她拒绝我了?人家说要考虑考虑!你少在这胡说八道……等等,你说有机会?什么机会?”
虎子看他这反应,忍不住大笑:“瞧你这点出息!不答应我就不告诉你!”
三子一个箭步上前,把虎子按在炕沿上:“不说就在这儿趴着!”
两个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还像小时候似的闹作一团。虎子赶紧讨饶:“三爷饶命!我说还不行吗?”
闹够了,三子心情好了些。虎子这才正经说道:“我结婚这些天,秋燕一直跟着忙前忙后。咱们都是一起长大的……”
三子打断他:“谁跟你一起长大的?说正事!”
虎子笑嘻嘻地说:“让你当男傧相,我安排她当女傧相。闹洞房的时候让大伙儿配合着,给你俩创造机会。这么好的事你还推三阻四?事成之后你得谢我!”
三子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虎子,都说你机灵,还真是!那我当傧相要准备什么?”
虎子故意逗他:“现在可不是你想当就能当的。先说好,礼金随多少?少了我就让二小当。”
三子作势又要动手,转念一想现在是自己求人,只好软下语气:“本来打算随五十。这样,事成之后再补五十,行不?这傧相我当定了!”
看他这副模样,虎子乐得直拍腿:“逗你玩呢!就定你了!不过咱得好好打扮打扮。”
三子不解:“又不是我结婚,打扮什么?”
虎子解释道:“不想让秋燕多看你两眼?我前天进城买了两件新衣裳,一件大衣一件羊毛衫。结婚我穿羊毛衫就行,大衣借你。再去大成子新开的理发店烫个头,就照《上海滩》里许文强那样打扮!大衣有了,再配条白围脖、戴顶礼帽,保准帅气!”
三子连连摆手:“你尽瞎扯!上哪儿弄白围脖黑礼帽去?”
“都有办法!二小家有条白毯子,咱俩想办法弄来改改。礼帽找你大哥借。现在就差烫头了。”
三子头摇得像拨浪鼓:“围脖礼帽还行,烫头可不行!顶着一头卷毛回家,我爸非骂死我不可。再说大成子刚学手艺,我才不给他当试验品。”
虎子故作遗憾:“那算了,二小说为了当傧相愿意烫头,我找他去。”说着就要走。
三子急忙拉住他:“别!我烫还不行吗?大不了你结完婚我剃光头!说定了,男傧相必须是我!”
说完拽着虎子就往大成子开在小卖部里的理发店走去。
人一高兴就容易忘形。
第二天,三子就把当傧相的事原原本本告诉了二小。
二小一听不乐意了:“虎子结婚你当傧相,还要拆我家毯子?我爸知道了非得骂死我不可!这肯定不行!”
三子这才后悔自己嘴快,眼看计划要泡汤,赶紧问二小有什么条件。
二小直截了当:“我也要当傧相!我也要戴礼帽!白围脖我家有现成的,不用你们偷,我把毯子拿出来改成三条围脖。要是不同意,别说围脖没有,我还要喝酒闹事!”
三子一听头都大了。这酒蒙子要是闹起来可真没人管得住,赶紧跑去找虎子商量。
虎子气得直拍大腿:“你这嘴可真不把门!现在可咋整?要不就设两个男傧相、两个女傧相呗?你和二小穿一样的,再找个兰香的同学跟燕子搭配,这样既气派又热闹!”
三子一听茅塞顿开:“这主意好!”赶忙跑去告诉二小。
这大概算是最早的伴郎伴娘团了,比后来流行的婚礼伴郎伴娘团早了差不多十年,而且还是在东北农村。
后来我主持婚礼时,每次看到伴郎伴娘团都会忍不住笑,不是笑话他们,而是想起自己这段经历。
闲话少说,虎子的婚礼一切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哥仨去大成子家烫头,那发型烫得实在不敢恭维。
李奶奶见了直摇头:“这几个傻小子,烫头给多少钱啊?”
三子说没给钱。
李奶奶啧了一声:“我是说大成子该给你们钱!这手艺也敢拿出来现眼?我在灶坑拿烧红的炉钩子烫都比这强!”
这句话后来被秋燕当笑话讲了多年。
婚礼日子越来越近,买菜请厨师、发请帖、借盘子借碗、借桌椅板凳,一样都不能少。
现在农村都有包桌的饭店,那时可都得自己张罗。还在镇上请了化妆、盘头和照相的师傅,那时农村还没有录像和乐队。
结婚当天一早,三子和二小一左一右陪着虎子,那派头可真够瞧的——都穿着黑大衣,戴着黑礼帽和白围脖。
要是摘下帽子,还能看到三个一模一样的羊毛卷,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好笑。
一行人热热闹闹地去接亲。有照相师傅在,流程一样不少:敲门、吃蛋糕、找鞋、改口、点烟。
三子最期待的就是男女傧相合影的环节。
可惜是四个人一起照,三子想和秋燕单独合影,她却没给机会。倒是新娘兰香的同学想跟他合影,他怕秋燕生气也没答应。
为了缓解尴尬,虎子和二小拉着他照了一张,这也是他们哥仨唯一的三人合影:一个穿红羊毛衫戴红花,两边站着两个“保镖”,黑礼帽、白围脖、黑大衣,其实就是大棉袄。
这张照片以前看着就想笑,现在看着却想哭。
真的很怀念那个年代的点点滴滴。
喜欢东北那些灵异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东北那些灵异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