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国军的堑壕推进到距离蒙城只有三里时,清军终于急了。他们知道,再让复国军靠近,蒙城就会被彻底包围。于是,清军改变策略,不再正面进攻复国军的堑壕,而是把目标对准了复国军的物资运输线,只要切断物资供应,复国军的堑壕推进就会停滞。
这天上午,运输队队长赵大锤带着十辆马车,运送一批迫击炮炮弹到前线。马车沿着运河岸边的小路前进,刚走到一个叫“柳树湾”的地方,突然从路边的树林里冲出一队清军骑兵,大约有五十人,举着马刀,朝着运输队冲来。“有埋伏!” 赵大锤大喊,护运队的十名步兵立刻举起步枪,对着骑兵开枪。
“砰!砰!” 枪声响起,几名清军骑兵从马上摔下来,可后面的骑兵还在往前冲。赵大锤一边指挥马车往后退,一边让通信兵发报求援:“柳树湾遇袭,清军骑兵五十人,请求支援!” 电报很快传到了李锐的前线指挥部,李锐立刻下令:“调工兵营的‘破障队’和一个步兵连,火速支援柳树湾!”
工兵营的破障队刚完成堑壕加固,接到命令后,立刻带着炸药包和迫击炮,坐上马车赶往柳树湾。破障队队长李虎是个急性子,他对队员们说:“运输队要是出事,前线的迫击炮就没炮弹了,咱们必须快点!” 马车在小路上飞驰,不到半个时辰,就看到了柳树湾方向的硝烟。
“快,架迫击炮!” 李虎下令,队员们立刻跳下车,将迫击炮架在路边的高地上,对准树林里的清军骑兵。“放!” 炮弹呼啸着飞向树林,炸开的碎片落在骑兵中间,清军骑兵顿时乱了阵脚。护运队的士兵趁机发起反击,步兵连也赶到了,从两侧包抄清军骑兵。
清军骑兵见势不妙,想掉头逃跑,可李虎早已让人在他们的退路前钉上了一排木桩。“想跑?没门!” 李虎大喊,破障队的队员们举起步枪,对着逃跑的骑兵开枪。激战了半个时辰,清军骑兵除了少数几人逃脱,其余全部被歼灭。
赵大锤看着满地的清军尸体,擦了擦额头的汗:“多亏你们来得快,不然这批炮弹就被抢走了!” 李虎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以后咱们会加强物资线的护卫,再让清军来,照样收拾他们!” 随后,李锐下令:在所有物资运输线的关键节点,都派工兵设置“防御点”,用木桩和沙袋筑成简易堡垒,配备两挺机枪和一门迫击炮,护运队的人数也增加到二十人,确保物资安全。
物资线的威胁解除了,工兵营又投入到堑壕推进中。他们发明了一种“夜间推进法”:白天在已有的堑壕里休息,晚上借着夜色,用铁锹和镐头悄悄挖壕,避免被清军的炮火干扰。为了不发出声音,士兵们把铁锹和镐头的木柄用布包起来,挖出来的泥土用布兜运走,轻轻堆在壕沟两侧。
“注意,别碰到石头!” 王铁牛在夜色中压低声音,指挥工兵们挖掘。王小六也加入了夜间推进的队伍,他现在挖壕的技术已经很熟练了,一铁锹下去,就能挖起一大块泥土,还不会发出太大的声音。“你看,这样挖,又快又轻。” 王小六教身边的新工兵,新工兵点点头,跟着他的动作挖起来。
天亮时,堑壕又向前推进了一百五十米。看着延伸的堑壕,王铁牛满意地笑了:“照这个速度,再过五天,咱们就能挖到蒙城城下了!” 士兵们虽然疲惫,却没人抱怨,他们知道,每多挖一米,就离胜利近一步。
而在蒙城的清军指挥部里,守将看着前线送来的报告,脸色越来越阴沉。“复国军的堑壕越来越近,物资线又打不断,咱们该怎么办?” 一名参谋焦急地问。守将沉默了许久,叹了口气:“只能向北京求援,让朝廷快点派援军和开花弹来,不然蒙城守不住了。” 可他不知道,北京的鳌拜正被荷兰顾问的“拖延”气得跳脚,援军和开花弹,根本没那么快能到。
夕阳下,复国军的堑壕像一条黑色的长龙,蜿蜒在淮河平原上。士兵们在壕沟里巡逻,工兵们在加固工事,运输队的马车还在源源不断地送来物资。这场“结硬寨”的战争,没有惊天动地的大战,却充满了耐心和坚持,复国军就像一只稳健的蜘蛛,用堑壕织成一张大网,慢慢将清军困在蒙城,等待最后的收网。
喜欢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