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难办了,眼下刘玄麾下谋臣稀缺,理政之才更是寥寥。
虽说刘宏昏庸卖官,但洛阳朝堂上大多臣子确实才能出众。
其中不少正是刘玄急需的治国能臣,若到那时杀之可惜,不杀又难以收服。
至于军略方面,郭嘉堪称三国第一谋士,刘玄对其他谋士并不十分依赖。
况且在军事征伐上,刘玄本身就堪称逆天存在。
如今又暂得吕布效力,只要不中太大埋伏,战事基本稳操胜券。
刘玄颔首道:\"按你说的办。\"说着拍了拍小邓子肩头。
小邓子顿时诚惶诚恐。
刘玄并未提及赏赐之事,因赤血军本就对他忠心耿耿。
这些将士并非贪财之徒,再说刘玄要赏便赏,不觉得物质奖励对部下有多大吸引力。
反倒是在刘玄势力中建功立业,得到主公赏识。
这才是最 ** 宠,也是进过水晶基地将士的共同心声。
交待几句后,刘玄目送小邓子向北宫刘协住所走去。
寝宫内,刘协用绣着龙纹的锦被裹紧身子,面色惊惶不安。
今夜皇宫异于往常,他正熟睡时。
被疾驰的马蹄声惊醒,继而又闻厮杀惨叫之声。
刘协不敢打探外间变故,贴身太监小邓子也不知去向。
门外侍从他都不信任,更不愿让奴仆看见自己狼狈模样。
突然寝宫大门缓缓开启,被中的刘协面如死灰。
强抑颤抖的身子,听着渐近的脚步声,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膛。
“陛下,陛下……”
刘协听到那独特的嗓音,立即从榻上起身,仿佛找到了依靠。
“小邓子,深夜你去了何处,宫外出了什么事?”
小邓子瞧见刘协苍白的脸色,连忙低头。
“陛下,玄菟国逆贼刘玄杀入宫中,已被董卓与吕布拿下。”
刘协闻言大惊,那个令他夜不能寐的董卓——竟被叛臣所擒?
他很快镇定下来。虽年方十余,但自幼聪慧远胜刘辩。登基后受董卓压制,成了傀儡天子,长期的隐忍与恐惧让他远比同龄人成熟。即便无权,可 ** 眼界岂是常人能及?
“刘玄如何闯入宫禁?既已擒住董卓,为何不来见朕?”
刘协顿觉不安。虽世人皆知刘玄是其兄长,可皇家何来亲情?自古弑兄杀父之事还少么?当年 ** 在世时,刘玄便曾持械闯殿,以臣子之身踏足金阶。面对灵帝呵斥,犹在龙座旁斩杀张让,鲜血溅玉阶。此等悖逆之举,与董卓何异?
董卓的身影与刘玄在他心中渐渐重叠,刘协脸色愈发苍白。
小邓子偷瞥圣颜,言辞吞吐起来。见内侍支吾,刘协眉间忧色更深。
“直言便是,朕恕你无罪……”
时机成熟,小邓如实禀报所见之景。
\"奴才行至南宫外围,董卓部众支离破碎的尸骸遍布宫道。\"
凄厉哀嚎声自南宫深处传来,奴才循声前往正殿方向。
行至德阳殿台阶下,遍地血水漫过鞋履,猩红刺目更甚者——\"
银甲白马的刘玄巍然立于殿门高台,默然俯瞰平城门内校场。
其麾下赤甲士卒正对缴械的西凉降卒施以屠戮。
那刘玄凝视屠戮之景,唇边竟浮现森然笑意。
奴才肝胆俱颤,此獠凶残尤胜董卓十倍。
血浪翻涌、残躯横飞之状令奴才几欲昏厥,正欲退走禀报——\"
倏见刘玄策马直入德阳殿内,其后行止便不得而知。\"
刘协闻言身形剧震,踉跄跌坐榻沿,面如死灰。
\"先有董贼乱政,今现刘玄逆王...朕竟曾慕其戍边之功...\"
那逆贼开府建牙之日,便知必成汉室祸根!\"
小邓茫然叩首:\"陛下宽心,或许刘将军肃清残敌后便来觐见...\"
\"阉奴安知大义!\"刘协怒击床榻,\"德阳殿乃议政重地,逆贼纵马直入...\"
此獠分明欲僭越九五! ** 当年就该...\"
嘶吼声在寝殿久久回荡。
小邓子仍旧低眉顺眼,但细长的眼缝里掠过一道寒光。
倒不是因为那句\"宦官\"的辱骂,而是刘协竟敢咒他的主子刘玄去死。
不过小邓子向来沉得住气,深谙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
他立刻换上惶恐神色,搀扶气得浑身发抖的刘协坐到榻边。
\"陛下明鉴,逆贼刘玄竟存如此悖逆之心!既然如此,陛下不必畏他,奴才倒有个主意。\"
刘协如抓救命稻草般急迫:\"快说!若能保朕皇位,许你一世荣华!\"
小邓子心中冷笑:只怕这次不但皇位难保,日后连皇家血脉都要断绝。
\"那玄菟郡的刘玄此次进京,似乎没带多少兵马。\"
\"昨夜宫中静得出奇,既无厮杀声,亦无攻城响动。\"
\"董卓的西凉军岂会放他进城?必是使了什么诡计才混入洛阳。\"
\"虽说宫里的西凉军被刘玄屠戮殆尽,但城外尚有十万西凉精锐。\"
\"如今董卓被擒,这些无主之师该听谁调遣?自然是大汉的天子您啊!\"
\"区区几万叛军何足挂齿?更何况朝中再无权臣作乱,陛下一言九鼎......\"
\"满朝文武必定群起响应,要收拾刘玄岂非易如反掌?\"
\"就算他擒获董卓有功,至多将功折罪抵了先前谋逆之过。\"
\"陛下不必封赏,只需勒令他即刻率部返回玄菟郡便是。\"
刘协越听眼睛越亮:\"可若他抗旨不归?听说此人武艺超群......\"
小邓子暗自唏嘘:当年那般聪慧的神童,被董卓吓得连 ** 气度都丢尽了。
陛下不必忧虑,那些都是无稽之谈。您自幼与刘玄朝夕相处,可曾见他习武练功?
纵然被调往边关才开始习武,又能练出什么真本事?莫非还能胜过吕布不成?若真有吕布那般武艺,以刘玄的狼子野心,怎会甘于困守一隅之地?
依下官之见,吕布定是中了刘玄的奸计,才会与董卓一同被擒。朝中能征善战之将比比皆是,要擒拿刘玄易如反掌。
况且刘玄初入朝堂就敢对陛下不敬,满朝文武岂能坐视不理?各地诸侯又岂会袖手旁观?
明日只需让卢植这等忠义老臣佩剑上殿。那刘玄手无寸铁,生死荣辱不过陛下一句话的事!
刘协拍案而起,顿觉扬眉吐气。那种君临天下的威仪似乎又回来了。想到天子之怒可令山河变色,区区叛贼刘玄又何足为惧?
\"小邓子,不愧是朕的肱骨之臣。待明日事成,朕必重重有赏!\"
刘协眼中寒光闪烁。既然刘玄不过是个跳梁小丑,明日取他性命便是。朕的龙椅岂是这等被除名的宗室弃子所能觊觎的?
\"速去传令各路武将,明日皆要佩剑见驾!\"
小邓子躬身退出寝宫,先往南宫向正在清剿西凉残部的刘玄复命,而后大摇大摆从宫门而出,前往各将府传旨。
他未察觉宫墙阴影处,有个黑衣人正盯着他留在地上的血脚印。那死士般的身影瞳孔骤缩,随即消失在夜色中,直奔城中某座华府而去。
当小邓子赶到王允府邸时,东方已现鱼肚白。司徒府中灯火通明,王允与卢植正在厅前来回踱步,神色焦灼。
\"司徒大人!卢尚书!\"
还未入门,小邓子的声音就已传入厅内。
第八百九十五回 君臣密议
夜色深沉,烛影摇红。两位老臣凝视着眼前神色如常的青衣内侍,紧绷的神经稍缓半分,却仍按捺不住心中焦灼。
\"邓常侍,殿下如今安在?\"卢子干指节发白,掌心早被汗渍浸透。
青衣内侍拂袖轻笑:\"卢公莫急。董贼与吕奉先皆已成擒,雒阳之祸已解。\"
廊下铜漏滴答作响,两位三朝老臣对视一眼,须发皆颤。王司徒突然横眉冷对:\"殿下既在城中,为何不入宫护驾?\"
\"司徒此言差矣。\"内侍双眸微眯,\"西凉残部尚未肃清,殿下亲率虎贲清剿。至于圣驾...\"袖中金令忽现,\"三千羽林戍卫宫闱,岂容宵小近前?\"
檀案上的茶盏突然震颤,卢植按剑而起:\"佩剑入朝?自光武中兴以来...\"
\"此乃陛下特恩。\"内侍躬身退至门边,\"卯时将至,下官还需传诏诸将。\"
待那袭青衫消失在晨雾中,正堂梁柱投下的阴影里,两块玉圭同时裂开细纹。
大殿之上,持剑面君者皆是国之重臣。
唯有立下救国大功的武将,方能获此殊荣,
一朝之中,佩剑登殿者不过寥寥数人。
然事无绝对,昔年董卓堂而皇之携剑入朝,
以示其忠心已得天子钦许。
天子默然,亦不敢置喙,
此乃无可奈何之事。
如今天子突降圣谕,令众武将皆佩剑上朝,
绝非封赏之意。
朝中武将多为董卓旧部,
陛下此举必有其深意。
卢植与王允相视不解,
尤其是对这些忠心耿耿的老臣而言,
佩剑面圣的分量,他们心知肚明。
\"邓公公,陛下为何突然下诏?\"卢植叫住正要离去的小邓子。
小邓子恭敬答道:
\"主公擒获董卓、吕布后,奴婢便入宫禀报。\"
\"陛下闻讯并未喜形于色,沉思片刻后,\"
\"便命奴婢出宫传令众武将明日佩剑上朝。\"
王允目光如炬,似要穿透小邓子的心思。
小邓子未再多言,匆匆赶往下一座府邸。
待小邓子离去,卢植忧心忡忡道:
\"王司徒,陛下此举甚是反常。\"
\"佩剑入朝非同小可,\"
\"且专指武将......\"
\"这不像封赏,反倒像是......\"
王允亦觉蹊跷,将今日诸事串联思索,
忽而面色骤冷。
\"邓公公所言是否可信?\"
\"莫非刘玄入宫后挟持了陛下,\"
\"迫使陛下托小邓子传令?\"
卢植闻言,心头顿时沉了下去。
自从邓贤汇报刘玄擒获董卓与吕布后,王允的言语就始终在针对刘玄。
\"王司徒实在过虑了。昔日平定黄巾之乱时,我曾与皇长子并肩作战。\"卢植将茶盏重重搁在案几上,\"当时他为减少我军伤亡,甘愿孤身潜入敌城。司徒若说他有二心,恕我难以信服。\"
\"若依王司徒之见,反王刘玄当真怀有异心,何须费力救驾?直接弑君岂不痛快?白昼里宣称董卓暴虐而杀之,有何不可?\"卢植眉头紧锁,\"况且邓贤乃刘玄亲信,若真有异心,怎会为陛下通风报信?\"
卢植起身整了整袍袖:\"司徒怕是连日操劳过度,以致神思不属。刘玄方才擒下董卓,为大汉立下大功,百姓才得喘息。功臣未及封赏,反倒先疑其谋反,这是何道理?\"
王允被这番话说得哑口无言。卢植见状拱手道:\"司徒好生歇息,下官先行回府,朝堂上再会。\"语罢径自离去,显是不愿多言。
望着卢植远去的背影,王允心中懊恼更甚。他总觉得刘玄入京之事蹊跷,隐约嗅到阴谋的气息,却始终理不清头绪。
此时邓贤已策马穿行在洛阳城中。偌大的都城要挨个通传各武将府邸,纵使他身为赤血军体质过人,待回到皇宫时,东方已现鱼肚白。
喜欢三国:东汉战神,融合韩信闯天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三国:东汉战神,融合韩信闯天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