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芝谷的晨光刚爬上谷口的山崖,萧夭就把最后一件行李绑在了背上。行李里装着乡亲们送的粗布衣衫、晒干的云芝,还有那本线装的“护脉心得”,每一样都叠得整整齐齐,透着满满的情意。
阿竹和阿蛮也收拾好了,阿竹把改良后的罗盘放在老赵手里,又仔细教他怎么看指针的波动:“赵叔,您看,这指针要是颤得厉害,就说明灵脉的气浓;要是颤得弱,就得多浇点灵泉水,千万别让阵眼的灵纹暗下去。”老赵点点头,把罗盘揣进怀里,像是揣着个烫手的宝贝:“你放心,我每天都去看,肯定不会让灵脉出问题。”
阿蛮则拉着王婶的手,小声叮嘱:“王婶,您要是想我了,就派人去霜叶谷找老秦头,我会给您回信的。还有,您缝的布荷包,我天天都带着。”王婶摸了摸她的头,眼圈红红的:“好,好,婶子等着你的信,你路上要听话,别让萧师父操心。”
村里的乡亲们都来送行了,有的手里拿着煮好的鸡蛋,有的拿着晒干的野菜,往萧夭三人的行李里塞。“萧师父,这鸡蛋您路上吃,补充体力。”“阿竹,这野菜泡水泡茶喝,能解渴。”“阿蛮,这是我家娃做的小泥人,你带着玩。”
萧夭看着乡亲们手里的东西,心里暖暖的,却也有些过意不去:“各位乡亲,不用了,我们带的东西够多了,你们留着自己吃吧。”可没人听她的,东西还是一个劲地往行李里塞,最后行李都鼓得快绑不上了。
老赵看着这热闹又不舍的场面,清了清嗓子:“好了,大家别再塞了,再塞萧师父他们都走不动路了。咱们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让他们赶紧赶路吧,不然天黑前赶不到下一个驿站了。”
乡亲们这才停下,却还是围着萧夭三人,不肯散开。萧夭走到人群中间,深深鞠了一躬:“各位乡亲,谢谢你们这些日子的照顾,云芝谷的灵脉,我交到你们手里了,拜托大家多照看。要是遇到啥难题,就派人去霜叶谷找老秦头,我们会尽快赶回来帮忙。”
“萧师父,您放心,我们肯定好好照看灵脉!”“您路上小心,一定要平安啊!”乡亲们的声音此起彼伏,带着浓浓的不舍。
萧夭点点头,转身,带着阿竹和阿蛮,朝着山路走去。刚走没几步,就听见身后有人喊:“萧师父,等一下!”她回头,看见老赵拿着个陶罐跑过来,陶罐里装着灵泉水。“萧师父,这灵泉水您带着,路上要是口渴了可以喝,而且这水带着灵脉的气,到了寒雾谷,说不定能帮上忙。”
萧夭接过陶罐,罐口用布塞着,能感觉到里面水的重量。“谢谢您,老赵叔,您想得太周到了。”她把陶罐绑在行李侧面,又回头看了一眼乡亲们,挥了挥手:“各位乡亲,保重!”
“萧师父,保重!”“阿竹,阿蛮,保重!”乡亲们也挥着手,声音越来越小,渐渐被风吹散。
走在山路上,阿蛮时不时回头看,直到云芝谷的谷口消失在视线里,才小声说:“师父,我有点想云芝谷的乡亲们了。”萧夭摸了摸她的头:“我也想,不过咱们还会回来的,等护住了寒雾谷的灵脉,咱们就回来看他们。”
阿竹走在旁边,手里拿着罗盘,罗盘的指针指向远方,微微颤动。“师父,您看,罗盘的指针很稳,说明前面的灵脉气息还算平稳,咱们应该能顺利到寒雾谷。”萧夭点点头:“嗯,不过还是要小心,山路不好走,而且寒雾谷常年多雾,咱们得提前做好准备。”
山路两旁的树木越来越密,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形成一个个小小的光斑。偶尔有鸟叫声从树林里传来,打破了山路的寂静。萧夭走着,忽然想起在云芝谷采收云芝的那天,乡亲们围着晒谷场,唱着山歌,喝着米酒,那场景像一幅画,刻在她的心里。
阿蛮忽然指着前面的一棵果树,兴奋地说:“师父,你看,那是野苹果树!咱们在云芝谷的时候,王婶给咱们吃过的。”萧夭抬头,看见果树上挂着几个小小的野苹果,青绿色的,还没成熟。“是啊,等咱们回来的时候,这些苹果应该就熟了,到时候再跟王婶一起摘苹果吃。”
阿竹笑着说:“好啊,到时候咱们还可以在云芝谷住几天,看看咱们布的阵,看看田埂上的云芝。”萧夭点点头,心里满是期待——她相信,等他们再回到云芝谷的时候,谷里的云芝肯定长得更好,乡亲们的笑容也会更灿烂。
走了大约一个时辰,山路渐渐陡了起来,萧夭停下来,靠在一棵树上休息。她掏出怀里的图纸,铺在膝盖上,阳光照在图纸上,朱砂圈出的“寒雾谷”格外显眼。“阿竹,阿蛮,你们看,从这里到寒雾谷,还要翻过两座山,咱们得加快脚步,争取在天黑前赶到山脚下的村庄,找个地方住下来。”
阿竹和阿蛮点点头,阿竹喝了口灵泉水,递给萧夭:“师父,您也喝点水,补充体力。”萧夭接过水壶,喝了一口,灵泉水带着淡淡的清甜,从喉咙滑下去,瞬间缓解了疲劳。
休息了一会儿,三人又继续赶路。山路越来越难走,偶尔有碎石从山坡上滚下来,萧夭走在前面,小心翼翼地避开碎石,还时不时提醒阿竹和阿蛮:“小心点,这里的路滑,别摔倒了。”
阿蛮走得有些累了,阿竹就帮她背着小行李,还跟她讲在灵溪谷护脉的故事,分散她的注意力。萧夭听着,也想起了在灵溪谷的日子,想起了第一次布阵时的紧张,想起了护脉成功后乡亲们的笑容。她知道,这一路,虽然辛苦,却也充满了收获——收获了乡亲们的情意,收获了护脉的经验,也离母亲的心愿越来越近。
夕阳西下的时候,三人终于走到了山脚下的村庄。村庄不大,只有几十户人家,袅袅炊烟从屋顶升起,飘向远方。萧夭找了一家客栈,订了两间房,打算在这里住一晚,明天再继续赶路。
晚饭的时候,客栈老板端来热腾腾的玉米粥和炒野菜,还跟他们聊起了寒雾谷:“你们要去寒雾谷啊?那地方可偏了,而且常年多雾,你们可得多带点厚衣服,那边的晚上可冷了。”萧夭点点头:“谢谢您的提醒,我们带了厚衣服,应该没问题。”
晚上,萧夭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她摸出怀里的“护脉心得”,借着油灯的光,翻开看了起来。里面的字迹歪歪扭扭,有的字还写错了,却记满了日常护田的小技巧——“阵眼的灵纹要是暗了,就用灵泉水浇三遍,每次间隔半个时辰”“云芝田要每隔五天浇一次灵泉水,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下雨天要去看看阵眼周围的土,要是积水了,就赶紧挖沟排水”。
看着这些朴实的文字,萧夭的眼眶湿了——这些都是云芝谷的乡亲们用经验换来的,是他们对灵脉的珍视,对云芝的热爱。她把“护脉心得”轻轻放在枕头边,心里默念:“乡亲们,放心吧,我一定会护住寒雾谷的灵脉,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地上,形成一片淡淡的光斑。萧夭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云芝谷的晨雾、田埂上的云芝、乡亲们的笑容,还有寒雾谷的样子——她仿佛看到了寒雾谷里耐寒的灵草,看到了谷里的乡亲们期盼的眼神,也看到了自己和阿竹、阿蛮一起,在寒雾谷布阵护脉的场景。
她知道,护脉之路还很长,还有很多困难等着他们,但只要有乡亲们的情意作伴,有母亲的心愿指引,有阿竹和阿蛮的陪伴,她就有勇气走下去,护住最后一个药谷的灵脉,让每个药谷都飘着灵草的清香,让灵脉的气息永远流淌在山谷之间。
喜欢摄政王家小祖宗,她靠玄毒横着走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摄政王家小祖宗,她靠玄毒横着走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