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郊区,下午三点,小黄鸭智能科技产业园内的研发大楼仍在有条不紊地运转着。
此刻,工厂车间里,一群技术员围着一套刚装配完的无人机主控模组调试参数。玻璃墙外,站着个穿着简单t恤外套、眼神专注的年轻人,正一边看数据跳动,一边指点着下属如何调整线路回路。
这个人,伍思辰。
指导完现场后,他回到办公室,刚刚打开一份关于碳基芯片架构优化的技术报告,正准备泡杯咖啡细读,桌上的座机忽然响起。
“伍总您好,是门卫那边,有几位客人,说是代表‘大夏方面’来找您商谈。”
听到这个称呼,伍思辰下意识皱了皱眉,又觉得莫名好奇。这么正式的会见请求,还挺少见,估计是什么非同寻常的事情。
他顿了顿,说了句:“让他们去二号会议室,我马上过去。”
几分钟后,伍思辰走进会议室。
还没走几步,就看到了一个熟面孔——坐在房间一角、低头检查手提设备的那人,不是别人,正是国家安全局的徐羽凌。
徐羽凌穿着一件深灰色便装外套,眼神冷静,动作干练,正在用干扰器检查会议室的信号环境。他看到伍思辰进来,朝他点了点头:“放心,环境干净,我们带了移动屏蔽舱。”
“你都来了,这事还真不小啊。”伍思辰半开玩笑地说。
正说着,他的目光落到了会议桌另一端,那里端坐着一位气质沉稳、军容严整的中年男人,目光坦然,双手交叠在桌面,像一块经风雨打磨过的老钢板。
那位中年人站起身,主动走上前来,语气带着军人特有的直率和庄重:“伍总,久仰了!我是元逸尘,大夏总装备部部长。这是我的名片——以后任何时候,只要您有时间,我们都欢迎您前来交流。”
说着,他递出一张带有国徽烫金标识的名片,字体端正有力,纸张却沉实非常。伍思辰接过,看了一眼那国徽的光泽,不由微微挑眉。
“您在第五代战机的推进联调、融合架构、材料热控、动力引擎领域的工作,我是如雷贯耳。今天能当面致谢,是我们总装系统的荣幸。”元逸尘的话语不重,但句句带着真诚和尊敬。
伍思辰笑着回敬了一句,声音却带着一丝年轻人的洒脱与沉稳:“我也是做技术出身的,没那么多讲究。能把系统调顺、把飞机推上天,能让我们的飞行员起得来、落得稳,我就觉得这辈子没白活。”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元逸尘,语气正了几分:“先有国,后有家。国防越稳,我们这种做科研的老百姓,才能睡得踏实,才能敢做敢想、安居乐业。国泰,才能民安。”
此话一出,会议室一片肃然。
徐羽凌眉头一动,看了伍思辰一眼,仿佛重新认识了他。而元逸尘则郑重地点头:“伍总好觉悟!你这样的人,不该只属于实验室,而是应该和国家同频。”
伍思辰笑着摆了摆手:“我只属于项目。但只要项目是国家的,那我也就不算走远。”
此时,会议桌上的水杯仍泛着微微涟漪,仿佛这短短几句话,已经将民间智造与国家战略的两条平行线,悄然交汇于这一刻——
一场关于老航母的“再造”,也即将进入真正“中枢重构”的阶段。
伍思辰的眼中,闪过一丝熟悉的光——那种看到难题,又跃跃欲试的光。
短暂的寒暄之后,元逸尘眼神一收,语气也收敛了几分轻松,转入正题。
“伍总,我这次来,是为了一件……可以说是目前大夏军工最核心的项目。”他声音不高,但语调低沉有力,“说来不怕您笑话,我们现在面临一个老问题——航母系统的整合瓶颈。”
他稍稍顿了顿,看着伍思辰:“不知道,伍总对‘航母’,了解多少?”
航母?
伍思辰脑中刚一听这个词,眼神一闪,顿时有点意味深长地眯了眯眼。他没急着回答,而是心神微动,调出了自己那套“高科技研发系统”中的舰艇相关知识模块。
瞬间——
画面如潮水般在他脑海中展开。
最初,是熟悉且现实的版本:
——滑跃起飞航母,经典的甲板折线结构,适配歼型短距起降战机,简单可靠;
——蒸汽弹射系统,管道高压蒸汽喷出的一瞬间,舰载机如箭离弦;
——电磁弹射航母,钢轨埋入甲板之下,高能脉冲控制加速度,电弧跳动间,一架架舰载机划破天幕。
但很快,幻想加速暴走,画风愈发离谱——
常规燃油驱动模块、核裂变动力堆,还能勉强维持理智。
当小型聚变反应炉浮现出来,融合产能如脉冲潮汐灌入能量网络时,他已经微微挑了挑眉。
接着——亚空间偏移引擎闪过,他眼角一跳;
量子涡流牵引器弹出,他开始皱眉;
再到反物质引擎燃烧约克场粒子,涌现出“负质量波压缩舱”时,整个人直接差点笑出声。
那不是造船了,那是造神。
舰体也在飞速升级:
一开始是“标准航母舰身结构建模”:常规单舰岛式指挥系统、平直甲板、弹药仓位标准化。
然后开始出现“舰体反涂层变色外壳”、“智能蜂巢自愈装甲”……接着是异相金属纳米骨架舰身,能在战损后自动重构表面结构。
再然后——“多维折叠构型”、“超临界钛泡壳舰体”、“动态舰身呼吸调节系统”……连形状都不需要定型,直接根据任务实时变化结构。
接着是舰载系统:
常规的——舰载雷达、远程干扰系统、相控阵雷达协同导航。
进阶的——“舰桥中枢AI指挥官”,“分布式作战沙盒系统”,“战术推演深度学习引擎”。
幻想级别的则是:
——拟态人格舰载AI,可在遭受干扰时伪装为民用货船系统;
——情绪映射界面,舰长仅需“意念偏移”,就能指令系统火控联动;
——量子纠缠舰队协同通讯系统,理论上可做到跨恒星系同步对话。
舰载机部分也不甘示弱:
最初出场的是固定翼舰载隐身战斗机、电子战无人机,再到垂直起降可变翼猎隼机;
进阶后出现了“高空轨道突入舰载飞行体”,能从舰面起飞后直接冲入大气边缘,俯冲进行再入打击。
随后,系统居然弹出了“战术级浮空骑士机动装甲”——一种配合舰载母舰出击的单兵外骨骼战机,拥有大气层穿越与舰载AI同步联动能力。
更有甚者,还有:“舰载天幕无人机矩阵”,由三百六十架智能节点组成,悬浮在舰体上方,构成一层具备防空、雷达、光学折射、能量吸收功能的“空中光墙”。
最终,系统甚至拉出了一个名为:
「时态折叠级轨道母舰·星穹级」
外壳由五维晶体铠层构成,能够瞬时展开舰体进入战时态结构,具备:
轨道全息火控平台
恒星能量汇聚系统
自适应文明干扰模块
空间跃迁节点投放器
“舰内生态文明孵化仓”
伍思辰看得眼花缭乱,术语代码在脑海中刷得像弹幕。
“等一下……我这是在查航母,不是在看星战?”
不过——他理智还在。
他知道幻想再飞,现实终归要落地。
此刻的他,脑海虽翻滚着一整座未来舰队科技博物馆,但手指已经悄然点开了研发系统的“灵感值预算面板”。
一串串密密麻麻的红字和数字跳了出来,像是在提醒他:“你敢点,我就敢让你瞬间清零。”
冷静下一盘算盘子后,他很快筛选出了“可落地”项目。
“电磁弹射航母系统”——灵感值消耗可行;
“全电推进与核动力驱动模块”——灵感值消耗也可控;
至于什么“星舰”、“反物质裂变引擎”……先不说能不能造,光是消耗的灵感值,就是个天文数字。
还是务实一点。
他心里已经有了腹稿,于是缓缓抬头,嘴角一挑,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说道:“航母?没人比我更懂航母!”
元逸尘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脑海里先蹦出一个奇怪扭来扭去,喊着mAGA的影子。
摇了摇脑袋,将奇怪的影子甩了出去。
他眉头一扬,表情略显微妙,显然没想到堂堂一个军工技术专家会突然整这一出。
不过下一秒,他看清了伍思辰眼里那种充满笃定的神色,便也不再怀疑。
他点了点头:“好,我信你。”
“现在有空吗?”
伍思辰:“有!”
说罢,元逸尘干脆利落地看了一眼腕表,随后转头对身后的随员道:“现在就走,安排最近一班军用飞机,我们直奔达利安造船厂——001号航母现场。”
“是!”
这边刚准备收尾出门,后面就传来一阵小跑的高跟鞋声——
助理虞云瑶拎着一摞文件气喘吁吁地赶到门口,刚一见面就急道:“伍总,您又跑!这些新下的订单要您签字确认,设备组都催疯了!您不是说这周不出差吗?”
伍思辰和众人出发,一边往外走一边头也不回地抛下一句:
“和唐瑞妍、章守善讨论就行,我授权了。你们三人一起决定,这种小事——我不在,也一样能处理。”
虞云瑶一时愣在原地,望着伍思辰跟着元逸尘一行人走出门的背影,无奈扶额:“又是‘小事’……”
她摇了摇头,嘀咕道:“这哪是科技男神……根本是带外挂的国防玄幻主角。”
一场将国家重器与民间科技力量连接起来的大戏,正式启幕。
喜欢我为国家献科技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我为国家献科技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