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秦川,长安城内的未央宫偏殿,却是另一番景象。
相较于邺城的肃杀与猜忌,此间气氛更为务实,甚至带着几分锐意进取的朝气。秦王苻坚,身着常服,正与他的肱骨之臣、汉人丞相王猛,对坐于一张巨大的舆图前。舆图上,不仅标注着山川河流、城池关隘,更以不同颜色的小旗,标示着各方势力的范围与动向。
苻坚年纪与慕容儁相仿,但气度更为恢弘开阔,眉宇间既有氐人豪雄的英武,亦不乏虚心纳谏的明主之风。他此刻手指正点在东海岸边的东海郡位置,那里,一面新近插上的、代表新生势力的小小蓝旗,显得格外醒目。
“景略,东海郡这份最新谍报,你怎么看?”苻坚的声音洪亮,带着浓厚的兴趣,“这个陆昶,倒是真弄出了些名堂。均田亩,兴盐利,练新军,设医馆学堂……这一套组合拳下来,硬是在慕容儁的眼皮底下,将一片废墟经营得铁桶一般,连慕容垂的袭扰都奈何他不得。”
王猛面容清瘦,目光深邃睿智,他捋了捋颔下短须,沉吟道:“陛下,此子确非凡品。观其施政,脉络清晰,章法严谨,绝非寻常寒门士子或莽撞武夫可比。其最厉害之处,在于深谙‘民为邦本’之道。均田免赋以安民,兴学启智以聚心,精盐通商以富国,强兵保境以固基。短短时日,竟能将流民散勇凝聚成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此等聚沙成塔、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堪称鬼斧神工。”
他顿了顿,手指在舆图上划过:“更值得注意的是,慕容儁猜忌慕容垂,自毁长城,调其精兵,派以监军。此乃天赐良机于陆昶,使其获得宝贵的喘息之机。若其能抓住此机,彻底消化新政成果,练成精锐,则东海郡必成扎在北燕腹地的一颗顽钉,亦是我大秦未来东出的潜在强援……或劲敌。”
王猛的分析,一针见血,既看到了陆昶的潜力,也点明了他对天下格局可能产生的影响。
苻坚听得连连点头,眼中欣赏之色愈浓:“景略所言,深得朕心。如此人才,若能为我大秦所用,何愁天下不定?”他随即又叹了口气,“只可惜,观其行事,心志高远,恐非甘居人下之辈。”
“陛下明鉴。”王猛微微躬身,“招揽恐非易事。然则,即便不能为我所用,亦不可使其为敌,或可引为外援,共图慕容氏。眼下,我们更应关注的,是慕容儁此举带来的连锁反应。慕容垂被掣肘,北燕南境防御必然出现空隙,此正是我大秦经略关东、蚕食河北的良机!”
“好!”苻坚精神一振,“就依景略之策。命邓羌、张蚝等将,加紧对河东、弘农等地的攻势,伺机而动!”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喧哗。一名身着华丽氐族官服、身材魁梧的大臣,不顾内侍阻拦,怒气冲冲地闯入殿中,正是氐族豪酋、特进樊世。他素来看不惯苻坚重用王猛等汉人,认为剥夺了氐族贵族的权力。
“陛下!”樊世粗声粗气地行礼,目光不善地扫过王猛,“臣听闻,朝廷又要大举用兵?为何军国大事,尽与这汉儿商议?我等氐人老臣,难道都是摆设吗?当年我等随先王浴血奋战,打下这基业,可不是为了让汉人来指手画脚!”
他话语中的敌意毫不掩饰,殿内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几个跟随进来的氐族将领也面露赞同之色。
王猛神色不变,只是静静地看着苻坚。
苻坚脸色一沉,尚未开口,王猛却缓缓站起身,对着樊世,语气平静无波:“樊特进,治国用兵,在于能否富国强兵,开疆拓土,在于其才,不在于其出身。敢问特进,可能如猛一般,为陛下厘定制度,安定关中,使府库充盈?可能如猛一般,运筹帷幄,助大王扫平诸戎,稳固基业?”
他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直指要害。樊世顿时语塞,脸涨得通红,他勇武有余,但论及治国理政、战略谋划,确实远不及王猛。
“你……你巧言令色!”樊世恼羞成怒,竟按向腰间佩刀。
“樊世!”苻坚猛地一拍案几,霍然起身,怒目而视,“大胆!竟敢在朕面前无礼!丞相乃朕之股肱,所言所行,皆是为我大秦!你等若真有本事,便去战场上多立功劳,休要在此争权夺利,徒惹人笑!再有敢对丞相不敬者,定斩不饶!”
苻坚的怒火与毫不犹疑的维护,让樊世等人气势顿消,悻悻然告罪退下。
殿内恢复平静后,苻坚看向王猛,语气带着歉意:“让景略受委屈了。”
王猛淡然一笑,拱手道:“陛下信重,猛感激不尽。些许狺狺之声,何足挂齿?氐汉之和,方是强国之本。猛必竭尽全力,助大王成就霸业,使四海宾服,万民安康。”
苻坚动容,上前握住王猛的手:“朕得景略,如鱼得水,如虎添翼!这天下,你我君臣,共图之!”
长安殿内,君臣相得,戮力同心。与前燕邺城的猜忌内耗,与江东建康的门阀权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王猛的目光再次落回舆图上东海郡的那面小蓝旗,心中暗道:“陆昶……但愿他日沙场相见,你我非是敌人。这乱世,因你之出现,倒是更加有趣了。”
喜欢东晋风华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东晋风华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