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的惊人产量,如同一声春雷,震撼了整个东海郡。当堆积如山的红皮块根实实在在地摆在众人面前时,所有的怀疑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近乎狂热的喜悦和憧憬。郡衙迅速将收获的薯块除一部分留作种子精心储藏外,其余大部分立刻分发下去,一方面让百姓尝新,更重要的是作为流民和贫苦人家的救命口粮。那香甜软糯的口感、极强的饱腹感,瞬间征服了所有人。“陆公薯”或“嘉禾”的名号不胫而走,陆昶的威望在民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有了红薯这底气十足的“压舱石”,面对北方持续涌入的流民,陆昶的心态更加从容。他下令扩大接收规模,但核查甄别工作也更加严密。高啸手下那些混迹市井的弟兄们,此刻发挥了巨大作用。他们像经验丰富的猎犬,总能从看似可怜的流民中,嗅出那些眼神闪烁、打探军情、或试图煽动矛盾的“沙子”。
短短半月,便有十余批形迹可疑者被秘密控制。经过分开审讯、交叉印证,一条清晰的线索浮出水面:这些探子大多受命于北燕设在青州的军镇,任务是摸清东海郡的布防、粮草储备、民心士气,并伺机制造混乱。他们的指令很明确:若东海虚弱,则加大渗透破坏;若东海稳固,则潜伏静默,等待时机。
“慕容儁果然贼心不死。”郡衙书房内,谢玄看着审讯记录,脸色冰冷。
韩雍则更关注军事层面:“哨骑活动也愈发频繁,虽未越界,但挑衅意味十足。看来,北燕是铁了心要给我们找麻烦。”
陆昶却显得异常平静,他手指敲着桌面,目光落在东海郡舆图那蜿蜒的海岸线上:“北边陆地上的挑衅,不过是虚张声势,慕容氏主力被苻坚牵制,无力南顾。真正的威胁,或许来自海上。”
“海上?”谢玄和韩雍一怔。
“不错,”陆昶指向地图上标注的“黑潮帮”老巢——位于外海的一处名为“蛇蟠岛”的岛屿,“邓家虽灭,但与其勾结的黑潮帮主力未损。此前他们只是观望,如今见北燕有意搅局,难保不会蠢蠢欲动,趁机上岸劫掠,或与北燕暗通款曲,袭扰我沿海。”
他顿了顿,继续分析:“而且,诸位可曾想过,北燕为何选择此时频频派细作混入流民?陆路关卡森严,他们成功的几率并不高。但其真正目的,或许正是想让我们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陆路边境和内部肃清上,从而放松对海疆的警惕!”
谢玄恍然大悟:“声东击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极有可能!”陆昶眼中寒光一闪,“陆地上的细作是佯动,是烟雾。真正的杀招,可能就在海上!黑潮帮熟悉海情,来去如风,若与北燕勾结,趁我不备,突袭沿海盐场、粮仓或港口,造成的破坏将难以估量!”
韩雍倒吸一口凉气:“若如此,确是大患!海防一直是郡中薄弱环节,战船老旧,水军匮乏。”
“所以,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更不能被北燕牵着鼻子走。”陆昶站起身,语气斩钉截铁,“他要我们在陆上疲于奔命,我们偏要主动出击,先敲掉他在海上的这颗毒牙!”
“剿灭黑潮帮?”谢玄和韩雍都感到一丝震惊。海战不同于陆战,风险极大。
“不是强攻,”陆昶走到地图前,指着蛇蟠岛,“蛇蟠岛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强攻损失必大。但我们有我们的优势。”
他看向二人:“第一,我们有新得的‘嘉禾’,粮草充足,民心稳定,耗得起。第二,高啸熟悉水性,其手下不乏亡命之徒,可用于奇袭。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掌握了主动权,可以在对方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点发动攻击。”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陆昶脑中迅速成型。
数日后,东海郡沿海几个重要的盐场和新建的粮仓,突然加强了守备,巡逻的官兵数量明显增加,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同时,郡中开始“秘密”征集民船,招募熟悉水性的水手,消息“不慎”走漏,似乎是为了组建水军,防备海寇。
这些举动,自然没有逃过黑潮帮和北燕细作的眼睛。
蛇蟠岛上,黑潮帮帮主“翻江蛟”孙猛,正听着岸上眼线的汇报。他身材魁梧,面色黝黑,一道刀疤从左额划到嘴角,更添几分凶悍。
“加强戒备?征集船只?哼,看来那姓陆的毛头小子,是怕了老子了!”孙猛咧嘴笑道,露出满口黄牙。邓家覆灭后,他一度紧张,但见官府迟迟没有动静,胆子又大了起来。
“帮主,北边那边也传话过来,说会继续给陆昶施加压力,让我们伺机而动,好好捞一笔。”一个头目附和道。
孙猛眼中贪婪之光闪烁:“陆地上的事情咱们不管,但这海上的买卖,不能停!听说那陆昶抄了邓家,富得流油,沿海又新开了不少盐场粮仓……传令下去,让弟兄们准备好,等摸清了官军的虚实,咱们就干一票大的!”
他仿佛已经看到满载粮食和盐巴的船只驶向他的岛屿。
然而,孙猛绝不会想到,他看到的所谓“戒备”和“征集船只”,不过是陆昶故意摆出的迷魂阵。真正的杀机,正隐藏在海面之下,悄然向他逼近。
喜欢东晋风华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东晋风华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