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种菜、养花、遛狗的闲适节奏中悠然前行,如同老宅屋檐下那串风铃,在微风里发出清脆却不扰人的叮咚声。然而,这份宁静偶尔会被更加欢快、充满生气的喧闹所打破——那便是张垚和张玥带着孩子们回老宅探望的日子。
小轿车刚在院门外停稳,两个小小的身影便如同出笼的鸟儿,迫不及待地冲进院子,清脆的童音瞬间填满了每一个角落。
“爷爷!奶奶!”
“我们来啦!”
大的是张垚的儿子,小名墩子,虎头虎脑,精力旺盛,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小的是张玥的女儿,小名丫丫,扎着两个羊角辫,眼睛像黑葡萄,文静秀气,却也有着执拗的观察力。
每当这时,张铁柱和王翠花脸上的皱纹都会笑得舒展开来,如同秋日里盛开的菊花。老宅仿佛也瞬间年轻了许多,充满了活力。王翠花会赶紧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自家做的零嘴儿——烤得香喷喷的红薯干,或者脆生生的腌黄瓜条,分给两个小馋猫。而张铁柱,则迎来了他作为“故事爷爷”最光荣的时刻。
通常是在晚饭后,院子里摆上小桌,沏上淡茶,点燃一支驱蚊的艾草绳,青烟袅袅。两个孩子一左一右腻在张铁柱身边,或者干脆爬到他膝盖上,眨巴着亮晶晶的眼睛,开始了他们的“例行盘问”。
“爷爷,爷爷!”墩子性子急,率先发问,“爸爸说您以前可厉害了,是从猪圈里开始的!猪圈臭不臭啊?您真的能听懂猪说话吗?”
丫丫虽然不说话,却也紧紧盯着爷爷,小脸上满是同样的好奇。
张铁柱被孙子这直白的问题逗得哈哈大笑,他摸了摸墩子圆滚滚的脑袋,又看了看依偎在王翠花怀里的丫丫,眼中满是慈爱,开始了他的“讲述”。
“臭?那可不!”他故意做出一个夸张的嫌弃表情,“那时候咱家穷啊,猪圈可没现在你们看到的那么干净。但是啊,咱家那头老母猪大花,它可不简单!它可是爷爷的‘大功臣’、‘老伙计’!”
他避开了“系统”那玄乎的部分,用孩子们能理解的方式,讲述起那个神奇的起点:
“那时候啊,爷爷跟你这么大,遇到了点难处,村里人都不太看好爷爷。我就天天待在猪圈里,跟大花说话。有一天,大花显得特别焦躁,不停地哼哼,还用鼻子拱我,往一个方向使劲。爷爷就觉得奇怪,心想,这老伙计是不是想告诉我啥?我就跟着它‘指’的方向,去了后山,结果你们猜怎么着?”
他故意卖了个关子,看着两个小家伙屏息凝神的样子,才得意地揭晓答案:“爷爷在那儿,挖到了宝贝!一种叫松露的菌子,可值钱了!就靠着这个,爷爷挣到了第一笔大钱,走出了咱们张家沟!”
“哇!”墩子发出一声惊叹,小嘴张成了o型,“大花猪猪好聪明!它真的在给爷爷指路!”
丫丫也轻轻“啊”了一声,眼睛里充满了对那头神奇母猪的向往。
王翠花在一旁笑着补充,适时地“拆台”:“别听你爷爷吹牛,他那时候啊,就是运气好!他第一次挑着松露进城去卖,还被人家当成骗子给轰出来了呢!”
张铁柱老脸一红,讪笑道:“嘿嘿,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提它干啥!” 但这“糗事”反而让孩子们觉得爷爷更加亲切可爱,墩子笑得前仰后合。
故事一旦开了头,就收不住了。孩子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
“爷爷,您第一次去大城市,坐过山车了吗?”
“爷爷,您真的在厕所旁边摆过摊儿?那多味儿啊!”
“奶奶,李狗蛋爷爷真的往别人家水缸里下过泻药吗?”
张铁柱和王翠花便你一言我一语,将那些尘封的、充满笑与泪的往事,小心翼翼地挑选出适合孩子的部分,娓娓道来。他们讲进城卖鸡蛋的“土办法”,讲在高级餐厅点西红柿打卤面的窘迫,讲与“坏人”宋思明(当然,现在的宋爷爷是好人)斗智斗勇,讲如何一点点把生意做大,如何带着乡亲们一起修路、盖房子、建学校……
这些在成人听来或许充满商业智慧和时代烙印的故事,在孩子们耳中,却是一个个充满奇遇、冒险和一点点“魔法”的童话。爷爷是故事里总能化险为夷、有点傻气却又很厉害的主角,奶奶是温柔又勇敢的女主角,李狗蛋爷爷是专出馊主意的搞笑角色,宋思明爷爷则是先坏后好的“改邪归正”派……
张铁柱讲得绘声绘色,时不时模仿一下当年的动作和语气,引得孩子们阵阵发笑。王翠花则在一旁温柔地注视着,偶尔补充细节,或者纠正老伴儿过于夸张的“艺术加工”。来福也安静地趴在桌下,尾巴轻轻摇晃,仿佛也在聆听这些古老的故事。
夕阳的余晖彻底消失在天际,星星开始在墨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艾草绳燃尽了最后一缕青烟,故事也接近了尾声。
丫丫靠在王翠花怀里,打了个小小的哈欠,小声问:“奶奶,那……那头大花猪猪,后来呢?”
张铁柱的神色柔和了下来,声音也变得更加轻柔:“它啊,它老了,变成了一颗星星,飞到天上去了。现在啊,就在后山,守着咱们发现宝贝的那片地方,也守着咱们整个张家沟呢。”
这个充满诗意的解释,让两个孩子都安静了下来,仰起小脸,望着星空,似乎在寻找属于大花的那一颗。
“好了好了,故事讲完了,该睡觉了。”王翠花拍拍怀里的丫丫,又招呼墩子。
孩子们意犹未尽,但还是听话地被父母领着去洗漱。
院子里重新恢复了宁静。张铁柱靠在竹椅上,望着满天星斗,脸上带着满足而平和的笑容。给孙子孙女讲这些过去的故事,仿佛也将他自己的一生,重新温柔地梳理了一遍。那些曾经的苦难与挣扎,在岁月的沉淀和孩子们的纯真目光中,都化为了值得讲述的、充满温情的传奇。
他知道,这些故事,会像种子一样,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无论他们将来飞得多高,走得多远,他们的根,他们家族的这段充满泥土气息却又跌宕起伏的往事,将会成为他们生命中最初、也最深刻的底色。而这,或许就是传承最朴素、也最动人的模样。
喜欢我在农村用母猪搭上财富快车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我在农村用母猪搭上财富快车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