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庄观外,祥云如浪,漫卷三千余里。
自封神劫后洪荒破碎为三界六道,又经西游量劫佛法东传,人间大唐贞观盛世初显,天庭秩序稳固,灵山佛法渐兴,幽冥轮回规范,三界久违地迎来了百年无劫的平和。这一日,万寿山巅的五庄观忽然霞光万道,瑞气千条,观前那棵撑天拄地的人参果树,枝繁叶茂间缀满了形如婴儿、通体莹白的人参果,果香氤氲,随风飘散,竟化作漫天香雾,连南瞻部洲的凡人都能嗅到一丝清甜,只觉神清气爽,百病皆消。
观门之外,早有清风、明月二位道童侍立,二人皆是仙风道骨,眉宇间带着几分恭谨。清风手持玉麈,目光望向虚空深处,笑道:“师兄,你说镇元大仙邀的贵客,何时能至?”
明月捧着一方锦盒,盒中是泡着人参果瓣的玉液,闻言答道:“大仙以天地灵根为引,以鸿蒙紫气余韵为召,贵客自会踏祥云而来。你瞧那虚无海方向,已现道韵霞光,定是道尊驾临了。”
话音未落,虚空之中忽然裂开一道缝隙,缝隙中并非混沌,而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漆黑星海,正是鸿蒙之前便已存在的虚无之海。星海之中,一道金色身影缓步踏出,所过之处,虚无海的混沌气流自动退避,化作漫天金莲。来人正是道尊龙宇,他身着一袭绣着九爪金龙的玄色道袍,面容俊朗,眉宇间带着俯瞰万古的沧桑,却又透着几分平和。他并未显露万亿丈的九爪金龙本体,只是以人身显现,周身道韵流转,每一步落下,都似与天地共振,引得五庄观外的山川草木齐齐摇曳,仿佛在叩拜。
“镇元子,别来无恙。”龙宇的声音不高,却穿透了观内外的霞光,直抵五庄观正殿。
正殿之中,一位身着紫袍、鹤发童颜的老者正抚琴,琴声清越,如高山流水。听闻龙宇的声音,老者抬手收琴,起身迎了出来,正是地仙之祖镇元子。他对着龙宇拱手笑道:“道尊驾临,令五庄观蓬荜生辉。自巫妖劫后一别,已有万余年未见,道尊风采依旧,道境修为更是深不可测。”
龙宇颔首,目光扫过那棵人参果树,笑道:“你这人参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如今竟挂满枝头,看来你为了这宴会,倒是舍得。”
“三界安定,来之不易,当以灵根为贺。”镇元子引着龙宇向正殿走去,边走边说,“道尊为一切起源,量劫因你而起,亦因你而终。若无你护玄冥、助后土、收帝俊太一,三界不知还要乱多少万年。今日邀你前来,一是庆贺,二是想请教道尊,这三界平和,能延续多久?”
龙宇脚步微顿,目光望向天际,仿佛穿透了三界壁垒,看到了虚无海深处的起源殿。“天地无常,劫数有定。但此次平和,因西游量劫圆满,佛法东传平衡了道佛之争,人族大兴滋养了三界灵气,短则千年,长则万年,当无大劫。”他顿了顿,又道,“不过,三界之外,尚有域外邪祟觊觎,你我仍需留意。”
二人刚入正殿,门外便又传来一阵仙乐,祥云汇聚间,两道身影并肩而来。左侧一人身着帝袍,头戴冕旒,面容威严,正是天庭天帝昊天;右侧一人身着凤袍,仪态万方,正是王母瑶池。二人身后跟着太白金星、托塔李天王等天庭重臣,皆是神色肃穆,却又带着几分喜色。
“道尊,镇元大仙。”昊天踏入正殿,对着龙宇和镇元子拱手行礼,“三界安定,实乃道尊庇佑,天庭上下,感念至深。”
瑶池也盈盈一礼,笑道:“此次镇元大仙设宴,我与天帝备了天庭特产的蟠桃仙酒,聊表心意。”说着,命仙官将一坛坛封装完好的蟠桃酒奉上,酒香与人参果的果香交织,令人心旷神怡。
镇元子笑着迎客:“天帝、王母大驾光临,五庄观添色不少。快请入座,今日不谈教务,只论玄黄,共庆安宁。”
众人刚落座,殿外又传来一声佛号:“阿弥陀佛,镇元大仙设宴,贫僧来迟了。”
只见金光万道,梵音阵阵,灵山如来带着燃灯古佛、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佛门众圣而来。如来身着袈裟,面容慈悲,身后佛光普照,将正殿映照得一片金黄。他对着龙宇躬身行礼:“见过道尊。若无道尊暗中相助玄奘取经,佛法东传难成,三界平衡亦无从谈起。”
龙宇微微颔首:“如来此举,功德无量。道佛同源,相辅相成,方能护佑三界。”
燃灯古佛也上前见礼,目光落在龙宇身上,带着几分敬畏。他曾是阐教教主,亲历过封神劫,深知龙宇的恐怖实力,那是凌驾于圣人之上的道境,是真正的一切起源。
随着众仙佛陆续入座,正殿之内已是群星荟萃。除了龙宇、镇元子、昊天、瑶池、如来、燃灯等顶尖大能,还有受邀而来的玄空、源初七子、龙曦、平心娘娘、帝俊、东皇太一等人。玄空依旧是一身青衫,手持玉简,默默记录着这场盛会;龙曦身着粉裙,手中把玩着三尖二刃枪的枪穗,目光好奇地打量着殿内的仙佛;平心娘娘一身素衣,面容温婉,她刚从幽冥轮回而来,周身带着淡淡的轮回气息;帝俊和东皇太一则身着金袍,二人皆是金乌真身所化,周身烈焰隐隐,却因龙宇在此,收敛了所有戾气,只是偶尔看向玄冥的方向,眼中带着几分复杂——玄冥此次也随龙宇而来,她身着黑裙,面容清冷,坐在龙宇身侧,对帝俊和太一的目光视而不见,巫妖旧怨虽在,但如今三界安定,她也不愿再起纷争。
镇元子见贵客皆至,抬手示意清风、明月奉上人参果和玉液。那人参果入手温润,咬上一口,满口生津,仙力瞬间便在体内流转,众仙佛皆是面露赞叹。
“诸位,”镇元子端起玉杯,站起身来,“自盘古开天,洪荒历经龙汉初劫、巫妖劫、封神劫、西游劫,杀伐不断,生灵涂炭。如今三界安定,人神佛妖各安其位,此乃天大的喜事。今日邀诸位前来,共饮此杯,庆贺这来之不易的平和!”
“干杯!”众仙佛齐齐举杯,玉杯碰撞间,仙音缭绕,殿外的人参果树忽然落下无数花瓣,化作漫天光雨,洒落三界。人间大唐的百姓抬头望见,纷纷跪地祈福;天庭的仙官们也停下手中事务,遥祝盛会;幽冥的亡魂们感受到祥和气息,戾气渐消。
龙宇饮下杯中玉液,目光扫过殿内众人,缓缓开口:“三界安定,非一人之功。盘古开天辟地,奠定洪荒根基;鸿钧讲道,传下道法真谛;女娲造人补天,滋养人族文明;后土化轮回,规范魂灵秩序;如来推动佛法东传,平衡道佛;昊天执掌天庭,维护三界秩序;镇元子坐镇万寿山,守护灵根……还有无数生灵,在量劫中牺牲,才换来了今日的安宁。”
他顿了顿,继续道:“我虽为道境,为一切起源,但天地运行,自有其规律。量劫虽因我而起,却也是天地演化的必然。如今劫气已散,灵气渐盛,诸位当各司其职,护佑三界生灵,延续这份平和。”
昊天闻言,起身拱手道:“道尊所言极是。天庭已下令,命雷部、星宿部加强巡守,防范域外邪祟;同时放宽仙凡界限,允许有慧根的凡人修仙,滋养三界灵气。”
如来也起身说道:“灵山已派高僧前往东土各地,建立寺庙,传扬佛法,教化世人向善。佛法讲究慈悲为怀,与道法相辅相成,共同维护人间安宁。”
平心娘娘轻声道:“幽冥轮回已重新规范,善恶有报,因果分明。我已令牛头马面、黑白无常严格执法,不让冤魂蒙冤,也不让恶魂逃脱惩罚,以此稳定三界秩序。”
帝俊和东皇太一对视一眼,也起身说道:“我二人蒙道尊重塑肉身,得登圣人二重境,愿率起源殿御兽殿的异兽,巡守三界边缘,清剿残余劫气,防范域外邪祟入侵,以报道尊之恩,护三界安宁。”
龙宇点头,目光落在玄冥身上。玄冥感受到他的目光,抬起头来,清冷的面容上露出一丝柔和:“巫族虽只剩我一人,但我愿坐镇洪荒旧址,守护那片土地上的生灵,不让巫妖劫的悲剧重演。”
“好!”镇元子抚掌大笑,“有诸位大能同心协力,三界平和定能长久。我五庄观愿为三界枢纽,凡仙佛人妖,只要心怀善意,皆可来此论道,共研长生之术,共享安宁之福。”
说着,他抬手一挥,殿外的人参果树忽然光芒大放,无数灵气从果树中涌出,化作一道道灵泉,流淌向三界各地。凡是灵泉流过之处,草木繁盛,生灵安康,甚至有不少濒临死亡的修士,因吸入灵气而重获生机。
玄空放下玉简,起身说道:“道尊,镇元大仙,诸位大能。我鸿蒙宗已将历次量劫的经过、三界的规则、修行的法门编撰成册,名为《三界玄黄录》,今日愿赠与诸位,让三界生灵皆能知晓天地演化之理,修行向善之道。”说着,他从袖中取出无数玉简,挥手间,玉简化作流光,飞向三界各地。
龙曦也站起身来,笑道:“我这里有一些丹药,是用起源殿丹药库的灵材炼制的,名为‘安宁丹’,服用后可静心凝神,化解戾气。今日也赠与诸位,愿三界生灵皆能心无杂念,共享太平。”她抬手一抛,无数丹瓶飞向众仙佛,再由众仙佛分发下去。
殿内气氛愈发热烈,众仙佛或论道,或交流修行心得,或商议三界事务,全无往日的隔阂与纷争。龙宇坐在主位,看着眼前的景象,嘴角露出一丝浅笑。他从现代萧承,到穿越虚无海成为龙宇,再到证道境、成一切起源,经历了无数杀伐与离别,如今看到三界安定,生灵安康,心中那股因量劫而起的愧疚,终于渐渐消散。
玄冥坐在他身侧,轻声道:“这便是你一直想要的结果,对吗?”
龙宇转头看向她,眼中带着温柔:“是。我曾以为,道境便是孤独,便是俯瞰众生。但如今才明白,守护这份安宁,看着生灵繁衍,文明延续,才是道的真谛。”
玄冥颔首,目光望向殿外的霞光:“我诞生时,看到的那些未来碎片,皆是你为护我而战的身影。那时我不懂,为何你会为我付出如此之多。如今我懂了,你守护的,从来不止是我,还有这三界众生。”
龙宇握住她的手,轻声道:“你是我三世情缘,是我心中最珍视之人。守护你,与守护三界,并无分别。”
二人相视一笑,周身道韵与巫力交织,化作一道柔和的光幕,笼罩在正殿之上。这道光幕中,没有杀伐,没有纷争,只有安宁与祥和。
宴会持续了三天三夜。期间,镇元子亲自下厨,以人参果、蟠桃、仙芝等灵材烹制了一桌仙宴,众仙佛大快朵颐,尽兴而归。
第三日黄昏,宴会将散,龙宇起身说道:“诸位,今日盛会,共庆安宁。他日若有变故,我起源殿自会出手,与诸位共护三界。”说着,他抬手一挥,一道金色道符飞向每一位大能,“此乃起源道符,若遇危急之事,捏碎道符,我便会感知。”
众仙佛纷纷收下道符,躬身行礼:“谢道尊!”
龙宇又看向镇元子:“镇元子,多谢你的宴请。这颗起源珠的碎片,赠予你,可护五庄观万无一失。”说着,一颗晶莹剔透的珠子飞向镇元子,珠子虽小,却蕴含着无尽的起源之力。
镇元子大喜过望,连忙接过:“多谢道尊厚赠!有此宝物,五庄观定能成为三界永恒的安宁之地。”
随后,众仙佛陆续离去。昊天和瑶池返回天庭,继续打理天庭事务;如来带着佛门众圣返回灵山,筹备佛法东传的后续事宜;平心娘娘返回幽冥,继续执掌轮回;帝俊和东皇太一则前往三界边缘,开始巡守;玄空和源初七子返回鸿蒙宗,继续编撰典籍;龙曦则打算留在人间,游历大唐,感受人间的繁华。
龙宇与玄冥最后离去。二人踏着祥云,缓缓飞向虚无海方向。回望万寿山五庄观,霞光依旧,果香弥漫。玄冥轻声道:“接下来,你要回起源殿吗?”
龙宇点头:“起源殿是我的根,也是三界的定海神针。我需回去,继续观诸天演化,守护这份安宁。”他顿了顿,转头看向玄冥,“你愿随我回起源殿,还是留在洪荒?”
玄冥微微一笑:“你在哪里,我便在哪里。”
龙宇心中一暖,握紧了她的手。二人身影渐渐消失在虚空之中,只留下一道淡淡的道韵,萦绕在三界之上。
五庄观内,镇元子站在人参果树下,看着龙宇离去的方向,感慨道:“道尊之德,光耀万古。有他在,三界安宁可期。”
清风、明月侍立在旁,齐声应道:“大仙所言极是。今日盛会,必将载入三界史册,成为永恒的佳话。”
镇元子颔首,抬手轻抚人参果树的树干。果树摇曳,仿佛在回应他的话语。阳光洒在五庄观上,祥和而温暖。三界之内,百姓安居乐业,仙佛潜心修行,生灵繁衍不息,一幅太平盛世的景象,正在缓缓展开。而这场五庄观盛会,也成为了三界安定的标志,被无数生灵铭记于心,代代相传。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源道龙宇洪荒劫纪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