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穿透京城上空厚重的云层,洒下几缕稀薄的光芒,却驱不散笼罩在整座城池之上的凝重。林逵暴毙天牢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虽未明发邸报,却以惊人的速度在朝野上下悄然蔓延。朝臣们上朝时个个噤若寒蝉,眼神交汇间尽是心照不宣的猜忌,往日肃穆的朝堂之上,弥漫着山雨欲来的压抑气息,连呼吸都带着无形的重量。
郡主府内,殷若璃刚用过简单的早膳,正与谢景宸商议着今日的追查计划,宫外便传来了太监传旨的通报。出乎意料的是,这道旨意并非来自皇帝,而是皇后娘娘宫中的掌事太监李公公,传皇后口谕,宣昭雪郡主即刻入宫觐见。
皇后?殷若璃心中泛起一丝讶异。自她获封昭雪郡主以来,与这位母仪天下的中宫之主并无太多交集,仅在几次必要的宫宴上远远见过几面。皇后出身清贵的博陵崔氏,性子素来温和恭谨,向来不参与后宫妃嫔争斗,更不过问前朝政事,宛如深宫之中的一位旁观者,此刻突然传召,究竟意欲何为?
她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吩咐侍女备上得体的朝服,对着铜镜匆匆梳妆。镜中的女子眉眼沉静,褪去了昨日的惊惶,只剩下几分历经风雨后的坚韧。她仔细整理着衣袍的褶皱,指尖划过绣着缠枝莲纹的衣襟,心中却在快速盘算着皇后召见的种种可能——是单纯的关怀慰问,还是另有隐情?
随着李公公踏入皇宫,朱红宫墙层层叠叠,琉璃瓦在晨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宫道两旁的侍卫身形挺拔,目光锐利如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龙涎香与草木清香,却掩盖不住那深入骨髓的森严与疏离。凤仪殿远远在望,与淑贵妃(已废)昔日的翊坤宫相比,少了几分奢华夺目,多了几分典雅庄重,殿外种植的兰草随风摇曳,散发着清幽的香气,透着一派与世无争的宁静祥和。
“郡主,娘娘已在殿内等候。”李公公恭敬地侧身引路。
殷若璃深吸一口气,迈步踏入殿内。皇后端坐于正中的凤榻之上,年约四旬,容貌端庄秀丽,眼角虽有淡淡的细纹,却更显温婉雍容,只是眉宇间萦绕着一丝挥之不去的轻愁。见殷若璃进来,皇后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打破了殿内的沉静。
“臣女殷若璃,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殷若璃依循宫规,屈膝跪地,恭敬参拜。
“快起来,不必多礼。”皇后的声音轻柔和煦,如同春日暖风,示意身旁的宫女上前搀扶,“赐座,给郡主看茶。”
“谢娘娘恩典。”殷若璃谢恩后,小心翼翼地坐在下首的梨花木绣墩上,背脊挺直,姿态恭敬却不卑不亢。
皇后端着茶盏,细细打量着眼前的女子,眼中渐渐流露出几分真切的赞赏:“早就听闻昭雪郡主聪慧果敢,年纪轻轻便为家族洗刷冤屈,还协助朝廷铲除了林氏这等奸佞,立下不世之功。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难怪陛下对你赞赏有加。”
“娘娘谬赞了。”殷若璃谦逊地垂下眼眸,语气诚恳,“铲除奸佞、洗刷冤屈,皆是臣女分内之事,更赖陛下圣明烛照,各位大人鼎力相助,臣女不敢居功。”
她心中的警惕丝毫未减。皇后向来不问政事,今日却突然提及林氏一案,绝非单纯的寒暄客套,必定另有深意。
果然,寒暄了几句家常后,皇后轻轻叹了口气,手中拨动茶盏的动作慢了下来,话锋微转,语气也添了几分凝重:“只是……哀家久居深宫,也知晓这朝堂之事波谲云诡,人心叵测。有时表面看似明朗的真相之下,未必没有另一层不为人知的隐情。昨日天牢之事,想必郡主也已经听说了?”
来了!殷若璃心中一凛,面上却依旧保持着平静,顺着皇后的话头回应:“臣女略有耳闻,听闻前国丈林逵在狱中突发恶疾,不幸身故。”
皇后放下茶盏,目光掠过殷若璃,望向殿外空旷的庭院,那里的兰草在微风中轻轻晃动,身影孤寂。她的声音轻缓柔和,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如同重物压在人心头:“林逵毕竟是朝廷钦定的谋逆主犯,身负多项重罪,陛下本欲将其交由三司会审,彻底追查其党羽余孽。如今他突然暴毙,陛下龙颜大怒,心中疑虑重重。这‘恶疾’来得太过蹊跷,太过突然,难免惹人非议。郡主如今身在局中,树大招风,身边又围绕着诸多能臣干将,难免会成为某些人眼中的‘眼中钉’,日后行事,还需万事小心才是。”
这番话,看似是长辈对晚辈的关怀提醒,实则意味深长。皇后口中的“某些人”指的是谁?是在暗示林逵之死另有内情,还是在提醒她,有人可能会借此机会,将这桩命案的祸水引到她殷若璃身上?
“臣女谨记娘娘教诲,日后定当谨言慎行,不负娘娘与陛下的信任。”殷若璃再次起身,深深一拜,语气愈发恭敬,同时不动声色地试探道,“只是不知……陛下对此事究竟是何看法?是否已有定论?”
皇后轻轻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神色,似有隐忧,又似有无奈:“陛下自然是要彻查到底的。昨日连夜下旨,命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司联合会审,严查天牢上下所有当值人员,从狱卒、医官到送饭的杂役,无一例外都已被隔离审讯,势要查明林逵的真正死因。只是……”
她顿了顿,目光再次投向殿外,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怅然:“这宫闱重重,深似江海,有些水,太深太浑,底下藏着多少暗流涌动,外人根本无从知晓,即便陛下有心彻查,也未必能轻易见底啊。”
宫闱重重?水太深太浑?
这几个关键词如同惊雷般在殷若璃脑海中炸响,让她浑身一震!皇后这是在明确暗示,林逵之死,很可能与宫内之人有关?!
她瞬间联想到天牢的森严戒备——林逵作为重犯,饮食起居皆有专人看管,药物更是要经过层层查验,寻常人根本无从下手。若不是有宫内位高权重之人从中作梗,提供便利,谁能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如此干净利落地除掉林逵,还伪装成“突发恶疾”的假象?白若薇纵然身手高强,若没有宫内势力的暗中相助,也绝不可能在戒备森严的京城和天牢之间来去自如,更无法完成这桩近乎不可能的灭口案!
会是谁?后宫之中,还有哪位妃嫔或皇子与林氏一案有所牵连?或是……与那神秘的“星陨珏”有着不为人知的联系?
殷若璃只觉得背上沁出一层冷汗,寒意顺着脊椎蔓延至全身。她原本以为,扳倒淑贵妃、林逵之后,便能拨云见日,却没想到,云层之后,竟是更加幽暗莫测的深渊。他们面对的敌人,从来都不仅仅是丧家之犬般的林氏余党和神秘的西域商贾巴巴克,还有隐藏在宫廷深处、身份尊贵、势力盘根错节的幕后黑手!
“多谢娘娘提点,臣女茅塞顿开。”殷若璃再次深深叩拜,语气无比诚挚,“娘娘的这份关怀与警示,臣女没齿难忘。”无论皇后此次提醒是出于何种目的——是真心担忧她的安危,还是想借她之手铲除宫中异己,这份关键的暗示,都让她受益匪浅。
皇后微微颔首,脸上恢复了之前的温和神色,不再多言,又闲话了几句闺阁趣事、宫中近况,便示意李公公送殷若璃出宫。
走出凤仪殿,阳光依旧明媚,却照不进殷若璃心中的阴霾。她回头望了一眼那巍峨肃穆的宫殿,朱红的宫墙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如同一张巨大的网,将无数秘密与阴谋困在其中。皇后的暗示,如同在她眼前揭开了一层更深的黑幕,让她意识到,这场斗争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
返回郡主府的路上,殷若璃一路沉默,脑海中反复回响着皇后的话语,梳理着纷乱的线索。林逵之死、白若薇的刺杀、巴巴克的图谋、钦天监的星象之说,这所有看似孤立的事件,似乎都被一根无形的线串联起来,而这根线的另一端,正深深扎根在那九重宫阙的最深处。
回到府中,殷若璃立刻将谢景宸、陈瑜和赵珩召集到书房,将皇后的召见过程和那些意味深长的暗示,一字不落地告知了三人。
“宫内?!”赵珩听完,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震惊,倒吸一口凉气,“这……这怎么可能?林氏都已经倒台了,淑贵妃也被打入冷宫,谁还会冒着株连九族的风险,去保一个必死无疑的林逵?这简直是疯了!”
“未必是保林逵。”陈瑜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刀,冷静地分析道,“林逵身为前国丈,在朝中经营多年,必然知晓许多核心秘密,或许是某些宫廷权贵的把柄,或许是涉及皇位继承的隐秘,甚至可能与‘星陨珏’的真正用途有关。那些人怕他在三司会审中熬不住酷刑,吐露不该说的话,所以才抢先一步杀人灭口,以绝后患。”
他顿了顿,补充道:“还有一种可能——林逵的死本身就是某个更大阴谋的一部分。杀人灭口只是表象,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制造混乱,转移朝廷的注意力,掩盖他们真正的图谋,或者借机嫁祸他人,挑起新的争端。”
谢景宸靠坐在椅上,面色阴沉如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眼神冰冷刺骨,一字一句地说道:“……查。既然线索指向宫内,就从宫内查起。不管背后是谁,我们都必须查个水落石出。”
他看向陈瑜,语气凝重:“陈瑜,你在翰林院人脉广阔,设法查阅近期宫内人员往来的记录,尤其是刑部、天牢与宫中各殿的往来文书,看看有没有异常的调动或接触。另外,林逵入狱期间,有没有人以‘探视’或‘送药’的名义见过他,这些人都要一一排查。”
“明白。”陈瑜郑重点头,将这些任务一一记在心中,“我今日就去翰林院,找负责整理宫廷档案的同僚设法,务必拿到相关记录。”
“赵珩。”谢景宸的目光转向赵珩,“你在京城的人脉复杂,宫里也有不少眼线。让你的人密切留意各宫动向,重点关注那些曾经与林氏有过往来、或是近期行为异常的妃嫔、皇子,还有那些手握实权的太监总管、内务府大臣。任何风吹草动,都要第一时间回报。”
赵珩拍了拍胸脯,眼中燃起斗志:“放心!宫里的那些弯弯绕绕,我比谁都清楚。就算是藏在老鼠洞里的秘密,我也能给它挖出来!”
“还有巴巴克。”殷若璃补充道,语气带着一丝紧迫感,“他绝不可能只与李淳风接触。查清楚他除了钦天监,还见过哪些宫里的贵人,是通过什么渠道联系上的,这很可能是打破僵局的关键。”
“没错!”陈瑜附和道,“巴巴克是西域使团正使,身份特殊,若要接触宫中权贵,必然会留下痕迹。我们可以从礼部负责接待使团的官员入手,追查他的行踪轨迹。”
一条条指令迅速发出,一张无形的大网,开始向着那九重宫阙的深处悄然撒去。线索错综复杂,如同乱麻,但所有的蛛丝马迹,都在隐隐指向那红墙黄瓦、天下权力最核心,也最危险的所在。
殷若璃独自走到庭院中,眺望着皇宫的方向。阳光下的宫殿金碧辉煌,庄严肃穆,如同匍匐在大地之上的巨兽,看似威严神圣,却在她眼中,透出了一股深入骨髓的森然寒意。
她知道,自己正在触碰一个可能远超想象的巨大秘密。这个秘密牵扯甚广,关乎朝堂权柄、宫廷争斗,甚至可能关乎天下安危。前路必将更加凶险,每一步都可能踏在刀尖之上,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但她已无退路。
无论是谁,无论隐藏在多么深的地方,只要与殷家的冤屈、与这大靖的社稷安危有关,她都必须将其揪出来,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风轻轻吹过,庭院中的梧桐树叶沙沙作响,如同低声的警示。这场始于朝堂的风暴,已然悄然蔓延到了宫闱深处,搅动着最核心的权力旋涡。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刚开始。
喜欢重生之我俩是专业的搅屎棍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重生之我俩是专业的搅屎棍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